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之韵在直播间悠扬响起 “云”上民乐吸引更多年轻人
丝竹之韵在直播间悠扬响起
“云”上民乐吸引更多年轻人(网上中国)
古筝、古琴、琵琶、二胡、扬琴、唢呐……直播间里,各种民乐表演或婉转悠扬,或激情澎湃。越来越多的民乐演奏者选择线上平台演奏,这一全新的传播方式让传统民乐走近大众,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在家就能听到民乐艺术家的演奏,值了”“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音乐真是太好听了”“终于学会欣赏丝竹之美”“将悠长绵延的民族乐章传向更广的地方”……边看边听边聊,聚集在民乐直播间的网友弹幕很是热闹。
演奏家开辟“第二舞台”
晚上9时,南京姑娘高紫涵坐在直播间的镜头前演奏二胡。只见她用左手摁出下滑音,右手快速扬起,用颤弓技巧模仿烈马一声声的鸣叫,一首《赛马》曲调欢快、节奏鲜明。“一年多来,我在直播间表演了上千首曲目,我的粉丝有80后、90后、00后,不少人说想学二胡,经常跟我交流。”高紫涵说。
“通过直播间,有更多观众开始欣赏扬琴的美了。”中央民族乐团扬琴演奏家周婷婷介绍,直播间里曾经有一条评论让她特别触动,在她演奏《特别的人》前奏时,有粉丝评论说,扬琴的演绎“听上去就像江南下的雨,匆匆地打在屋瓦上,就好像在急切地寻找恋人”。周婷婷说:“虽然这位观众不了解扬琴的专业术语,但通过在线观看,他感受到了扬琴声里这些细致又美好的画面。我想把专业的扬琴表演带给音乐厅之外的观众,只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欣赏扬琴,爱好者才能增加,扬琴才有机会传播得更广。目前我和搭档在创新尝试扬琴的‘四手联弹’。”
越来越多民乐演奏者正化身主播,在网上直播间找到了“第二舞台”。通过线上演奏,一些相对小众的乐器也吸引了新粉丝。
“我从后台是可以看到粉丝画像的,我的粉丝里年轻人更多。”在直播间演奏箜篌的胡雪菲说,“现在喜欢国风、喜欢箜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我的直播特色主要分为两个环节,前面是观众点歌我来演奏,最后我会选一首观众想听的歌现场即兴发挥,想把箜篌的美传播给更多人。”
在直播间演奏独弦琴的赵霞说:“直播打破了地域限制,让独弦琴这样比较冷门的乐器有机会被更多人看到。刚开始直播时关注的人很少,我就用独弦琴弹奏一些流行音乐,独弦琴的音色有独特‘气质’,慢慢观众就多了起来。”
乐队“秀”出新花样
“这群年轻人太棒了”“让传统乐器展现时尚感”……几名年轻人身着古风服饰,在各个城市文化场景,运用二胡、琵琶、唢呐、竹笛等中国民族乐器,创新演奏《离骚》《稻香》《万疆》《狮子山下》等耳熟能详的音乐曲目,海内外网友纷纷称赞。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指导、成都传媒集团打造的短视频IP“民乐也疯狂”项目,呈现出一个个颠覆传统场景的民乐作品,在国内外主流视频平台发布后广受欢迎。“传统文化被年轻人玩出了新花样,让大家不由自主想参与进去。”有网友这样评论。
“之所以选择民乐,是因为音乐无国界,并且民乐内涵深厚,蕴含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中国民族乐器不输世界上任何一种乐器,在城市文化场景中演奏民乐,融合传统与现代,很酷!”“民乐也疯狂”项目负责人说。
自得琴社因古琴作品出圈,得益于创作团队探索出一种新颖的文化表达方式,比如为《空山鸟语》演奏者设计了一套宋代服饰,加上淡黄色宣纸质地的背景和精益求精的拍摄,演奏视频一经推出,播放量很快突破百万。“快来看,这是一幅会动的画!”网友在弹幕感叹。从此,自得琴社确定了“古画式视觉输出”的审美方向。
在短视频平台走红的长安风乐队由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和陕西民族乐团组建,主力成员大部分为90后,最小的演奏者是00后。乐队直播间里,琵琶、二胡、扬琴等民族乐器齐上阵,悠扬舒缓的音乐从他们手中流淌,让网友直呼“音乐一响,耳朵瞬间被俘获”。曲目选择方面,长安风乐队别出心裁,乐队工作人员王晓安说:“以往线下演出,团队有二三十首经典曲目就基本够用,但到了线上,直播一场接着一场,观众不断涌入并提出新要求,所以排练新曲目成了我们的重要工作。”
打造远程音乐课
“我和我的同事真切感受到民族音乐在互联网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也更直观地看到了互联网直播平台跨地域的影响力和覆盖力。只有年轻人喜欢,才有可能传承下去。作为职业演奏家,要想办法引领当下的年轻人,让大家知道,原来传统的、古典的也可以很潮、很时尚。”中央民族乐团团长、首席琵琶演奏家赵聪表示,短视频已成为全民化应用,通过各类线上演播,优质的民族音乐可以触达更广泛的人群。
