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强陆海统筹与协同共治海洋生态环境
中新网北京9月11日电(记者 潘旭临)记者从日前于山东荣成举行的2023年海洋保护大会获悉,中国加强陆海统筹与协同共治海洋生态环境,积极推动人海和谐、经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和谐的发展,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由中华环保联合会、民革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办的本届大会,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为主题,聚焦海洋生态文明、海洋污染综合治理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等议题。与会代表围绕海洋环境污染的生态补偿机制、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防治、海洋污染物快速监测等主题发表演讲。
专家普遍认为,保护海洋生态,必须树立“海洋经济+海洋生态”融合发展的理念,在推动“生态+”海洋绿色经济转型过程中,注重政策驱动与规划先行,通过生态专项规划对海洋生态治理、资源开发协同进行示范引领。同时,要显著提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科技开发能力和水平。
据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中趋好,2022年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4%,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面积比例为81.9%,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改善,自2021年以来已消除“不健康”状态。
中华环保联合会的专家坦言,目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仍然突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尚表示,评价海洋环保成效的重要标准,要看是否守住生态安全的底线。守住海洋生态安全的判断标准是净零生态损失。根本手段是建立生态补偿赔偿三轨并行的制度。
海洋污染以及海水酸化等问题的出现,可能会损伤诸如贝类、珊瑚等海洋生物的生长,进而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海洋碳汇能力的下降。
中国国际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蒋庆哲表示,“零碳”海岸带发展模式是陆海统筹、实现海洋低碳的重要关注点。可以通过在海岸带区域建设“零碳”示范区,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海岸带“零碳”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建立碳基金,促进示范区内产业和资本融合发展,助推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东济南出土50余件唐三彩 含天王俑等大型器物
- 中国贸促会: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项目取得重大阶段性建设进展
- 今年前7个月北京新设外资企业1095家
- 演“村晚”、购年货……腊八将至,一起去各地寻找不一样的年味!
- 杨柳青木版年画——融入人间烟火 点染精彩生活
- (走进口岸看新疆)“输血”与“造血”并举 湖北援疆惠民生暖人心
- 尹锡悦面临“弹劾攻势” 韩媒:或对韩美首脑外交带来不利影响
- 商务部:将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提升一体化水平
- 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上海市医保局搭交流平台促人形机器人应用
- 安理会审议“北溪”管道问题 中方质疑证据是否被掩盖
- 广东三山国王祖庙见闻:一庙分万宇 两岸情份浓
- 苏州芭蕾舞团赴马演出圆满结束
- 日本宫崎县附近海域发生7.1级地震
- 汉服、书法、中国剧:巴西青年畅想留学梦
- 第三届嘉德国际艺术图书展打造一场艺术类图书的“雅集”
- 杭州亚残运会丨有爱无碍乐活重阳,听独臂大侠与羽毛球的不解之缘
- 广州海事部门紧急救助突发中风船员
- 草种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 山东聚焦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塑强全球竞争力
- 达能全球CEO:将营养融入健康中国能产生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 热门推荐
-
- 广州白云机场口岸春运出入境客流创近4年来新高
- 绿色转型风劲吹 产业结构焕新颜
- 国际识局:红灯闪烁!34万亿美元国债为美国敲响警钟
- 江西瑞昌:万象“耕”新时 人勤春早农事忙
- 重庆11.6斤新生婴儿自带4斤肿瘤 肿瘤外科专家手术摘除
- 青海绿电指数连续10年上升
- 台胞千里赴渝寻亲 父子两代人夙愿终实现
- 第八届丝博会西安开幕 海内外客商共聚西安觅新机
- “双奥伊利”发布全球首个乳业奥运案例
- 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进校园 激发学子影视创作欲望
- 外媒聚焦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为非洲现代化发挥引领作用
- 西安这座藏传佛教院何以被誉为“汉地雪莲”?
- 日媒:日本音乐家坂本龙一去世
- “对话”文物:探秘中国古人过冬妙招
- 湖南华容县团洲垸开始排涝工作 增援力量将于上午全部抵达
- 《三体》导演杨磊:当我们讨论《三体》时思考的是现在和未来
- 跨境电商业务持续发展 希音在广东肇庆再增产业园
- 1至9月中欧班列开行14689列 发送货物157.1万标箱
- 北京特大暴雨已致33人遇难、18人失踪
- 血液学大型医学人文纪录片公映 记录高速、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