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持续推进民生水利建设 截至7月底落实水利建设投资320.25亿元
中新网西安8月29日电 (李一璠 孙凡)记者29日从陕西官方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陕西省持续聚焦供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保护治理、水旱灾害防御等方面,截至7月底,该省共落实水利建设投资320.25亿元(人民币,下同),完成水利投资245.21亿元,同比增长2.8%,水利兴民惠民成效显著。
据悉,陕西省持续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规模化供水保障水质水量,坚持“建大、并中、减小”发展思路,以建设稳定水源为基础,重点推进城乡一体化、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工程规范化改造,完善农村供水网络,健全工程长效运行管护体制机制,提升供水保障能力。截至7月底,该省落实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资金20.64亿元,完成建设投资10.7亿元,建成供水工程438处,改善提升受益人口94.81万人。
陕西省积极服务农村水利发展,提升灌区保障粮食安全能力。该省加快灌区现代化改造步伐,实施宝鸡峡等5处大型灌区及33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累计改善灌溉面积203万亩;同时,合理制定灌溉计划,科学调配水源,最大限度保障农作物灌溉用水需求;组织灌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民众解决“水边旱、渠边旱”问题,保障灌区行水和周边民众安全。截至7月底,该省年度冬春灌及夏灌累计斗口引水24.9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2896万亩次,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为持续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陕西省聚力推动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今年7月,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实现先期通水,秦岭为媒,长江黄河“牵手”。通过实施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等重大引调水工程,加快建设东庄水利枢纽等重大节点工程,持续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逐步完善“互联互通、丰枯调剂、多源统配”的供水网络,提升该省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有力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陕西省还持续加强水源地保护,守护“中央水塔”,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汉丹江出境断面水质始终稳定在二类以上,持续筑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屏障,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该省18个国家重要水源地评估等级均在优良以上。
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丁纪民表示,下一步,陕西省将立足省情、水情、地形和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两域贯通、三区互联、多库联调、五纵十横”的陕西水网格局,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系统治理,持续发展民生水利,有力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推动该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王贵荣:全国夏粮获得丰收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 广州珠江部分潮位站或将出现接近警戒高潮位
- 故宫,故宫,故宫!
- 2024年4月29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调整
- 中新健康丨上海专家为耄耋老人摆脱多年胆囊之“痛”
- “你是一个超级英雄”哈萨克斯坦患儿妈妈用中文写信感谢新疆医护人员
- 山西新绛县拓片制作技艺传承人非遗馆里用传拓送新春祝福
- 美俄完成大规模换囚行动 普京在机场迎接获释俄公民
- 专家学者为鄂企高质量“出海”支招
- 常吃维生素C能抗癌?西湖大学团队:没有明确因果关联
- 中国央行向万事网联公司核发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
- 中国消保法首部配套行政法规明确禁止“大数据杀熟”
- 2024创新产业链合作促进大会在雄安举办
- 洞庭湖区堤防超警 湖南南县再度安澜之“考”
- 生吃白糖等于吃螨虫?存储方式是关键
- 海南文昌举行产业投资大会 项目签约金额56.65亿元
- 银川机场7月旅客吞吐量109.2万人次 超2019年同期水平
- 哈萨克斯坦将增设母亲节和父亲节
- 西江出现2024年第4号洪水
- 董关鹏:国企需提升海外传播力 构建强大话语体系
- 热门推荐
-
- 乐山警方通报41岁男子失联事件: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 “人道的对话”当代艺术展在京开幕
- 七省区市签署合作协议 共促中国柠檬产业科技创新
- 因吸烟致车速骤降10人被行政拘留
- 四川:游客擅自进入未开发开放区域将承担相应责任
- 中国作家对话北美汉学家:了解中国已是一种需要
- 中国前四个经济大省,都有新突破
- 美国民调:超八成人认为国家分裂失调 民众普遍对经济悲观
- 华为孟晚舟:打造中国坚实的算力底座,为世界构建第二选择
- 宁采臣聂小倩故事搬上粤剧舞台 《生死奇缘》在穗上演
- 朝鲜宣布试射战术弹道导弹,金正恩观摩
- 1月15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00万人次
- 优化支付服务丨建行客服声音里的金融温情
- 英国打击人口贩运团伙 逮捕31人
- “全职”顺风车非法营运乱象存隐患
- 壮乡“巧女”赛巧迎七夕 游客体验别样风情
- 龙井遇上“龙邮” 《甲辰年》特种邮票首发
- 旧羽绒服翻新成羽绒被立省千元
- 云南文旅“五个大家”走进保山 游客共享视听美食盛宴
- 2022年积极财政政策提升效能 保障和改善民生 支持经济恢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