据了解,中央民族乐团策划开发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特色音乐公益课程,通过直播平台定向投放、组织观看的服务模式,为偏远山区的音乐教师和孩子量身打造民族器乐相关“云端教室”。“在公益直播过程中,观众的互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有观众问‘曲子非常好听,多长时间能练习到这种程度’‘我家孩子现在4岁了,适合学二胡吗’等。”中央民族乐团二胡演奏家宋雷说,线下演出观众数量有限,互联网直播影响力大,助力音乐教育的普及和音乐习惯的养成,让更多人感受艺术之美,这比起在高雅艺术殿堂的演出更让他感到自豪。
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2月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打造若干综合性数字文化展示平台,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当传统文化艺术遇见互联网传播方式,会碰撞出新的火花。”业内人士指出,运用新载体、打造新场景,在年轻人活跃的平台呈现民乐的美感和魅力,培养观众近距离感受民乐艺术的兴趣,既可以增强高品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也能反哺线下民乐演出等。
李雪钦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巴勒斯坦媒体:以色列尚未恢复对加沙地带的供水
- 大型交响曲《空海》在伦敦演出
- 2025考研今开考:388万人报名,连续两年下降
- 三季度488.5万人次外国人免签入境中国 同比上升78.6%
- 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到94%
- 普降15% 榴莲自由渐近
- 发现生活美学 这些插画书有何特点?
- 面向未来,走向世界!郎酒携手保乐力加启动世界酒庄联盟
- 摇一摇跳转广告、微短剧诱导付费……被中消协点名
- WHO报告:“营养性甜味剂”赤藓糖醇等可广泛使用
- 暑期“文化纳凉”受青睐 博物馆延时迎客
- 2024年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正在举行 规模创五年来最大
- 福建一男子因“重婚罪”获刑后改判无罪 一审法院登报公开道歉
- 贵州遵义新蒲获“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授牌
- 中印古都文明对话(北京-斋普尔)以学术互鉴深化两国人文交流
- 波兰等国要求白俄罗斯驱逐瓦格纳士兵 称或关闭边境
- 中老铁路暑运期间运送跨境旅客同比增长73.9%
- 石家庄通报女子称包子含甲醛:警方将对其依法处理
- 国际识局:美国将触债务“红线”,两党“扯皮”白热化!
- 房地产新政“满月”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楼市出现积极变化
- 热门推荐
-
- 《我和我的新时代》:人民纪录 记录人民
- 新加坡旅游业复苏强劲 入境旅客比2021年增长19倍
-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一臂之内最安全 不让孩子做孤泳者
- 塞浦路斯前外长赫里斯托祖利季斯当选总统
- “China Travel”火了,期盼中国游客爱上“拉美Travel”
- 东北地区及江南华南等地雨势较强 南方高温天气渐起
- 四天内24名在缅电诈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
- 北京市2023年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每月2420元
- 逾200家企业参加东盟与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洽谈
- 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开幕
- 3月19日北京花粉浓度维持极高水平 敏感人群外出应做好防护
-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 气温偏高
- 摸清碳汇资源家底 内蒙古林草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
- 从自救到救人,一位血友病患者的“罕见独白”
- 普京证实:对乌实战测试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
- 中银香港推出多项金融服务协助本地中小企业发展
- 废弃鱼皮“变身”医用敷料 山东烟台兴起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 中国两部门下达48.4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 (国际观察)加沙停火协议达成 “永久停火”能否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