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行业标准由文旅部批准发布
中新网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28日在京举行的媒体通气会获悉,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化行业系列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日前已获批准。该标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起草,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我国各门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数字资源的采集和著录工作。
标准明确了非遗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的总体要求,规定了十大门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非遗代表性项目数字资源采集方案编制、采集实施、资源著录方面的业务要求和技术要求,共11部分。标准于2011年5月开始筹备并起草。十多年间,标准的编制遵循我国标准化工作流程,坚持专业、适用、开放原则,凝聚集体智慧,立足行业需求,服务工作大局。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相关高校、研究机构的近百名非遗保护、标准化、信息化领域专家学者深度参与了标准起草、论证等工作,部分省市参与了标准试点采集工作,国内相关非遗保护机构和社会团体对标准的编制提出了意见建议。
标准对各门类非遗项目应采集、著录的内容及其相应要求进行了归纳提炼,既是一份认识非遗项目的“说明书”,也是一份拆解细化工作任务的“向导图”,有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意义。标准的出台,将有助于非遗保护机构和从业者正确认知非遗保护应有的原则理念,在面对形态各异的非遗项目时,准确把握采集著录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内容,提升记录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助力非遗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传承、宣传、弘扬和振兴。我国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下10万余项非遗项目,其数字资源建设管理工作均可以之为参照,标准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通气会上还透露,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工作已进入评审工作环节。文旅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荐申报环节,注重申报人选的代表性、引领性,注重把握相关非遗项目的特点,注重调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年龄结构。另外,为严格评审程序,首次在评审阶段加上了线上答辩环节。目前,各省区市、有关中央和国家机关共推荐1407人,已经完成了申报材料审核、确定评审细则、建立专家库等工作,目前正在开展评审。(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特朗普宣布胜选 以色列、乌克兰领导人等表示祝贺
- 美联储等监管机构发现美四大银行“生前遗嘱”存在缺陷
- 探亲旅游务工客流明显增多 各地进入返程高峰期
- 薏苡仁和草珠子相似 购买时勿混淆
- 罗店镇大岭村:“共富”路上好风景,让更多人上得山来
- 兰州:超“月”想象过科技中秋
- 巴基斯坦税收研究咨询中心在重庆挂牌成立
- 优化支付服务丨有朋自远方来,建行助力外卡也好用
- 2024年非洲经济增长韧性足
- 中国代表敦促日本全面配合接受严格国际监督
- 今年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完成投资超6000亿元
- 郭华东院士:在华世界遗产国际组织初步建成全链条名录遗产治理体系
- 第三十届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将于7月16日正式开幕
- 160余件(套)展品亮相国博再现福建安溪璀璨历史文化
- 财政部公布《我国支持科技创新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
- 第五届悉尼茶博会开幕典礼在悉尼市政厅举行
- 披科普外衣为医疗机构导流 当心科普文章下的医疗广告陷阱
- 撞混凝土设施前4分钟 韩国济州航空失事客机“黑匣子”停录
- 贵南高铁贵阳至荔波段正式通车运行
- 2024年世界高塔联盟年会在重庆举行
- 热门推荐
-
- 善琏车家兜村农耕馆 藏在博物馆里的乡愁
- 10月15日起,上海分阶段对国四柴油载货汽车实施道路限行
- 假“驻京办主任”骗了5人170万
- 北京启动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汉语知识闯关活动上线
- 中国专家创新建立标准化评分系统 提升妇科恶性肿瘤诊断率
- 专家巧妙结合“废弃肝”肝移植与ALPPS术 晚期肿瘤患者获重生
- 外媒:以军宣布,“成功拦截从也门发来的导弹”
- 中国驻英使领馆提醒中国游客注意加强安全防范
- 中国前三季度银行结售汇逆差1213亿美元 跨境资金恢复净流入
- 再次登陆!台风卡努在辽宁省庄河市沿海登陆
- 收购推特余波未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起诉马斯克
- 音乐剧《绽放》在厦门开演
- 吉林发布新举措打造东北亚动漫产业高地
- 黑山共和国举行总统选举 两位候选人进入第二轮角逐
- 以色列加强对加沙难民营的攻势 加沙190万人无家可归
- 各地为种牙集采“铺路”,全面推进还有哪些障碍
- 2023年最“炫”的六大分子
- 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民族地区巡展(广西站)在桂林举行
- 花钱能有“预留名额”家有考生要留意四个陷阱
- 中国A股周二反弹 泛科技类股票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