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城”创新“加减法” 解开绿色发展新题
中新网吉林7月24日电 题:中国“化工城”创新“加减法” 解开绿色发展新题
中新网记者 石洪宇
雨后初霁,千余名工人及各式机械又忙碌了起来,多个乙烯装置桩基平稳地“插”向土地。自去年以来,已有几十块类似的工地在吉林省吉林市陆续开工。截至目前,作为关键环节的120万吨/年乙烯装置桩基施工已完成96.2%。
吉林市是著名的“化工城”。“新中国化工长子”吉林石化公司坐落当地,这是“一五”(1953-1957年)期间中国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掀开了国家发展化工事业的序幕。
上述围绕炼油化工的工地,正是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的一部分。穿行于占据半城规模的工业区,可见“粗壮”的工业管道沿街路延伸,化工装置“高入云霄”。新中国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均诞生在这里。
吉林化工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牛爱民介绍,乙烯、燃油、丙烯腈等传统产品曾被运往全国各地,最终变成衣物、防雨布、雨靴、汽车零部件等民生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化工产业具有高耗能属性,如何实现“双碳”转型,是所有化工城市都要面对的时代新题。“我们的主要办法是既做‘减法’,也做‘加法’。”牛爱民介绍。
距离城区工地几百公里之外,不停运转的风电、光伏等装置正源源不断地为吉林市提供着绿色能源,这个投资逾300亿元的转型升级项目,使得这座“化工城”大大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数据显示,吉林市现已成为吉林省绿色能源的使用大户。2022年,仅吉林石化公司便采购绿电4亿多千瓦时。今年1-5月,绿电交易占全省交易电量的25.8%,绿电配比位居全省首位。
与此同时,化工企业已建成的装置也在不断做“减法”,持续挖掘“降碳”潜力——炼油厂加热炉优化改造;使用高能效变压器、电动机等节能设备……这些项目实施后,将实现碳减排量29.18万吨/年。
“加法”方面,吉林石化公司生产的ABS、乙丙橡胶等新产品,助力产业链下游的汽车轻量化、小型家电产品多样化。吉林市官方预计,吉林石化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全部投用后,当地将拥有一批世界级规模的化工装置,步入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轨道。
近些年,吉林市还崛起了新的千亿元级支柱产业——碳纤维。目前,当地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
碳纤维材料具备重量轻、强度高、耐高温等特点,在风电、光伏、氢能源储存领域是不可或缺的材料。记者走访吉林市的碳纤维企业看到,车间正在抢抓生产进度。
“我们的产品占全国市场的近八成,风电企业的排单已经到年末。”吉林国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综合管理处管理员王壮介绍,中国的风电行业正在推动材料替代,碳纤维正在夺取玻璃纤维市场。
今年,吉林市碳纤维企业与下游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长达百米的风电叶片陆续被运往海岸和沙漠,并在那里完成装机。“化工城”的巨大产能正助推中国增加绿电装机量。(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战略联盟成立 全国10地加入
- 最糟糕的天气已经过去,顺风顺水迎新春!
- 获刑10个月!美国飞行员登机前饮酒致航班被取消
- 全国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提升报告:“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引领作用充分发挥
- 东西问丨于光建:“国宝”鎏金铜牛何以见证民族交流?
- 黑龙江:“谷雨首日”11地市提前两周入春
- 仇保兴:绿色建筑发展有三大趋势
- 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 预计还将持续上调利率
- 2023中国医院竞争力大会发布排行榜 福建多家医疗机构上榜
- 清明踏青赏花 滴滴多重安全措施保障假期出行
- 【文化评析】让千年简牍重焕光彩
- 字节跳动2024奖学金公布:清华北大等八院校15名博士获奖
- 宁夏一化工车间发生爆炸 5人全部遇难
- 中新人物 | 郑佩佩:“侠女”的一生
- 湖南多举措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 中新教育丨作家龙一:我挺喜欢“搭子文学”这个词
- 北京铁路:受降雪影响 京广高铁等部分线路列车晚点
- 粽子寓意高中?考生能吃粽子吗?营养学家这样说
- 总台记者观察|地震、战争、制裁 饱经风霜的叙利亚正在经历什么?
- 中国证监会拟强化对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全过程监管
- 热门推荐
-
- 网上问医断病,这轮AI行不行?
- 尼日尔政变军人称已推翻巴祖姆政权 中使馆发布紧急提醒
- 广东艺术剧院探索演出场馆新业态 发力艺术教育
- 遇见非遗|喀什木雕:雕刻岁月静好
- 废旧物品如何更好回收利用
- 专家教授任“科技副总” 浙江宁波名校强企“双向奔赴”
- 青海省发布寒潮黄色预警 气温将累计下降8至10摄氏度
- 中方回应美宣布对中国钢铝产品限制措施
- 美参议院结束对国土安全部长马约卡斯的弹劾审判
- 【中国那些事儿】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引世界瞩目:开放的中国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 网络电影青创计划终评路演在京举行
- 中国力推汽车以旧换新 民众最多可领万元补贴
- 利比亚逾1500万平方米区域仍受战争遗留爆炸物影响
- 台媒看大陆:山西晋中王家大院 展现晋商精神
- 湖南多部门联动战冰雪 对铁路重点区域全时段打冰扫雪
- 2023年全国法援机构为54万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68亿元
- 中国国际热作产业大会在广东茂名举行
-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有序掘进 甬舟铁路加快建设
- 中国工信部召开第十一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 前几天拍的CT,去另一家医院就不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