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题”期待“凉策” “小哥”高温津贴勿变“冲单奖励”
有的外卖骑手没听说过高温津贴,有的因没完成送单量拿不到这笔“关怀金”——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温保障·“烤题”期待“凉策”①】“小哥”高温津贴勿变“冲单奖励”
本报记者 卢越
编者按
当前,我国多地高温天气持续,京津冀气温屡破历史极值。酷暑之下,许多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然奔波在大街小巷,坚持工作。由于互联网平台用工形式灵活,从业者的劳动用工形式较为复杂,其从事的业态也具有一定特殊性,使得他们的高温权益保障还面临新“烤题”。比如,“小哥”们能不能领高温津贴、算法如何让“小哥”们更安全、他们还可以享有哪些高温权益保障,等等。
高温来袭,高温权益保障和关怀也要适应新情况、满足新需求。今日起,本版推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温保障“烤题”期待“凉策”》系列报道,试图通过深入的采访和调查研究,探寻当下高温极值背后的权益保障“新解法”。敬请关注。
6月上旬的一天,北京的外卖骑手付青飞正在送单,突然发现一只眼睛看不清路了。后来他看到有关热射病的新闻,对照症状才发现,原来自己中暑了。
付青飞专挑13时~15时接送单。本想着趁这一时段许多骑手回家休息,自己可以多接点单,没想到中暑后反而歇了好几天。
进入6月以来,北京多次发布高温预警,最高气温多次达到40℃以上。《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对高温天气户外劳动者的保障标准进行了界定。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长时间在户外工作,他们能否领到高温津贴?“清凉权益”该如何保障?
“更像是一种‘冲单奖励’”
7月10日,北京又迎来新一轮高温天气。上午10时半,26岁的外卖骑手邵永波灌满一大瓶水,出门工作。一天下来,他能喝掉两瓶2升的水。14时~17时,他回出租屋睡觉,“太热了,不愿意跑”。
按照《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这笔钱,外卖骑手、快递员等“小哥”们能否领?怎么领?
快递员刘康和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每年7~9月,公司会随工资固定发放一笔高温津贴,一个月100多元,此外还准备了饮料、藿香正气水等。
相比于快递行业,外卖骑手工作时间很难调整,一天中最热的午高峰时段,往往也是他们最繁忙的时候。《工人日报》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外卖骑手,大多数骑手表示没听说过高温津贴。
“‘高温关怀金’算吗?”邵永波问。他告诉记者,平台会在一定时段发放这笔补贴,但领取条件是在这一时段完成一定送单量,“更像是一种‘冲单奖励’”。
记者在邵永波的接单页面上看到,7月9日的一项活动显示,10时~14时有三档奖励,完成第一档22单奖励22元。当天是个周日,“没啥单”,邵永波只完成了9单。14时~17时也有奖励活动,完成5单可领9元,但这正赶上他回家睡觉的时段。这天,他没有拿到“高温关怀金”。
33岁的王亮来自河北邯郸,在北京做外卖骑手4年。7月10日10时~18时,王亮完成22单,拿到了72元“天气补贴”。但他发现,有时候上线接单的骑手一多,就把补贴的价格“打下来了”。
辽宁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素芬一直关注“小哥”们的权益保障问题。在她看来,劳动者能否享受高温津贴,核心要素应当是气温标准和是否实际履行劳动给付义务,而不应包括平台企业所附加的工作量标准。“也就是说,外卖骑手送单量不能成为他们是否享受高温津贴的条件”。
高温关怀需要找到“新解法”
“互联网平台用工形式灵活,使得从业者的劳动关系认定较为复杂,包括高温津贴在内的一系列权益保障问题都较为突出。”王素芬说。
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高温津贴是工资的组成部分,发放高温津贴的义务主体是“用人单位”。王素芬告诉记者,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享受高温津贴的前提,是要确认劳动关系,而实践中这正是一大难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范围认为,对于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来说,权益保障的义务主体并不明确。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相对方较为复杂,众包模式通过平台可直接注册,但专送模式则涉及第三方甚至是异地的第三方。因此,由谁对其承担高温下的特殊劳动保护义务,在实践中容易引发争议。”范围说。
“在权益保障的落实上也存在难点。”范围进一步解释,不同于传统用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接单与否以及接单多少并不固定,因此,如何确定他们的权益水平还有困难。此外,外卖骑手所从事的业态具有特殊性,越是高温等极端天气,订单任务越多。如果严格按照《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就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这必然对平台业务有极大的影响。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高温关怀需要找到“新解法”——这是受访专家学者的一致观点。
