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扎根戈壁滩
核心阅读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一年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持续发力,积极探索清洁能源发展新模式。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当地进一步促进生态农牧业强链、补链、延链,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鳞次栉比的发电板一直延伸到远方,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滩光伏发电园区,昔日戈壁荒滩成为光伏“蓝海”。2022年,园区累计生产“绿电”212.6亿千瓦时,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装机总量目前已达1478万千瓦。
依托清洁能源,增添绿色动能,这是海南州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侧面。2022年,海南州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一年来,示范区发展状况如何,获得了哪些有益的经验?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初步形成“水、风、光、储、热”清洁能源发展新模式
海南州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光照资源丰富。然而,光伏本身是不稳定电源,间歇性、波动性明显,输电质量难以保障。幸好,有另外的“源头活水”,与塔拉滩园区这片占地面积逾600平方公里的光伏“蓝海”互相配合。
黄河奔腾东去,流经海南州时,一头扎进深山峡谷,于是有了著名的龙羊峡水电站。“通过‘水光互补’技术,光伏发电一旦减少,水电机组能在极短时间内提高发电功率,握好‘接力棒’,将光伏电调整为均衡、优质、安全的稳定电源送入电网。”国家电投黄河公司龙羊峡发电分公司总经理黄青刚介绍。
与“水光互补”不同,园区内的光热电站靠的是“以热补光”。3万面“定日镜”簇拥着210米高的集热塔,把塔顶照耀得璀璨夺目。“塔内有熔盐,能升温至几百摄氏度,夜晚光伏‘打盹’时,它再出来‘上夜班’发电。”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部部长刘广告诉记者,“这座电站工作一昼夜,就能满足10万户居民24小时的用电需求。”
行走于园区,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发电侧调相机群建成投运,能有效调整新能源设施输出功率,年均可增发电量70.2万千瓦时;百兆瓦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投入使用,148种光伏主流技术及产品在此同台竞技……截至目前,海南州清洁能源并网装机容量2094万千瓦,占全省的51.39%,已初步形成“水、风、光、储、热”全面推进的清洁能源发展新模式。
“绿电”产得好,更要用得好。100%清洁能源大数据产业园投入运营,成为全省“东数西算”国家布局两大核心集群之一;生产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组件等清洁能源产业关键材料、设备的企业相继落户,纷纷用上绿色能源……
不仅如此,当地的“绿电”还输到了省外。2020年,全国首条100%清洁能源特高压输电线路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式投运。“依托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输电技术,青海的‘绿电’能迅速到达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直流工程青南换流站站长李斌善说,“工程投运以来,已累计输送电量超300亿千瓦时。”
促进生态农牧业强链、补链、延链
午后阳光正好,工人们手持水管,给光伏板洗尘。水珠滴滴答答落下,滋润着光伏板下的土地。塔拉滩园区建成后,得益于光伏板的遮挡,风速降低了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了30%。昔日“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戈壁荒滩,竟慢慢变成了繁茂草原。近5年,园区植被盖度已达到80%。
“蓝绿”交织,令人欣喜,但担忧随之而来。“草越长越高,影响光伏板采光,到了秋冬季,如果不及时清除,万一引发火灾,造成的损失就大了。但如果安排人割草,又增加了运营成本。”国家电投黄河公司海南分公司安全总监邱晨说。
后来,有人想出了点子:让羊来吃草。放牧不仅能减少饲料成本,羊育肥出栏后还能添一份收入。对园区来说,过多的草被除了,还无需额外支付人工费用,一举多得。
2021年,600只羊便“上岗”了。为了让羊吃草更方便,工作人员将光伏组件的离地间隙由原来的0.5米抬升到1.2米,还拓宽了板与板的间距。“羊粪能肥地,草越长越多,羊越吃越肥,我们叫它‘光伏羊’。”牧民叶多喜滋滋地说,“生态越来越好,野鸡、野兔、狐狸都来了,我还见过好几次!”
