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新工种“入编”,喜中有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期发布云网智能运维员等19个新职业,并将直播招聘师等28个新工种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新职业、新工种“入编”,提振了从业者信心,提升了就业市场活跃度,但仍需在标准化、系统化建设方面精准施策,造就新型职业人才。
职业“上新”:强信心、促就业
此次发布的19个新职业中,半数以上与新质生产力相关,如紧跟前沿技术的“数”“智”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等。绿色,是新职业的一大“标签”。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标注的绿色职业已有134个,占职业总数的8%。这一批“入编”的新职业,不少源于经济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新需要,如脱胎于传统产业的氢基直接还原炼铁工、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电能质量管理员等。
受访人士认为,职业、工种“上新”是社会分工精细化的体现,有助于推动产业向专业化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新职业、新工种为求职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就业选择,将吸引更多人才涌入,提升就业市场活跃度。
作为一名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中汽研汽车试验场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严欣为自己有了“正式”身份而欣慰。他说,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今年7月,他所在的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运行,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等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入编”,有助于调动年轻人投身这一行业的积极性。
江苏省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副秘书长包秋婉说,工种的细分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如露营作为新兴休闲活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休闲露营地管家工种的增设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露营的期待。
新职业、新工种“入编”坚定了从业者的职业发展信心。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殷子凡说:“网络主播有了‘身份证’,让我对未来更有信心了,成为一名知识型网络主播的理想图景更加清晰。”
“三不”制约新职业新工种成长
部分新职业、新工种虽已“入编”,但仍处在野蛮生长阶段,面临社会认可度不高、职业标准不清、专业人才不足等挑战。
有些新职业、新工种遭遇“不务正业”偏见。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眼下,网络主播群体扩大,但社会对其普遍存有“不务正业”的偏见。某文化传媒公司主播、南京艺术学院2024届毕业生华玉说:“一些亲戚朋友难以理解我的职业选择,认为就是在网上吆喝卖货的,不是正经工作。” 数据显示,70.4%的新职业青年接受过职业培训,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占29.6%。由于新职业培训不充分、不规范,培训市场乱象丛生,新职业存在被“污名化”的隐忧。
部分新职业、新工种存在入行门槛不一、岗位要求差异过大问题。以用户增长运营师为例,有的企业对该岗位的学历要求较低,有的要求本科及以上;一些企业要求该岗位员工负责地推拉新、维系客户关系,一些企业则要求其具备用户运营经验和用户数据分析能力。北京高途云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用户增长运营师的工作并不是简单地将内容推送给客户,而要能基于用户画像配置资源,分析潜在需求,提升流量利用率和用户活跃度。这不仅是从业者自身的问题,也与行业标准缺乏及新职业人才等级评定等职业认证体系不健全有关。传统职业在专业技能和等级认证上较为完善,但新职业由于商业模式尚不成熟,导致人才质量参差不齐。
专精化人才缺口大。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说,上海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养老护理员存在缺口,养老社工、健康管理师等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由于培养周期长,养老服务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负责人党蓓蕾说,一些网络主播只会喊“321上链接”,这是不够的,一名合格的网络主播要能全方位把控直播前选品、直播脚本准备、直播数据分析等全流程。
期待标准化、系统化
业内人士及专家认为,发布新职业、新工种是促进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开端,要尽早在规范认证、人才培育等方面做出系统性安排,促使新职业、新工种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带头人冯宪伟认为,人社部门、行业协会等宜出台针对新职业、新工种的职业技能标准,明确人才培养体系、职业准入门槛等,如优秀的直播人才需兼具多种技能,建议在网络主播职业标准中加入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数据可视化等要求。
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王媛建议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和培训体系,与新职业、新工种相关的高校专业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让课程设置与职业需求相匹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认为,对进入职业分类大典的新职业,要鼓励有资质的企业举办培训,政府部门可给予补贴,帮助青年更好地走向职业岗位。
吴玉韶认为,可从提升人才素质能力、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保障激励措施等方面入手,吸引青年投身新职业、新工种。以养老行业为例,可引导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薪酬制度。相关部门要在宣传中注重塑造新职业、新工种的积极形象,扭转群众偏见。
半月谈评论员 刘巍巍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贾浅浅拟入中国作协会员名单,曾因诗歌文风引争议
- 从田间到餐桌 全民行动推动粮食节约
- 抗击艾滋需要全社会合力 基因编辑或重塑抗艾未来
- 22家国际经济组织入驻上海浦东世博地区
- 货运旺季叠加电商节 杭州机场单周货运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政策实施两年来货值超32亿元
- 怎么看消费贡献率超七成
- 直播间卖书会促成作者与读者“双向奔赴”吗
- 伊朗总统就任后首访伊拉克 两国签署14项谅解备忘录
- 世界银行预测马来西亚今年经济增长率为4%
- 拿得起放不下,短视频上瘾怎么破
- 海口海关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逐年增长
- 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橙色预警 全国大部地区将先后降温8至12℃
- 直击山西垣曲抢险救灾保供电现场: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 土耳其外长与美国国务卿通电话 讨论双边关系和巴以局势
- 人社部:“春风行动”将于1月下旬至4月上旬举行 预计提供就业岗位3000万个
- 黄河流域九省区合奏“非遗新曲”
- 工匠现场展示中华传统技艺: “2023’海峡职工论坛”厦门举行
- 中新健康丨报告称,上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50.5%
- 我国首次将AI技术规模化用于输电线路发热检测
- 热门推荐
-
- 香港大学教授李成:人工智能深刻地改变了一切,除了人们的思考方式
-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浙江瞄准企业获得感拓空间
- 埃及阿斯旺省发生一起车祸 致11人死亡
- 大连商品交易所设立首批4个焦煤品牌
- 韩国金海市一军方驻地发生爆炸
- 甘肃白银县域经济:从“一枝独秀”到“多点开花”
- 释放博物馆文化新活力 680余件博物馆文创产品将亮相服贸会
- “一天造谣7000条”,人工智能技术不能这么用
- 阿联酋迪拜一在建工地发生火灾
- (走进中国乡村)广东信宜“双合侨心村”:从重灾区变乡村游网红打卡点
- 沉浸式人文体验 《在希望的田野上》回归真实田园生活
- 5月份汽车市场温和回暖 全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58.7%
- 拿证三个月变成“老司机” 43人变造网约车准入证件材料被捕
- 山西“全国百强区”的进击:以营商环境竞逐“双循环”发展新赛道
- 威马要破产重整?企业紧急回应,车主怎么办?
- 第七届中国—欧佩克高级别对话会成功举行
-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在上海开馆
- 衣服洗不干净? 也许是洗衣粉质量不过关
- 警方通报:男子成都街头持械伤人致死,已被刑拘
- 驻日美军回避基地水污染事件调查 日本媒体人制作纪录片讲述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