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文明之美 点亮一座城
中新网三明9月3日电 (记者 雷朝良)“三明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因地制宜利用优势资源,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开创城乡融合新机制新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可供借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郝立新如是说。
近日,福建省纪念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40周年座谈会在福建省三明市举行。
1984年,第一次全国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在三明召开,这奠定了三明作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发祥地之一的历史地位。在2023年福建省委文明办组织的全国文明城市模拟测评中,三明市民对文明城市创建知晓率、满意度分别为98%、97.7%。
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展览馆内,详细展现了40年来当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生动实践过程。三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列平说,精神文明建设为三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让文明实践热在基层
9月的三明市三元区小蕉村镜湖波光潋滟,村居整洁有序。全村79户人家,大部分村民都在周边的企业上班,退休后在家自给自足,怡然自乐。
“10多年前这里和现在完全不同。”在村民叶起豪的记忆里,过去这里村居破旧,道路泥泞,遍布院落的鸡鸭排泄物臭味难闻,各家各户旱厕随意排放,污染沟渠,不要说外来游客参观,就是本村人的生活也有诸多不便。
三元区列西街道党工委书记过津介绍,2011年起,小蕉村既抓村居环境治理改善,又抓村民精神文明建设,以“山—田—村—水—路”的空间格局为基础,规划打造村落聚居、生态农业、生态林业三大生态片区;同时,将村里的生活污水管网与临近的污水处理厂对接,引导村民们拆除旱厕,修建清洁的卫生区域,积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一个宜居、宜游的小蕉村实现了乡风文明的提质升级,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省新农村社区样板村、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示范村等称号。村民们自发将各类蕴含着“村土乡情”的节目,搬上了文明实践大舞台。
“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具有深厚农耕特质、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原主任郑有贵说,小蕉村吃上“旅游饭”,走出致富路,就是精神文明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典型。
从1986年设立全国唯一的精神文明建设专题展览馆,到免费开放各类文化场馆;从在城市建设“福”文化主题公园、志愿服务驿站,到在乡村建设家风家训馆、学校少年宫,把各类阵地融入生产生活第一线、建在群众“家门口”,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城乡全覆盖,发动全市1059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村镇结对共建……40年来,三明让文明实践热在基层、热在群众。
让讲文明、树新风成自觉行动
8月28日上午,建宁县溪源乡楚尾村村委会办公室内热闹非凡,村干部们正忙着展示一张张“幸福积分考评表”,引得村民们争相上前,查看谁家得分多、谁家得分少。
楚尾村以移风易俗、庭院卫生、村容村貌等为考核内容,推选了包括黄宗明、李水根等在内8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成立幸福积分协会,每月对村民进行评分。村民获得的积分可以在“幸福积分超市”兑换领取同等价值的物品。
除了庭院卫生,楚尾村还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滥办酒席、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问题,将移风易俗写入村规民约,并利用“居民夜谈会”等形式让村规民约真正深入人心。为了进一步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楚尾村还建立了“红蓝榜”激励制度,每月开展评比,将遵守村规民约的情况晒在“红蓝榜”上公示。
从解决“出行难”“如厕难”等民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三明市自1987年起持续开展满意在公交、满意在柜台等“满意在三明”系列活动,推广“门前三包”“岗位学雷锋”等经验做法,让讲文明、树新风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
同时,三明市主动把握信息化趋势,发挥在全省率先完成市县两级媒体融合优势,大力实施网络正能量传播工程和网络生态治理中心建设,重点打造“e三明”网上便民服务平台,每年收集办理群众诉求超10万件,全市“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提升至99.5%,营造一个向上向善、风清气正、群众满意的网络空间。
让“存正心、守正道、养正气”蔚然成风
77岁的黎秀珍是泰宁县梅林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退休后吸纳老中青三代梅林戏爱好者,牵头成立“梅林薪火传”轻骑兵志愿服务队,深入偏远山区,为留守老人送戏、送温暖。
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非遗,泰宁大力实施传承人培训计划,通过传承人汇聚社会人才,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探索“一校一特色”教育模式。各校根据乡镇特点开设不同非遗项目,如朱口镇的梅林戏、朱口花灯课程,新桥乡的大源傩舞、赤膊灯课程等,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接触和学习非遗技艺,弘扬传统美德。
泰宁的志愿服务队是三明大力倡导和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侧影。三明市在全国率先成立首家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设立全省首个全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培训基地,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打造文明观察团、文明实践特派员、“社工+志愿”等工作模式,让“存正心、守正道、养正气”蔚然成风。
目前,三明市有注册志愿服务团体7698个、成立慈善基金20个,注册志愿者占全市人口的18%以上,“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榜”入选人数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出台道德典范礼遇办法,实施市民文明积分机制,目前已有近120万人纳入积分管理,激励更多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陈列平表示,将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举措、发展的办法一体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让精神文明这面旗帜在三明大地上高高飘扬,奋力谱写三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时代新篇。(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南方航空“大连-仁川开航30周年纪念产品说明会”在韩举行
- 植此青绿!广东开展争做绿美守护者活动
- 2023年广西·凭祥中越边关旅游节开幕
- 江西推进鄱阳湖总磷污染治理 湖区水质稳步向好
- 沙特利雅得获得2030年世博会主办权
- 六成游客选择跨省游,“疗愈游”成假期旅游新宠
- 好事如何传千里?各界人士探讨公益传播“破圈”
- 山西省两会观察:抢救“低保”“无保”不可移动文物
- “56789”特征背后:民营经济何以“再壮大”?
- 俄总统新闻秘书:美方未向普京发出特朗普就职典礼邀请函
- 河南:以“四个加力”确保新年工业经济顺利开局
- 12月31日央行开展157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山东代表、委员献策布局“深海空天” 前沿科技“描绘”未来
- 自首后,特朗普狂揽710万美元竞选资金
- 上演“空中芭蕾” 世界最大吨位非对称曲线斜拉桥完成转体
- 退伍军人中年回到第二故乡创业 助一方百姓畅行
- 北京:除按防汛措施继续关闭的景区外,其他景区陆续恢复开放
- 辽宁出台措施激发创业投资发展活力
- 龙登高:新型跨境市场主体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新力量
- 海南自贸港加强与全球自由贸易园区交流合作
- 热门推荐
-
- 出现呼吸道症状别慌,对症服药就有效果
- 受台风“格美”影响 湖南资兴市初步查清共有30人遇难35人失踪
- 阿利耶夫宣誓就任阿塞拜疆总统
- 印尼留学生陈君其:不同文化让我对中国的热爱一天天加深
- 山东医疗机构多学科交叉融合 科技赋能解决医疗“卡脖子”难题
- 海南:超强台风“摩羯”灾后269个省重大项目全部复工
- 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108亿元
- 北方省份呼吸道疾病发病上升 儿童就诊有哪些注意事项?专家提示
- 生死关头,又是奋不顾身的一跃!
- 三峡大学逾15万名毕业生投身水利电力建设
- 北京人艺历史大戏 《张居正》精心打磨再上演
- 云茶香飘巴黎:一叶连中法 山海共此情
- 《共享善治AI,智绘未来金融白皮书》在沪发布
- 让更多古籍“活”起来
- 今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
- 四川绵阳一货车撞上路边房屋致10人受伤
- 全国春运气象保障服务正式启动
- “北斗+”应用大放异彩,这项北斗+AI道路智能巡检系统荣获金奖
- OpenAI推出人工智能视频生成模型“Sora”
- 匈牙利:瑞典加入北约获批前需解决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