如今,海南州已在园区内建成10个光伏生态牧场,可养殖近8万只羊,年均增收6000余万元,形成了“光伏产业+生态保护+生态农牧业”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有效提升了畜牧业效益,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每只“光伏羊”的耳朵上,都悬挂着2厘米见方的黄色耳标。“那是羊的‘身份证’,每只都有独一无二的编号。”叶多告诉记者,“消费者一扫码,就能查到月龄、养殖户、疫苗注册等信息,买得更放心。”
和叶多一样,在贵南县的老扎西有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负责人王世斌望着眼前的1800头牦牛,也是一脸喜气。王世斌介绍,通过流转草场,10位牧民变股民,预计年分红总计达75万元。“大力发展规模化经营,推行种草舍饲模式,不仅能提高养殖效率,还能缓解草原生态压力。”王世斌说。
近年来,海南州聚焦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搭建智慧生态畜牧业大数据管理平台,支持开展特色农畜产品溯源、有机认证、绿色加工等技术集成示范,促进生态农牧业强链、补链、延链。截至目前,全州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已超70亿元,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价值转化模式初步形成。
依托自然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
共和县龙羊峡镇黄河边,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龙羊峡站比赛近日举行。在比赛现场,200余位运动员一跃入水,激起阵阵浪花,岸边的游客和本地村民使劲加油助威。龙羊新村村民杨孟飞身穿红马甲,站在人群中维持秩序,这已经是他作为志愿者参加的第三次挑战赛了。
几年前,杨孟飞还是一个靠捕鱼为生的渔民。2018年,随着龙羊新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他拿出积蓄,重新设计装修了自家的二层小楼,办起了民宿。走进房间,只见窗外的黄河水清如玉,雾气氤氲。“我家的民宿全是‘河景房’,一有比赛,房间就供不应求,再加上咱做饭的手艺好,算是小有名气啦。”杨孟飞说。
如今,高原大地处处生机无限。在贵南县,高原沙漠机车越野挑战赛如火如荼进行,伴着机车轰鸣,车轮扬起黄沙,引得游客欢呼不断;在贵德县,青碧如玉的黄河边,拍照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在同德县宗日遗址,游客步履轻缓,屏气凝思,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
海南州依托自然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吸引大批农牧民从事旅游服务业,在减轻对草原土地依赖的同时,促进了增收致富。2022年,全州接待游客59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2亿元。
在杨孟飞的民宿,记者注意到悬挂在房顶的电暖器。“这里海拔高,即使是夏天,遇上阴雨天气,外地游客也难免觉得冷,就可以打开它暖暖房间。”杨孟飞边说边领着记者来到院子里,指向房顶的光伏板。“发电自用,余电上网,太阳出来就赚钱,一年有3000多元收益。”他感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我们吃上了生态饭,更要好好守护环境!”
“未来,海南州将继续坚持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构建体现海南州特色、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走出适合海南州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南州委书记吕刚说。
本报记者 何 勇 刘雨瑞(来源:人民日报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四川公布种业振兴进展情况 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 广州2020年至2023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2.53亿元
- 㵲阳河流域镇远段出现洪峰水位 已安全转移6000余人暂无伤亡
- 广西柳州打造30公里“碧道” 带动乡旅跑出“加速度”
- 国庆假期日均进出京城际客运量将超400万人次
-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王文天辞行拜会柬首相洪玛奈
- 上海11月二手房成交已突破两万套,中介:税费调整后大标的成交可观
- 中国WTO法律研究机构推出蓝皮书:欧盟实施“新三样”产业补贴破坏世贸规则
- 当“独生子女”体验“提前当妈”……
- 青海格尔木:有机枸杞出口连续13年全省第一
- 文旅部等拟规定:严禁电竞酒店违规接待未成年人
- 贵州:“世界桥梁博物馆”有“颜值”更有“研值”
- 2024深圳湾公共艺术季启动 “大圣”等艺术品亮相
- 官方通报“酸辣粉里没有粉”
- 外媒:叙利亚首都传出巨大爆炸声
-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今日二审开庭 杨妞花等被害人将到庭参加诉讼
- 新疆喀什地区新联会首赴基层联谊
- 聚人气、引客流,“暑期档”旅游掀起文旅消费“新”热潮
- 青海: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状况优
- 英国首相斯塔默公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
- 热门推荐
-
- 重庆税务如何护航企业向“新”而行、乘风出海?
- 突发!萨尔瓦多首都球场踩踏已致12人遇难数百人伤
- 美军一架“大黄蜂”战机在加州坠毁 飞行员遇难
- 安徽省萧县县委原书记陶广宏被“双开”
- 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建立中美地方气候合作联系机制
- 稳健增长,未来可期:从2024年半年报看石头科技十年发展的核心动力
- 宁夏再生水利用率为35%
- 《正红旗下》探索京味话剧新表达
- 中方:保护加沙儿童是国际社会的责任
- 签约金额102亿元 2024第三届中国(赣州)永磁电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行
- 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 菲律宾农产品二季度贸易额同比下降14.9%
- 俄罗斯画家眼中的“丝绸之路”:给我们力量,让彼此更靠近
- 广东建立三级心血管病防治体系 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点实现全覆盖
- 《中外人文交流年鉴(2019-2020)》在北京发布
- 四川成中国西部首个地区生产总值超6万亿元省份
- 2023年上海有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逾1.1万户
- 广东梅州暴雨已致5人遇难、15人失联、13人受困
- “大力度”“及时雨”“提振”……关键词中看有针对性增量政策
- 香港青年走进浙江台州:感受城市脉搏 体会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