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图为“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淀区专场。 陈杭 摄
中新网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海淀区积极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切实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升级创业孵化服务环境,建成以“集中办公区-众创空间-加速器-产业园区”为载体的服务链条,拥有标杆孵化器等各类创业孵化机构181家,孵化总面积已超200万平方米。
这是记者17日从“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淀区专场上获悉的。
上半年海淀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
海淀区区长李俊杰表示,2022年,海淀地区生产总值10206.9亿元,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全国第二个经济总量跨越万亿元的市辖区;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6.8%,全市占比39.3%,其中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占比54.2%,全市占比超5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764家。
今年以来,海淀区加强统筹谋划和经济运行调度,经济发展韧性初步显现,海淀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压舱石”地位更加突显。上半年,海淀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8.8亿元,增长10.6%;固定资产投资预计560亿元,增长26.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1392.2亿元,增长5.6%;实际利用外资预计55亿美元,全市占比56%;出口额预计620亿元,全市占比21%;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1175.3亿元。
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和高精尖产业发展
李俊杰表示,海淀区积极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切实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一是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联合高校院所推进5个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支持大学科技园建设,打造环高校创新带。
二是升级创业孵化服务环境。建成以“集中办公区-众创空间-加速器-产业园区”为载体的服务链条,拥有标杆孵化器等各类创业孵化机构181家,孵化总面积已超200万平方米。
三是加大产业空间供给服务力度。在减量发展前提下,聚集更多空间资源,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和高精尖产业发展,正在推进的51个项目到2026年可提供产业空间约728万平方米,其中2023年约129.5万平方米。
四是完善“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体系。“全链条”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和街镇全覆盖协同服务企业机制双向发力,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服务。
五是拓展科技金融服务。加快推进全球创业投资中心建设。设立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开展并购贷、人才贷、认股权贷试点。壮大“海淀创新基金系”,已累计支持70多支科技创新基金。
六是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发挥北京市和中关村两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发明专利平均授权时间从540天压缩至54天;开展高价值专利运营,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今年1月至5月,海淀区发明专利授权量18322件,全市占比47.4%。
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李俊杰表示,今年6月份,海淀区新设市场主体3738户,同比增长20.7%,增量居全市第一。其中,新设科技型企业1644户,占新设企业的47.9%。全区新设企业17254家,其中科技型企业8536户。
李俊杰说,海淀区努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力解决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困难,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实现科技成果供需匹配、转化交易;持续探索概念验证等成果转化路径,将基础研发与成果转化有效衔接,最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同时,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与平台企业建立了常态化的沟通交流机制,及时为其提供精准服务;支持字节、小米等头部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以获评全国首批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为契机,不断降低企业合规经营成本,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泄密门”嫌疑人被判15年监禁
- 点准强化治超“穴位” 浙江柯桥打造全域“非现场治超”
- 从小渔村到长江中上游第一港,看阳逻港如何打造中西部最佳“出海口”
- (新春走基层)广铁集团多措并举,全力保障铁路动脉畅通
- 江苏:到2025年电网分布式光伏接入能力不低于5000万千瓦
- 支付宝持续优化支付服务 便利老年人与外国人支付
- 中国体型最大蝴蝶金裳凤蝶首次现身湖北保康
- 马家窑文化发现100周年 向世界展现“彩陶之乡”千年文化
- 青海西宁举办综合性职业技能大赛 超千名选手角逐“技术能手”
- 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1.87万亿元 畅通与东盟结算渠道
- 以军总参谋长:已“彻底摧毁”黎真主党高层指挥系统
- 中国大使代表发展中国家作共同发言呼吁重视经社文权利
- 广西云南等局地需防强降雨侵袭 北方多地降雨降温
- 亿缕阳光|华流永不过时
- 血液科专家:CAR-T 疗法为急淋白血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 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锐财经)
- 厚植创新沃土 江苏锚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 清明假期华南多地强降雨连连 北方晴多雨少气温升
- 中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项目水下工程作业获重要进展
- (聚焦海峡论坛)两岸影视人热议两岸热播剧:共情、共鸣、共享
- 热门推荐
-
- 在文学馆的星空下,开启关于文学和生活的七个夜晚
- 北京7月2日起启动2024年度职称申报工作
- 中老铁路老挝粮食专列首发 助力中老粮食贸易合作发展
- (神州写真)绍兴黄酒逐浪“新国潮”
- 也门胡塞武装袭击美国船只
- 擅自砍伐树木 小区业主涉嫌毁绿
- (中国新貌)75年再出发,中国发展有速度更有温度
- 聚焦潮流新业态 北京发布“打卡酷玩新地标”地图
- 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浸润童心
- 【冰雪春天】春运首周昆明机场口岸出入境旅客超5万人次
- 日本和平友好人士呼吁铭记历史 守护和平
- 泰国推出雨季旅游促销活动刺激消费
- 中国南方航空广州至基督城航线正式复航
- 林毅夫详解五类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
- 国际金价创新高!会继续涨吗?业内人士分析→
- (新春走基层)从村里到厂里 湖南务工专列助“打工人”便捷返岗
- 老人“以房养老”却被子女卖掉房产?法院这样判→
- 从大都市回归,这个小伙想与乡土一起成长
- 江西德兴:践行“节水优先” 赋能绿色发展
- 浙江高校团队创新炭基沼肥 用“中药良方”改良酸化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