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眼镜动辄上千,谁在“收割”近视眼?
【民生调查局】
中新网7月17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暑假来临,又到了学生配镜的高峰期。不过近年来,动辄数千元的配镜花销让家长们把近视和牙齿正畸、打生长激素一同列入了养娃“败家三件套”。
在眼镜界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20元的镜架,200元卖给你是讲人情,300元卖给你是讲交情,400元卖给你是讲行情。”虽是吐槽之语,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眼镜市场的“水有多深”。一副动辄上千的眼镜,成本究竟是多少?谁在赚取“暴利”?
几百元的镜框,批发价只需50元?
“镜架当时选的是店里最贵的纯钛镜架,标价六百多元,镜片选的是1.74折射率的,标价两千多元,最后店家打了个六五折,总共花费两千元。”
在北京市西城区工作的小倪一直被高额的配镜费用困扰,由于近视度数较高,她每次都选择1.74折射率的镜片,一次配镜费至少在一两千元,按照三年换一副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动辄四位数的花销也让她觉得自己可能是被“坑”了。
“下次要去潘家园配眼镜了,起码比路边的眼镜店要便宜。”小倪表示。她口中的“潘家园”,是指潘家园地铁站附近的北京眼镜城,聚集了一大批眼镜卖家。资料显示,这里曾是中国最早的眼镜专业批发市场。
在北京眼镜城的外面,记者遇到了正发放小卡片的吕强(化名),他向记者热情地介绍起了配眼镜的价格。
当记者提到“在其他眼镜店,一个钛合金的镜架要价三四百元”时,他连说,买贵了,“我们是做批发的,在我们店里,钛合金的眼镜架只需要50元,纯钛的眼镜架,贵的才128元。”
在北京眼镜城走访多家店铺后,记者发现,如果不追求品牌,一百多元可以买到纯钛眼镜架,但若涉及品牌,价格会“水涨船高”。
王兰(化名)就在北京眼镜城经营一家店铺。她告诉记者,“店里150元的纯钛镜架,配镜片的话能便宜到120元,但如果是品牌,比如川久保玲,需要280元。”
她还补充道,“大品牌会存在品牌溢价,进货价本就偏贵。如果追求性价比,普通的纯钛镜架就可以。”
百元镜片和千元镜片无差别?
普通眼镜门店内动辄几百元的镜架,在北京眼镜城能便宜上百元,这也让不少人感叹,“千万不要随便进一家眼镜店,要不配完就后悔。”
让人们感受到高溢价的,还有五花八门的镜片。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相比用材质区分的镜架,镜片的‘水更深’。”
一般来说,眼镜店会用1.56、1.60、1.67、1.74等不同的折射率来划分价位。度数越高,适合的折射率越高,价格亦会攀升。另外,不同品牌、同一品牌的不同系列,售价也会有所不同。其中,进口镜片中比较知名的有蔡司、依视路等,国产镜片的代表则为明月、万新等。
在吕强工作的眼镜店,一叠叠手册里标记着品牌各个系列的价格。他拿起蔡司的价格手册,向记者介绍起了智锐系列。记者注意到,1.6的智锐青春亚洲版数码型镜片(DP),建议零售价为2980元。“在我们这,可以打三折。”吕强讲道,算下来价格不到1千元。
为抑制孩子近视的发展,在西城区工作的张成曾听从医生的建议,为孩子配了依视路的星趣控镜片。“当时医院报价近4千元,后来去了磁器口的一家眼镜店铺,最终花了1600元。”
谈及星趣控,吕强的老板打开了话匣子,“整个眼镜城没有低于1550元的,我们这可以给到1460元。”
整体来看,相较其他区域的眼镜门店,北京眼镜城的价格明显偏低。同样的配置,价格甚至能减少一半以上。而在北京眼镜城内,由于各家给的折扣不同,价格也能相差几十元乃至上百元。
另外,从消费者反馈看,不只是北京,各地的眼镜店价格普遍相差较大。为了避免被坑,很多人甚至会在网上先问价,先听取经验人士的意见。
“暴利”被谁赚取了?
面对随意谈定的价格,很多人疑惑,手里这副花了上千元的眼镜,成本到底有多少?有多少钱是被商家赚去了?
