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木版年画——融入人间烟火 点染精彩生活
杨柳青木版年画——
融入人间烟火 点染精彩生活(美在乡村·走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武少民
初冬时节,北风阵阵,却吹不散游客的热情。走进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古镇景区,数十家年画作坊、店铺林立,迎接八方来客。年画,为这座古镇平添了许多生机,带给人们无限遐思。
“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杨柳青木版年画始于明代,画师们用杜梨木作刻版,以“勾、刻、印、绘、裱”五大工艺,将木版套印与手工彩绘完美结合,最终创作出刻工精丽、绘制细腻、色彩明快、形象生动、乡土气息浓郁的年画。这些年画通过碧波荡漾的大运河销往各地,杨柳青木版年画由此家喻户晓。
走入估衣街003号——杨柳青年画馆,穿过两重院落,便看到72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正在聚精会神地给作品上色。只见他左手端着颜料碟,右手拿着画笔,不一会儿,画中儿童的裙摆已敷上淡彩。“门框子上的这6幅是《十不闲》,另外6幅是《连年有余》,已经创作了一个多月,如果不忙的话,再过10天差不多就完工了。”霍庆顺一边介绍作品,一边仔细查看年画上的颜料是否均匀。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综合性很强,融合了工笔画、版画等多画种特色。把画变成雕版,非常考验技艺。比如,古代人物画中用于表现衣裙纹理的‘钉头鼠尾描’,用纸绘和用版雕完全不是一回事。在印刷好的年画上补以彩绘,也很有难度。像这幅《十不闲》中有6个儿童,每个人物仅面部彩绘就很见功力,即使是我全身心投入作画,成品率也只有七成。”霍庆顺说,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五大工艺传承至今,从出稿、刻版、印刷、彩绘到装裱,每一步都要下足功夫。
“杨柳青木版年画源于‘过年的画’,但更应该是生活里的画,是世世代代传承的画。”霍庆顺的大儿媳妇、杨柳青木版年画“玉成号画庄”第七代传承人张宏,始终记得老爷子的话,并努力通过创新让年画“活”在当下。
来到张宏工作室所在的小院,只见左侧销售展台上摆满了题材丰富、造型各异的年画新品。展台最显眼的位置,是一只“钞集兔”,身骑老虎、手持如意、头戴潜水镜,造型圆润饱满、憨态可掬,寓意吉祥,以它为主题的年画和衍生品早早被订购一空。“在今年9月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上,我们还特意设计了一款年画套色印章,吸引很多年轻人‘打卡’,一天能有200多人来盖章。”张宏说,通过盖套色印章这种形式,人们可以体验一幅年画的生成过程,沉浸式感悟传统文化魅力。此外,张宏还尝试将年画与吊钱相结合,制作年画吊钱;把年画从纸上画到团扇上,制成年画团扇;与设计师合作推出年画周历签;与手机厂商合作,将年画与卡通形象、增强现实(AR)相结合……一系列创意实践,让杨柳青木版年画从纸上“飞”入大众日常生活。
“年画之所以能传承至今,源于人们内心始终葆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祈盼平安吉祥、幸福安康、事业有成等等。如今,虽然时代变了,但人们深层的精神需求没有变,这是年画创新的基石。”说话间,张宏拿出一幅新作。“这幅《魁星点斗 独占鳌头》以碑拓上的魁星形象为原型,辅以艺术加工,人物造型灵动飘逸,承载美好寓意。”张宏说,今年毕业季,仅天津一所高校就预定了1300幅作品,作为送给毕业生的礼物。
漫步杨柳青古镇,融合年画元素的创意宣传随处可见,不少前店后厂模式的传统画坊也新增参观和体验服务,游客推门而入,便能深入了解年画制作过程。为进一步盘活年画产业资源,西青区提供场地、出台政策,实施年画振兴工程,设立年画博物馆、民俗文化馆等文化空间。“非遗进校园”、年画节、年画展览等活动,更为传统技艺“火”起来增添动力。
在霍庆顺看来,“年画来自民间,懂的人、会的人越多,越容易传承发展下去。”如今,一些拥有独门绝技的老艺人打破传统思维,一面作画,一面收徒教学、传承技艺。西青区乃至天津市许多高校在开设年画大专班的基础上,成立本科班,将“杨柳青木版年画艺术”纳入高校美术学专业课程体系。“西青区已培养了2位杨柳青木版年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位市级非遗传承人、上百位高级工艺美术师和画师。”天津市西青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卢盈说,“西青区将秉承‘非遗保护重在传承’的理念,积极拓展‘年画+产业’版图,打造‘年画之乡·杨柳青’文旅新品牌,让更多人爱上杨柳青木版年画。”
“这件白色T恤上印的是经典年画《连年有余》,寓意吉祥;这件黑色T恤上印的是年画里的钟馗形象,彰显独特个性……”走进西青旅游集散中心,文创商品负责人夏婷正在向游客介绍两款特色T恤。柜台里,还摆放着明信片、冰箱贴、充电宝等上百种文创商品,总量近万件。“今年1月至8月,文创商品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多。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创新设计,优化文创商品的使用体验和情感体验,让人们在‘日用而不觉’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夏婷说。
