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中新网天津7月25日电 (王君妍 王在御)25日,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二期工程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工建设。据悉,这标志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迈出强链、补链、延链的新步伐,将进一步提升基地智能化制造水平,助力生产能力实现翻番,对加快推进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数字化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基地二期工程新增建筑面积约1.8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结构管线智造车间、总装工位、码头及172米的出运通道等。作为二期工程的重点设施,基地将建设一条年加工能力2.2万吨的结构管线智能生产线,通过与生产执行系统和数字孪生系统匹配,可实现结构管线预制排产、派工、数据采集和质量报检的自动化、智能化。
据海油工程天津建造分公司基建项目经理张亚西介绍,二期工程建成后基地将形成由平面分段生产线、工艺管线生产线、结构管线生产线和自动化立体仓库组成的四大智能生产中心,新建的总装工位、码头及出运通道,也将进一步提升基地的总装能力和船舶靠泊补给保障能力。
据介绍,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致力打造集海洋工程智能制造、油气田运维智慧保障以及海工技术原始创新研发平台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大量应用5G、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攻克10项国内“行业首次”先进技术难题,填补多项行业技术空白,实现从项目管控、车间建造到厂区管理的全流程智能化,为海洋油气装备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管理模式。
海油工程天津建造分公司总工程师刘玉玺表示,基地一期工程自投用以来,以精益智能制造为抓手,累计完成10余个海洋油气装备单体制造,钢材加工量达4.6万吨,超过“鸟巢”国家体育场钢结构总重,仅近一个月就将有7座单体完工装船,迎来投产以来的施工最高峰。通过应用信息化数字系统和智能化生产线,基地全场产线工效提升25%,综合施工工效提升12%,总装效率方面较传统制造模式提升约30%。(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点亮新中国的地标丨电视剧《山海情》的拍摄地,还有一个别称是……
- 郑州公布二手房“以旧换新”最新进展
- 天津实现跨境税费电子缴退库业务全覆盖
- 前十月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4.9%
- 千年古城迎旅游热潮 亚运盛事为这里带来发展新机遇
- 国家医保局:所有参保人都可进行异地就医备案
- 重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 辽博举办“丝艺传承”展 再现中国织绣艺术风采
- 美拟加码芯片贸易限制 商务部:中方反对美滥施出口管制
- 中央气象台:冷空气南下黄淮以北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
- 乌鲁木齐至伊斯坦布尔首条定期货运航线通航
- 长沙举办岳麓山青年戏剧节 打造“戏剧+”文旅消费新场景
- 二次创作“翻红”文化IP 名著“梗”吸睛中国青年
- 中国商业银行已审批通过“白名单”项目贷款9350亿元
- 浙北新年首批进口液化天然气通关 保障冬季供暖
- 丽香铁路开通 “云岭天路”让香格里拉冬季游“淡季不淡”
- “玛娃”加强为台风 未来五天对我国无影响
- 不必为点餐“无人化”担忧
- 带“老朋友”看“新世界” 山西太原智慧助老守护夕阳红
- 青海: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让“绿色”成为“青字号”金字招牌
- 热门推荐
-
- 山东海阳核电3号核岛反应堆厂房封顶
- 广西借助无人设备护航铁路桥 守“五一”桂粤通道安全
- 引客入疆 “疏附好风光”文旅推介走进广州
- 时空观察丨新能源汽车出口猛增 如何成我国外贸新动能?
- 能源转型涌“绿”潮 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成都大运纪事)成都FISU世界学术大会闭幕
- 游湖赏枫冰雪竞速 吉林市秋冬文旅频出新
- 妥善应对台风“三巴” 广西成功避险六起地质灾害
- 首批疏解央企中国星网正式迁驻雄安新区
- 中国商务部发布《美国履行世贸规则义务情况报告》
- 《秘境回声》数字藏品揭幕,亮点有哪些?
- 重温《雷锋日记》,传承雷锋精神
- 60年来,坦桑尼亚和中国一直亲如兄弟——访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哈米斯·奥马尔
- 穿越过去与未来 探秘丽水摄影的“多重宇宙”
- 景区旅拍,要美更要规范
- 湖南音乐文物与故事展开幕 “八音和鸣”中听·见湖湘
- 外媒:加拿大前撑杆跳世界冠军去世 年仅29岁
- 拿椅子袭警!美国男子因参与“国会山骚乱”获刑14年
- 国家发改委: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 尺素金声丨500.2亿吨:全球运输最繁忙的中国释放出怎样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