“可将劳动基准的适用范畴扩大,不再拘泥于对劳动关系的认定,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路径从‘劳动关系’转向‘劳动权益’,让这一群体都可以享有高温津贴。”王素芬说。
范围认为,应该更加精确地界定户外露天工作的具体情形,这样可以更加合理地设定平台的义务。此外,还可以依托技术能力,引导和鼓励平台企业建立更加全面的防暑降温方案,比如高温天气下的抢单、送单以及津贴规则等。
形成合力保障高温下的健康权
“高温津贴只是一种经济代偿方式,回归本质来看,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王素芬说,平台企业及政府、工会、社会诸多方面,应形成合力给予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更好的从业条件。
“平台企业可升级高温保护应急机制,通过平台算法将各配送区域的配送范围予以相应调整,优化取送餐路线,降低配送难度,减少骑手暴露在户外的时间。”王素芬说,“同时,平台企业还可以搭建城市中的防暑驿站网络,为骑手备好防暑降温物资,通过骑手跑单App推送附近防暑驿站位置等实用信息。”
上海的外卖骑手宋增光,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平台企业已建设骑士驿站,备有微波炉、饮水机、应急药箱。工会还建有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骑手可进去休息、充电、领取冷饮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工会在全国总工会的指导下,全面部署了防暑降温工作。各地工会也在不断加强服务站点建设,为包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内的广大户外劳动者提供更多“清凉服务”。
“当然,给外卖骑手撑起‘绿荫’,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给予关爱。”王素芬说,“比如大型商场、写字楼等可以提供专门区域供外卖骑手休息,消费者对高温天气下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也可以更加包容。”(工人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30余家外资企业聚海南自贸港寻投资商机
- 土耳其中部城市火灾致7名地震灾民死亡
- 别让“解压”网红玩具,成“坑娃”利器
- 匈牙利摄影师作品亮相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搭建中匈文化之桥
- 今年前三季度天津口岸发运中欧班列突破500列
- 广东聚力打造世界级种业创新高地
- 安徽省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西延高铁一立交特大桥实现空中转体对接
- “中国最冷小镇”呼中迎暴雪 游客打伞赏雪
- 中国铁塔叶臻:组建“数字天网”,飘起“分布式云”
- 2023北京餐饮品牌大会亮相服贸会 把脉行业发展新前景
- 宁夏银川将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 韩媒:韩军为戒严投入1500余名兵力和1万多枚实弹
- 京津冀联合发布15个社保公共服务“同事同标”事项
- 促进两岸曲艺融合 台湾“相声天团”首次亮相天津
-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有哪些新变化?专家解读来了→
- 12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870元 上调31个基点
- 鄂尔多斯至西安至香港航线开通
- 朝鲜授予普京金日成勋章 金正恩亲自授勋
- 数读中国|十万列!中欧班列跑出互利共赢“加速度”
- 热门推荐
-
- 乡村生活综艺:打造现代人的“武陵源”
- “绿”满乡村 广西赋能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
- 浙江衢州:宋韵七夕 搭起文旅消费新“鹊桥”
- 儿童护牙先用牙线还是先刷牙?
- 石家庄石钢工业遗址公园开园 迎今年摇滚音乐季首秀
- 重庆2023年前三季度GDP达22243.88亿元 同比增5.6%
-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即将全国巡演
- 旅美小提琴家陈怡2024中国巡演首站亮相北京音乐厅
- 中国产服务机器人走俏韩国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昌吉:风=水=光=?看这里,一“换”亮万家!
- 高温下的坚守:“机车医生”不惧“烤”验战暑运
- 上海:体育老师“火”了,作业量少了
- 聚焦防汛抗洪|尖刀班、突击队、压舱石——军队救援力量参加岳阳华容防汛救灾抢险纪实
- 专家谈“万病之源”:肥胖不是个人事 树立正确“体重观”
- 广西首座山岳型无障碍景区开业 游客登山体验瑶文化
- 侨乡广东梅州灾区见闻:空中救援通道助民众渡难关
- 平安苍南反邪交响曲引发群众共鸣
- 加拿大今年2月经济环比微升 初估3月经济持平
- 阿尔及利亚将于9月7日举行总统选举
- 孩子过敏了!这些“坑娃”操作你中招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