“皇冠”归来“含金”几何?第23届工博会观“产业更新”引“新朋老友”
中新网上海9月19日电(记者 郑莹莹)作为“全球工业发展风向标”的年度展会,19日,延期两年、筹备三年的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终于如约而至。
工业“皇冠”是经济的重要引擎。工博会已举办20多年,第23届工博会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科技部、中国商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贸促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于9月19日至9月2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本届工博会的主题是:“碳循新工业 数聚新经济”。
蓄力已久,今年的工博会,“含金量”如何?
——名片更闪亮
1999年底,首届工博会在上海召开时,尚未冠上“中国”之名,彼时名为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那时候业内流行一句话,“是骡子是马,到工博会上来遛遛。”
一晃二十多年,诚如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所言,“工博会已成为上海的一张城市金名片,正在成为展示城市形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助推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本届工博会,国际展商踊跃回归,国际品牌参展比例增至30%,甚至超越2019年的比例。
今年工博会首次设置了德国馆,展示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见证中德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的最新成果。
在德国馆,德企CDA正展示着其消费电子和元宇宙领域的光学产品。该企业中国区销售副总裁董诚告诉中新网记者,这是企业第一次参加工博会,企业目前主要以贸易形式“链接”中国市场,希望通过工博会进一步开拓在中国市场的销路,“元宇宙领域比较火,但还没有进入‘爆发阶段’,CDA也希望抓住中国元宇宙发展的机遇。”
j-fiber的营销总监姜春晖在工博会上的感受是:中国经济正在逐步恢复,各行各业都迎来新的发展时期,传统行业有很大的压力、面临转型需求。该企业希望抓住这个机遇,并看好在传感等领域的发展。
中国工博会作为链接国内外工业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平台,致力于有效促进各国工业企业的国际交流和务实合作,将“展场变市场、展商变投资商”;致力推动产业成果转化落地,形成新的动能和活力。
——展品更硬核
每年的工博会,“硬核展品”总是十分吸睛。
今年的展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携50多项展品亮相。除了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陆地探测一号卫星,其展品还包括商业卫星、导航定位、高端通信、智慧交通、AI与大数据、智能制造、无人装备等高新技术领域产品,集中展现中国航天领域的“国之重器”。其中,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还荣获本届工博会的CIIF特别大奖。
航天硬核展品所在的工博会5.2馆,有“硬科技队伍”也有“轻骑兵”。上海羚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制造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其联合创始人陈启明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告知,企业在去年就报名参展了工博会,今年展会终于如期举办,企业很重视在这个平台展示工业软件成果,几位联合创始人轮流到场“坐镇”,“整个展馆(5.2馆)里有几十家行业友商,我们可以‘走出去’交流,也可以等他们来了解我们。”
他认为,工博会“含金量”高,因为行业很多上下游企业都在这,“我们有很好的机会去学习不同行业的客户正在经历哪些变革,数字化发展到了什么样的阶段,以期待未来展开合作。”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经济要赢得发展,需提前谋划,要抢占未来新风口、新赛道。
上海正加快构建“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2”是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3”是生物医药等三大先导产业,上海要打造相关产业的世界级产业集群。“6”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六大重点产业,上海推出了像大飞机、国产豪华邮轮、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高端装备和智能消费终端品牌。“4”是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上海培育了一批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涌现了大量创新型企业和创新领军人才。“5”是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五大未来产业,这些领域上海也在前瞻布局,增势蓄能。
——规模创新高
蓄力归来,工博会的“用户黏度”依旧。
主办方介绍,本届工博会得到了国内外企业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规模之大、能级之高、新展品之多,创历史之最。其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共有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家企业参展。
2016年成立的上海黑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生态伙伴在工博会上展示工厂“数字化+零碳”解决方案。这家企业的品牌负责人刘依依告知,企业现在有三四百家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很多都是在展会上“聊出来的”。
在她看来,通过工博会,企业不仅可以进行供需对接,还能互相“更新”一下彼此最新发展情况,而且相比线下一家家对接,展会“大派对”模式显然高效得多。因此,这家企业除了工博会“停更”的两届,自2017年第一次参展以来,年年参加工博会,这已经是其第五年参展。
对于工博会的“老朋友”们而言,这一届工博会等候多时。上一届,也就是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是2020年9月在上海举行的。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常莉感叹,转眼三年,行业风云变幻,有些新朋友“进场”,也有一些老朋友“告别”,这都是行业发展常态。
今年的工博会看点颇多。大会共设置九大专业展区,其中机器人展区的展览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是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工业机器人领域企业参与数最多的机器人全产业链平台。
常莉告诉中新网记者,企业参展工博会,是希望融入行业发展,“每年工博会,我们的常规动作便是:一、带新品,二、带新应用。”
“行业每年都在变化,我们要时刻保持创新精神,带着创新成果来这里展现。”她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合肥口岸2023年出入境旅客突破10万人次
- 希腊学者谈非遗保护与跨文化合作: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 中新真探:晚上睡不着是因为白天碳水摄入不够吗?
- 追忆因公牺牲民警虎哥:扎根基层27载 一心为民勇担当
- 赋能乡村振兴 上海远郊奉贤打出“招才引智”组合拳
- 辽宁举办车友节 掀起春季旅游新热潮
- 电影《夜幕将至》首映 戴锦华:这部电影是我们共同情绪的映照
- “蹭老式消费”背后是跨年龄共识
- 俄罗斯艺术团体椰城献艺展现独特民族风情
- 苏丹发生武装冲突 中国外交部:呼吁苏冲突双方尽快停火
- 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
- 以总理拒绝哈马斯停火提议 哈高级官员:“虚张声势”
- 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携手共促理学文化国际化传播
- “不用想太多,坚持写下去就好”——诺奖得主古尔纳与鲁院学员畅聊文学
- 经济观察:恒大境外被清盘,会影响内地保交楼吗?
- 印度喜马偕尔邦暴雨死亡人数增至71人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鹰潭:电力“小黄车”助力蜗牛爬出致富路
-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现身四川江油涪江
- 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惠州)建筑艺术计划全球发布
- 北京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 热门推荐
-
- “80后”动物医学博士:在江淮大地追梦乡村振兴
- 中国住建部部长:房地产市场还是有很大潜力和空间
- 寒潮持续,局地或有雪灾风险!气象专家提醒
- 大国粮仓晒出亮眼“成绩单” 背后努力你都知道吗→
- 弹性提前退休,何时能领养老金?北京人社部门回应
- “摇一摇”广告式技术霸凌必须禁止
- 文创热潮来袭 文化底蕴增添暑期消费新活力
- 泰国国王正式批准佩通坦·钦那瓦出任总理
- 波司登再伸援手为“寒风中的英雄”送上温暖羽绒服
- 长江江苏段维持洪水橙色预警
- 南深高铁南玉段年后全线复工 广西最大侨乡通高铁时间迫近
-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通电话 称将“结束乌克兰危机”
- 湘西北受严重冻雨雪侵袭 广铁护航铁路畅通
- 丝竹之韵在直播间悠扬响起 “云”上民乐吸引更多年轻人
- 解密秦兵马俑:考古发掘如何透物见人?
- 一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突破10亿人次
- 1-4月全国彩票销售增长49%
- 朝鲜对敌研究院发表白皮书批评韩国总统尹锡悦政府
- 成功实施国内首例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严文伟教授逝世
- 河北1164个站点降水量超过100毫米 最大达484.7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