当记者询问眼镜的进货价时,吕强称,“50元的钛合金镜架,进货价是40元。”但对于镜片的进货价格,他只表示,进货价越高,卖得越贵。
明月眼镜作为“中国镜片第一股”,曾在招股书中披露,2020年,每片镜片的成本为6.77元,每副成镜的成本为60.33元。小小的镜片也带来了高额利润,2022年,明月眼镜镜片业务的毛利率达60.04%。
博士眼镜是国内专业从事眼镜零售的连锁龙头企业,同样有着令人艳羡的毛利率。其曾披露过2016年的价格数据,当时镜架的采购单价为89.06元,而同期的销售价格达506.88元;每片镜片的采购单价仅28.82元,同期售价则是281.75元,售价是成本的近10倍。
看到这组数据,你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暴利”的字眼。但如果再看博士眼镜的净利润,就会发现,相比上游供应商,眼镜零售商的日子并不是那么好过。
财报显示,博士眼镜的销售费用居高不下。其中,工资、社保和房租、物业、水电费占据大头。
这也是很多眼镜店面临的压力。每个店面都需要配备销售人员和验光师,为了提高购买频率,还需要选址在相对繁华地段,房租自然较高。
吕强的同事也告诉记者,“我们卖得便宜,是因为走批发渠道。普通眼镜门店一天可能就只配三五副眼镜,如果不卖得贵些,就无法支撑下去。”
一系列成本下,也导致眼镜门店为维持运营、保证利润,在镜架和镜片上定价较高,最后的结果就是由消费者买单。
如何撕掉眼镜行业“暴利”标签?
面对眼镜门店肆意定价,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消费者想要避免被“坑”,首先要选择正规的眼镜店进行配镜,并且要查看该店的资质证书和信誉度等相关信息。
“其次,在选择镜片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牌和质量等级,不要盲目追求高价或进口产品。”江瀚提到,“最后,在购买之前,可以事先了解一下市场价格和相关配镜知识,以便更好地判断商家的价格是否合理。”
但仅靠消费者自己注意识别、防范明显不够。如何使眼镜价格相对规范化和透明化,撕掉外人眼中的“暴利”标签,在江瀚看来,还可以通过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等措施来解决。
此前,针对眼镜行业的“暴利”,曾有业内人士直言,一方面是因为行业巨头拥有很高定价权,另一方面则是产业链过长带来的低效。
而面对各个环节层层加价、销售成本居高不下,在业内人士看来,打破巨头对供应链的把持、缩短交易环节、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或才是国内眼镜行业发展的未来。(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商务部:全力保障灾区生活必需品供应
- 护航数字中国建设,专家共话中国算力发展
- 中国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江西113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6805亿元
- 第七届进博会法国推介会在巴黎举行
- 报告称国内口腔医疗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种植、正畸等领域前景广阔
- 云南“海菜腔”频频唱响国际舞台
- 2022年至今,天津海关共立案侦办走私毒品案件39起
- 百余款“桂字号”名特优产品在北京亮相
- 纪念钞爆火直播间,擦边叫卖套路深
- 辽宁边检总站开展整治海上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 7月18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04个点
- 长征故事|长征路上的“拐棍碑”是什么?
- 西藏高海拔盐矿资源,让村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 第一批网红奶茶,正在悄悄消失?
- 网约车欲破低价困局 已经有企业尝试差异化策略拓展新市场需求
- 山西省政协委员张漓雅:盲道标准化建设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指标
- 吉林“红叶之城”推系列活动邀游客畅享“红叶之旅”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古村“轮值村主任”:用艺术为乡村“上色”
- 湖南新田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医疗资源下沉
- 热门推荐
-
- 绿美广东正在南海之滨“拔节生长”
- 浙江着力清理存量政策 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
- 全方位扩大内需利好世界经济
- 浙江召开EOD模式推进会 让“金山银山”获得“绿色溢价”
- 广东佛山今年以来重拳整治电信网络诈骗
- 中国3处地质遗产地新入选全球地质遗产地名录
- 赏花食用制茶入药:河北秦皇岛千亩花海带起乡村“美丽经济”
- 美媒:美国中情局前分析师被指控为韩国情报部门工作
- 广西云南等局地需防强降雨侵袭 北方多地降雨降温
- 四川推出冬游四川消费季 13万多张景区门票“一元购”
- 提前20天!霍尔果斯口岸今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突破6000列
- 主旋律作品与年轻人“双向奔赴”
- 江苏盐城经开区步凤镇遭遇雷暴大风天气 致5人轻伤
- 云南旅游市场恢复发展获新成效 1至9月接待游客逾8亿人次
- 全国铁路预计今日发送1115万人次,加开旅客列车430列
- 国家消防救援局:截至3月底,各地拆除违规设置铁栅栏等360余万处
- 洪灾后河北涿州见闻:加快复工复产复耕
- 财政部:前5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9%
- 指标化时代,“我要求不高”不过是婚恋中的一句谎言
- 绿智融合接轨世界 湖南轨道交通跑出“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