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数超大特大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提高
近半数超大特大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提高
打造更加快捷便利的通勤交通(新视点)
城市通勤效率是影响城市宜居指数的重要因素。近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发布《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主要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平均为76%,其中超大城市平均为69%、特大城市平均为77%,近半数超大、特大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比上年有所提高。超大城市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得到改善,北京极端通勤人口比重约为28%,比上年降低2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们加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快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推动人行道净化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提升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群众通勤体验得到改善。”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要看到,部分城市职住分离情况仍需重视。根据《报告》,主要城市5公里以内幸福通勤人口比重为50%,连续3年下降。超大城市平均通勤距离为9.6公里。其中,北京市的平均通勤距离为11.7公里,仍是通勤距离最长的城市。
“平均通勤距离体现了职住分离的真实状况,决定着交通压力与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告诉记者,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越高,说明城市能够就近职住、绿色出行,拥有幸福通勤体验的人口比重越高。
从城市轨道覆盖以及公交接驳情况看,《报告》显示,2022年,选取监测的41个地铁运营城市轨道总里程近1万公里,轨道站点800米周边区域覆盖的通勤人口比重平均水平为19%,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每公里新开轨道线路,有的城市能够服务4000人便捷通勤,有的城市只能够服务1700人。”王凯认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并不能只看长度,还得看效率,注重线路走向和通勤需求相契合。
再看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根据《报告》,我国主要城市47%的通勤者45分钟内能够通过公交方式通勤,超半数城市的公交通勤效率比上年有所提高。“靠近居民区提升线路覆盖率,持续优化公交接驳,提升‘最后一公里’出行体验,对于改善通勤体验十分重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孔令斌说。
为了打造更加快捷便利的通勤交通,不少城市正在采取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路网结构、推进交通治理等措施。
在北京,经核定的单位通勤班车在早晚高峰时段可使用公交专用道,通行效率明显提升;在上海,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开行多条接驳公交,强化共享单车投放;在成都,借助“智慧大脑”辅助城市公交高效进行排班、发车等工作,优化乘车体验……专家表示,随着多种举措逐步落地,市民的“上班路”将更加舒心顺畅。(人民日报 记者 丁怡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海内外书法名家广州集体写“福”迎新春
- 海南推出优化境外游客支付服务新举措
- 多国记者点赞中非务实合作新举措
- 美国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同意为俄亥俄州火车脱轨事故支付6亿美元和解金
- 广西锚定“再造一个工业梧州”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中国环境标志发展30年绩效评估报告》在京发布
- 西藏班戈县: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非遗技艺
- 贵州茅台: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路径
- 金秋九月 新疆库尔勒香梨迎来采摘季
- 畲乡景宁:招才引智政策蕴含何种畲味?
- 律师解读店铺标错价格损失3000万元:满足这些条件,合同可撤销
- 广东多举措防御南海热带低压
- 2022南国书香节落幕 推动全民阅读深入人心
- 40场报告精彩纷呈 考古“国家队”2023年度田野考古收获亮眼“成绩单”
- 中国京剧票友大会11月初亮相湖北罗田 将评出“十佳名票”
- 天津:以林长制引领林草资源保护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 山西开展新一批“三晋老字号”认定
- 时评:淄博烧烤与其说“凉”,不如说是回归常态
- 《乐在其中》,缘何让歌手乐在其中?
- 高考选理科人数下降 提升科学素养要从现在做起
- 热门推荐
-
- 尺素金声 | 三大指标均超全球一半,解锁中国“船”奇动力源
- 哈马斯称同意释放34名人质 以军持续袭击加沙
- 中国下达2023年增发国债第一批项目清单 要求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 日本不应追随美国搞集团对抗(国际论坛)
- 小物件“讲述”亚运故事(西湖走笔)
- 本周上海飞青岛票价低至14元
- “研学旅行风”在中国多地持续升温
- 福岛第一核电站港湾鱼体内放射性物质超标180倍
- 在上海陆家嘴“品尝”世界 第八届陆家嘴金融城国际咖啡文化节在沪开幕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小衣衫织就大梦想 “中国童装之都”拓出海“双航道”
- 杀父凶手出狱后在被害者家门口大摆宴席,律师:或涉嫌寻衅滋事
-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新探索
- 全国台联“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基地”在河南陈家沟太极拳祖祠揭牌
- 微电影《五十七公里》与观众见面 “雪山愚公”故事触动心弦
- 东盟留学生广西“取经” 校企携手培养“订单班”国际工匠
- 学习和记忆基因已有6.5亿年历史
- 文化中国行·我写家乡 | 我的回乡愿望清单
- 加拿大政府秋季经济报告预计:衰退可避 但增长将放缓
- 特邀澳门委员江西建言:推进澳门与景德镇文旅产业深度合作
- 公开道歉“退一赔三”!四川多部门联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