融入人间烟火,点染精彩生活。2022年春节,纪录片《过年的画》在电视和网络上热播。该片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通过多元拍摄视角和细腻情感表达,阐释了年画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引发观众对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心灵故乡、精神家园。杨柳青木版年画将新时代的新元素融入年画表现体系,赋予古老年画青春活力。继续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实现‘活态’传承。”该片总撰稿、执行导演张玲说,她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杨柳青木版年画,并努力将相关纪录片推介至海外,让世界了解中国年画。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灯箱上、画舫上、墙壁上,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在灯光照耀下,焕发别样光彩,让杨柳青这座千年古镇更加璀璨夺目……(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北京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 广西财政厅安排150.05亿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 陕西“问计于企” 构建具地方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 中国驻英使馆回应英官员言论:英国负有排放温室气体历史责任
- 话剧《塔河人家》上演 深情演绎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岁月
- 北京现暴雨天气 电网整体运行平稳
- 传统招商内卷,“史上最严”规范来了?
- 民生调查局:一年没出险,新能源汽车保费“不降反升”
- 上海将暂停受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相关业务
- “中国黄花之乡”开展全民营销 年产值预计达22亿元
- 福建宁德文旅推介活动上海举行:共赏多彩文化、畅享清凉夏季
- 一季度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17.3亿件 同比增长22.1%
- 流浪金毛变身“反诈汪汪队”队长 民警:出任务都要抢“档期 ”
- 保加利亚电子商务发展迅猛
- 京剧文化之旅特展将亮相服贸会 现场首发京剧主题智慧地图
- 浙江:推动地下管廊建设 破解“马路拉链”问题
- 北京发布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薪酬状况报告
- 【打卡中国新坐标】从奋斗到超越,“煤海蛟龙”如何创造“中国速度”?
- 男子千万大奖彩票被冒领 花五年打赢官司仍拿不到钱
- 给黑洞拍照的年轻人
- 热门推荐
-
- 中国将牵头制定抗量子攻击的通信网络安全协议设计指南
- 韩国济州航空空难179名遇难者身份全部确认
- 如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2024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会员制仓储式超市开市客南京首店将开门迎客
- 法军方将部署1.5万名士兵参加巴黎奥运会安保工作
- 这轮“厄尔尼诺”预计强度如何?中国气象局首席专家详解
- “互怼”后何小鹏发文感谢余承东:误会后更易成好朋友
- 金观平:积极探索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 韩国一艘渔船倾覆 6名船员心肺停止
- 佛州排外法案遭抗议!美国大学教授:影响实验项目
- “婴儿水”走红 用科学素质揭穿浮夸营销
- 多领域先行指标释放“暖意” 中国经济“枝繁叶茂”向好回升基础继续巩固
- 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商务部介绍第四届消博会三大亮点
- 当食盐遇到这些药物 浓烹淡调有讲究
- 地震发生时如何科学避险?这份自救指南请查收
- 云南芒市中山乡:30余公里边境线 他们以忠诚坚守
- 中国医师节,致敬每一位医者
- 国际最新研究:非洲象或会用类似名字的叫声打招呼
- 6月13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广西不动产登记区块链接入国家主节点 累计上链数据5100多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