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亩产803.59公斤 湖南祁阳15万亩再生稻进入丰收季
中新网永州8月25日电 (何艳飞 冯骎)连日来,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15万亩再生稻进入收割季,农业技术人员现场随机抽取、测产验收,头季最高亩产803.59公斤。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抓紧收割头茬再生水稻,确保颗粒归仓,不误二茬收成。
在祁阳文明铺镇碧芝塘村再生稻种植示范基地,金黄色稻谷随风飘扬,一串串颗粒饱满的稻穗散发着阵阵稻香,一台台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田间。
看着一车又一车满载稻谷的车辆从田里开出,再生稻种植大户李江华眼里满是喜悦。去年,李江华首次种植再生稻,因不懂技术,在收割头季稻时,稻秆留得太高,导致再生稻二茬出穗营养不够,产量较低。今年,在农技人员的现场指导下,他收割稻秆保持35厘米,减少稻秆过高导致的营养浪费,为再生稻二茬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
“今年再生稻头季稻比去年要增产50斤每亩左右,今天割完头季稻之后,明天就施点肥,要比双季稻节约很多成本,产量基本上跟双季稻持平,每亩增效600元。”碧芝塘村种粮大户李江华说。
再生稻是水稻种植的一种模式,也就是种一茬收获两回的水稻。早熟中稻收割之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水分、养分和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之下,再长一茬水稻,再收一季。这种种植模式可以实现“一种两收”,具有产量高、生育期短、效益高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户和种粮大户的青睐。
“今年我们利用全市高旱田和深泥脚田,统一推广‘一季+再生种植’模式,通过统防统治和肥水管理,全市的‘一季+再生’长势良好。”祁阳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曾粹林说。
李江华由于常年跟水稻打交道,种植经验越来越丰富。今年他除了请教农技人员如何提高亩产外,还在化肥减量、除草防虫等课题上下足了功夫,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提高每亩的收入。李江华说,只有让农民朋友们看到实打实的效益,才能更好地推广再生稻的种植。
今年,祁阳市积极引导农户选择适宜再生稻品种,全市再生稻种植面积共16万亩,同时还建立农技人员定点联系服务制度,组织220多名农技员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一线,分工包点,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确保粮食增产农户增收。(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南珠(中)城际香山站至香二盾构井区间右线盾构始发
- 浙江余姚四明山地区停电用户全面恢复供电
- 你来我家,我去你家 “交换城市旅游”,靠谱吗?
- 中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启动 游客一日“打卡”中越两国
- 瑞典挪威遭强降雨:列车脱轨、道路被淹、交通受阻
- 韩国将对全国机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 多家银行调降信用卡还款“门槛” 最低还款额比例已至2%
- 周力个展“四季”拉萨开幕 探索西藏人文传统与女性力量
- 多举措应对高温“烤”验 各地想方设法保障群众用电、用水
- 如花绽放!“中塞相亲 万里如邻”人文交流活动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 菲律宾发生海上撞船事故 4名中国游客受伤
- 菲律宾总统:厄尔尼诺现象期间确保供水充足
- 【好评中国·追光青年】微视频 | “多面书记”的致富经
- C919大型客机飞抵乌鲁木齐 国产客机新疆演示飞行全面展开
- 湖畔实验室发布年度创新成果 构建“科技+产业”正循环
- 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将举行 特朗普乘飞机抵达密尔沃基
- 中国雪乡景区开园 新建奇趣森林栈道
- 今年1至4月西藏涉外收支总额为1.3亿美元
- 助力用户发现“旅游度假酒店最优解” 2024年大众点评“必住榜”正式揭晓
- 新疆巴克图口岸恢复常态化人员流动
- 热门推荐
-
- 美媒:重点囚犯被袭暴露美监狱管理混乱
- 埃及15岁以上吸烟者占比下降
- 韩国公调处:尹锡悦逮捕令再度获法院批准
- 专家呼吁将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公卫体系 实现早筛早治、规范管理
- 浙江温岭:各民族同胞制麦饼筒迎立夏 饮食文化促交融
- 惊险一幕:美国一飞机紧急迫降高尔夫球场 机腹擦地着陆
- 梅龙高铁开通前夕 他们彻夜检修为动车组保驾护航
- 北京推进数据跨境流通 力争2030年数据要素市场达2000亿元
- 报告:本土原创少儿新品占比不断增加
- 合理布局回收站点 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 青海省建设“天地一体化”守护“中华水塔”
- 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创新何以“双向奔赴”
- 在5月中国经济成绩单里,看向上的力量!
- “黄酒+气泡”,价格堪比高端啤酒 会稽山的年轻化“算盘”能打响吗?
- “中国海洋经济股票价格指数”发布
- 哈尔滨旅游火出圈 概念股发风险提示
- 调查指32.2%台湾中学生曾遭“微歧视”
- 这块蓄电池成本更高,为何比亚迪还要用?
- 加拿大针对外国买家的购房禁令将再延长两年
- “俄罗斯之心”文化艺术节将在北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