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细化医美行业服务规范
《北京市医疗美容服务合同(试行)》示范文本日前印发,进一步规范美容医疗机构合同签约行为,保护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近年来,人们追求“颜值”的热情一路高涨,医美行业迅速发展。面部填充、光子嫩肤、仪器抗衰、纤体抽脂……五花八门的美容项目、低价吸引的营销模式,让越来越多消费者冷不丁就掉入了医疗美容的“坑”。
医美机构为人们提供改善外貌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容貌焦虑。许多医美机构通过营销手段,让消费者对自己的外貌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寻求医美机构服务。与此同时,非法行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业乱象也时有发生,许多消费者在接受医美服务后,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美容”变“毁容”的事例却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危害到消费者生命安全。
报告显示,在目前医美行业中,符合行业规范的专业医疗人员仅占30%,非法无证上岗人员高达70%。面对行业发展乱象,更应该细化行业服务规范。
首先,要加大对医美行业监管力度。政府应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法规,加强对医美产品和技术的审查和批准程序,相关机构和从业人员应提供真实可靠的案例和信息,避免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
其次,要强化医美机构的资质认证和专业人员培训。应对医美机构进行长期动态资质认证核查,对相关从业人员,应通过相应培训和考核获取资质证书后再从业,提高行业门槛,才能确保医美服务质量和安全。
最后,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医美机构在广告中过度强调外貌的重要性,导致许多消费者产生容貌焦虑。作为消费者,应该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认识到美丽并不仅仅取决于外貌,培养才能、提高技能、发展爱好等,这些内在品质的养成更为重要。另外,要加强医美知识普及,让消费者能够更好理解医美服务和风险,避免被过度营销所诱导,让更多医美消费者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权益保障措施,在出现争端时保护自身权益。
耿丹丹
(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韩失事客机黑匣子外壳受损 解读工作至少需一个月
- 内蒙古林西一矿业公司治理塌陷区时发生塌陷 4人下落不明
- 上海发布1707个事业单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岗位
- 海普瑞遭遇A股史上最大电信诈骗,涉案近亿,律师表示追回难度大
- “相融共生——中德当代艺术展”南昌开展 展出近百件套艺术作品
- 【铸牢共同体中华一家亲】给牛羊当“经纪人”
- 伊拉克战争充分暴露美式霸权真面目(钟声)
- 2023无锡市“国际友人文化周”收官 两大基地同步揭牌
- 建设银行实现“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线上渠道再升级
- 首批南非3.93万吨进口大豆广州港到港接卸
- 叶海林:中国发展模式不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
- 今年前4个月超过129.2万人次外籍人员从上海口岸入境
- 运动太拼命 当心脂肪肝吃不消
- 湖北警方发布电诈大数据分析:年轻群体最易受骗
- 柬华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第一届本科生开学典礼举行
- 博物馆如何创新?百位博物馆“掌门人”杭州论剑
- 广西“90后”海归女承母业:助指尖非遗潮出圈
- 2023年北京市旅游接待3.29亿人次 创历史新高
- 从木乃伊到生物塑化
- 江西景德镇:祭祀窑神复烧古窑传薪火
- 热门推荐
-
- 新春走基层丨春运启幕!百万旅客踏上“温暖回家路”
- 膳食指南: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
- 春节假期 东航C919客机累计运送旅客9670人次
- 柳编艺人四十余载坚守:希望老手艺焕发“新青春”
- 本土企业正加速“出海” 专家:企业应通过知识产权“链接”战略性要素
- 突发!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博览会发生枪击事件
- 12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848元 上调31个基点
- 北大新生开学 校长寄语:不能满足于寻求标准答案
- 和评理|对华电动汽车调查有失公允:欧盟奉行保护主义注定“损人不利己”
- 甘肃推乡村旅游连片发展 培育冬春季新型文旅业态
- 住建部持续释放利好,一线城市火速跟进
- 首都机场海关在入境航班客舱内捕获活体蝙蝠
- 两艘船在马达加斯加海岸附近倾覆 造成至少24人死亡
- 外企扩大对华投资整体趋势没有变
- 伊拉克驻丹麦哥本哈根大使馆前发生焚烧《古兰经》事件
- 印度列车相撞事故搜救工作结束 维修人员正在修复轨道恢复交通
- 湖北启动港澳台大学生实习交流
- 感悟湖光山色 海外华文媒体聚焦庐山西海旅游发展
- 公募基金二季度亏损达2200.83亿元 百亿级基金经理表现“黯然失色”
- 吴以岭院士:提升中医药品牌国际影响力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