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能“制储输用”产业链初步形成 应用领域日益多元化
中新网长春9月14日电 (记者 郭佳)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14日在吉林长春表示,目前,中国氢能“制储输用”产业链初步形成,已具有良好自身基数与大规模应用市场,氢能产业呈现出逐步商业化的发展态势。
当天,“氢动吉林”首届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长春举行。来自中国氢能产业领域的200余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与会,共同探索氢能开发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分享氢能产业新机遇新成果,展望氢能产业发展新合作新未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1200万吨。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
黄利斌指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将积极推动氢能产业链有序发展,提升氢能多元化利用水平,重点推广一批氢能应用等先进技术,拓展绿氢在钢铁等重点用能行业的替代应用,持续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推动完善氢能政策标准体系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表示,氢能液化成本高等难题限制了氢能远距离输送,全球正进入“氢2.0”时代,氢能产业向绿氨、绿色甲醇等“泛氢”能源方向发展。中国作为合成氨生产大国,在绿氨生产和氨能利用方面正在积极发力。
彭苏萍认为,氢能发展要以应用场景为引导,因地制宜发展氢能产业。他指出,氢电耦合可消纳可再生能源,氢能耦合煤化工、石油化工则是化工行业深度脱碳的重要途径,而氢燃料电池在重卡、船舶等领域的应用已展现出广阔前景。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吕海强介绍,该省启动实施了“氢动吉林”行动,推动在交通、氢基化工、装备制造、能源等领域实施风光消纳规模制氢、工业领域规模用氢、多元应用生态构建、高效便捷氢能储运等。
吕海强介绍,到2035年,该省清洁能源制氢年产能将达到120万吨至150万吨,建成绿色合成氨、绿色甲醇、绿色炼化、氢冶金产能600万吨,氢电池汽车运营达到7万辆,加氢站400座以上,全省氢能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当天,还举行了多项战略合作签约活动。(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十一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线上线下汇演45部精彩好戏
- 南方地区雨势逐渐减弱 广东福建及海南岛等地仍有大到暴雨
- 中国—印尼合格评定合作机制正式建立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环球网评:挖掘运河精神内核,在“何以中国”中读懂“盛世中华”
- (聚焦海峡论坛)南岛语族文化学术论坛在福建平潭举行
- 兴业银行28条举措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国家统计局: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
- 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67亿元
- 靠短视频出圈的“网红城市”能否被复刻?
- 海南儋州:冲刺海南自贸港首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 深圳近海出现“水龙卷”
- 扩内需、促消费 夜间经济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
- 西南铁路计划开行旅客列车864对 预计发送旅客740万人次
- 5月份中国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 探索民族歌剧的更多可能性
- 柬埔寨首相:中国高质量发展惠及地区国家
- 山东夏粮收购加载“科技密码” 藏粮于“技”助优粮优储
- 200余项目齐聚非遗大集 匠心、技艺“荟萃一堂”
- 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1188.4万台
- 中国A股周三延续涨势 沪指重返2800点
- 热门推荐
-
- 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光热光伏项目在迪拜落成
- 河南控烟成效如何?权威数据发布
- ChatGPT涉嫌侵权?普利策奖得主起诉人工智能公司
- 宁夏:粽香迎端午 订单赶制忙
- 欧盟谴责瑞典和丹麦发生焚烧《古兰经》事件
- 中新健康|郑佩佩得的是什么病?没有有效预防方法?
- 音乐剧《恋曲》将于6月首演
- “史上最高罚单”凸显欧美数据保护之争愈演愈烈
- 安全事故贯穿2024全年 深陷泥潭的波音如何破局?
- 安徽广德:“蜗牛壳”裹着“大梦想”
- 抖音直播:携中国煤矿文工团发起“DOU有传承”计划 百位艺术家入驻开播
- 日本一男子持猎枪与警方对峙 致包括两名警察在内共3人死亡
- “2024年黑龙江网上年货节”收官 31天销售21亿元
- 世卫组织:猴痘疫情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上海电气“风储氢网”四大创新产品亮相第二届碳中和博览会
- 郑州民营企业超83万户 民营经济新业态加速崛起
- 南苏丹因极端高温天气关闭所有学校
- 美军两架“黑鹰”直升机训练时坠毁致9人遇难
- 杭州立法支持老字号传承发展 培育打造“百年老店”
- 暑热天气运动补水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