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北溪事件”三点疑云 美方必须坦诚回应
沉寂一段时间的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事件,近日被爆出“猛料”。
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以知情人士为消息源发文称,拜登政府策划炸毁了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考虑到赫什在美国新闻界的业务素养和声誉,以及报道中对事情经过的大量细节描写,很多分析人士认为不太可能是空穴来风。不过,美国白宫国安会、美国中情局、美国国务院等多个部门矢口否认,声称赫什的爆料“完全虚假、纯属虚构”。而一向对大新闻“嗅觉灵敏”的西方主流媒体,这次则反常地几乎集体失声。
4个多月前,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在位于瑞典和丹麦的附近海域出现四处泄漏点。瑞典测量站在管道发生泄漏海域探测到强烈的水下爆炸。在俄乌冲突升级、全球能源价格飙涨的背景下,多方认为这起事件属于“蓄意破坏”。一些分析指出,没有相关国家政府以及大国的暗许乃至操控,袭击能源管线是难以完成的任务,因此这很可能是一起“国家恐怖主义行为”。
如今,随着赫什爆料,这起轰动世界的事件再次浮出水面。赫什报道中包含大量细节信息,美国政府一句轻飘飘的“虚假新闻”是难以搪塞的。这种回避躲闪的态度,反倒勾起了事发以来的三点疑云。
第一,美西方国家为何刚开始高喊要调查,后来却没了下文?
北溪管道是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共同投资打造的项目。事发后,除俄罗斯外,欧方要求彻查的调门也很高。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曾说,北溪管道事件并非偶然,欧盟将支持对此进行任何调查。美国总统拜登也表示,“事情冷却下来后,我们会在适当时候派潜水员(潜入海底)探查究竟”。
但蹊跷的是,表态之后就没了下文,美欧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俄方多次呼吁共同调查,但均遭到西方国家拒绝。如今,4个多月过去了,以美欧国家掌握的技术手段和能力,至少能查出个蛛丝马迹,但却没有什么动静。这种违反常识的“信息黑洞”不得不令人生疑。
第二,美欧政客一些令人玩味的表态,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据德国媒体报道,2022年2月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几周,拜登警告称,如果俄对乌克兰发动战争,“将不再有‘北溪-2’,我们将结束它”。去年9月在北溪管道被炸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声称这“终归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有利于欧洲“一次性彻底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而波兰前外长西科尔斯基在社交媒体留下一句“感谢美国”,更是引发一片哗然。
如今,美国从俄乌冲突中获得巨大的地缘政治利益,美国能源企业从欧洲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回过头来思量一些美欧政客说过的话,是不是别有意味?美国福克斯新闻台主持人塔克·卡尔森曾在节目中暗示,北溪管道遭破坏与美国有关。
第三,一贯对“猛料”揪住不放的西方媒体,为何在赫什发文后几乎集体哑火?
通过搜索这几天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发现,相较于当初对北溪管道遭破坏事件的连篇累牍,它们这次显得分外安静。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英国广播公司等都没有进行报道。路透社虽然提及赫什的爆料,但没有关注爆料本身,而是转移目标称赫什做的调查引起过“争议”。人们想问:既然西方媒体这么关心北溪事件,为何对这么大的猛料视而不见?它们标榜的专业主义和客观独立在哪里?又是谁在操控它们选择性地保持沉默?
北溪天然气管道是重大跨国基础设施。它遭到破坏对全球能源市场和全球生态环境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幕后黑手必须受到追责。如今,赫什的调查报道为北溪事件调查提供了重要线索,各方应当顺藤摸瓜查下去。美方常把“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挂在嘴边,那就必须坦诚回应国际社会质疑,配合多方联合调查,给世界一个负责任的交代。北溪事件不应成为“罗生门”,世界需要正义与真相。(国际在线 国际锐评评论员)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改革进行时)从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看金融双向开放
- 合肥海关截获输入性蝇蛹2300余只
- 浙江“冬晒经济”升温 “土特产”产销两旺
- “AI厨师”掌勺饭店 推动中国餐饮行业变化发展
- 美媒:特朗普将被起诉 成美历史上第一位被刑控的前总统
- “生命热线”的青春守护者
- 甘肃深挖少儿红色革命故事 《大豆谣》新编温润青少年心灵
- 定向资金持续精准滴灌 高质量发展力量不断积累
- 北京着力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坚持创新驱动 活力持续迸发
- (新春走基层)泰山汶阳馍技艺传人:春节记忆的守护者
- 上海消保委2023年受理消费者投诉41万余件 涉及医美等多个方面
- 巴基斯坦前国务部长:历史将记住“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惠及各国民众丨全球政要看丝路
- 中信银行连续三年荣膺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监管考核评估“优秀档”
- 一瓷越千年——丝绸之路上的景德浪漫曲
- 人民网评:让良好家风助推网络文明建设
- 巴新山体滑坡致超2000人被埋
- 即时配送迎政策利好 行业或迎全面高速发展
- 加拿大政府将向土耳其和叙利亚地震提供1000万加元援助
- 以色列前防长:内塔尼亚胡政府正将以色列引向“毁灭”
- 爱尔兰外长:若以色列不遵守国际法 欧盟将考虑实施制裁
- 热门推荐
-
- 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将迎大风降温 华西地区持续阴雨
- 报告关注技术趋势 称中国大模型产业格局呈现蓬勃态势
- 多方质疑!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美国在打什么算盘?
- 云南临沧:40多年后,他终于收到了烈士哥哥的遗像
-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一季度开局良好 下一步如何“走稳走好”?
- “童话小镇”阿尔山:中外游客打开的神秘画卷
- 1-8月中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
- 宁夏前三季度农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第二
- 2024硬科技创新大会光子产业峰会举行 发布责任报告和蓝皮书
- 全面振兴开新局
- 筑牢“旅游搭子”的契约和信用防线
- 外卖骑手超长时间跑单将被强制休息,效果如何
- 百万房贷月供有望减少840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来了
- 旅英青年艺术家姜啸然:以“汉骨欧风”包容中西文化差异
- 2024首次出访即来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意义重大
- 湖南湘商总部基地落户长沙
- 夜校“充电”成年轻人解压新方式 专家:迎合情绪价值需求
- 福建交通执法领域“掌上办”第一单开出
- 中国驻加拿大使节新春寄语 愿促中加关系早回正轨
- 保护好“活着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