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锁开锁方式越多风险越大 行业发展良莠不齐
据中国之声报道,出门不用想着带钥匙,回家输个密码、录个指纹、或者人脸识别一下就能进门……这样的智能门锁,近年来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但是,作为家庭最重要的一道屏障,智能门锁真的安全吗?京津冀三地消费者协会近日公布的网售智能门锁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在测试的28个品牌38把智能门锁中,每款门锁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安全风险。
这样“全军覆没”式的结果其实已经不稀奇。今年5月,中消协也曾发布了一份29款智能门锁的比较试验报告。报告显示,在29款样品中,48.3%的样品密码开启安全存在风险,50%的样品指纹识别开启安全存在风险。那么,这些风险到底意味着什么?作为消费者,我们又该如何挑选智能门锁呢?
不少智能门锁用假指纹也能解锁
这次智能门锁比较试验涉及28个品牌的38把样品,共进行了六项测试,购买价格从790元到3700元不等。结果显示,38款智能门锁或多或少都有安全性风险,其中超过一半样品存在三项或以上的风险,有8款智能锁甚至存在四项以上风险。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罗刚介绍称,京津冀消协智能门锁比较试验,委托中国家电研究院进行测试。针对智能门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项目,主要包括电磁兼容实验、环境实验、IC卡解锁实验、指纹解锁实验、密码逻辑安全性和电路非正常试验。经过测试,所有样品都存在一项以上的安全风险。
检测出的问题中,指纹识别的问题最为严重,有的品牌的门锁声称有“活体指纹解锁”技术,检测的不仅是指纹,而是手指内的“流动血液”,有的号称可以防止假指纹克隆,但从实际检测结果看,结果并不乐观。罗刚说:“部分样品宣传自己的指纹解锁技术时,强调活体生物指纹解锁技术,防止假指纹、防止克隆指纹等所谓的活体指纹技术,经过测试,我们发现这些样品使用假指纹进行实验时都可以被解锁。这与销售网页宣传的检测活体指纹不符,涉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
罗刚说,在检测多家智能门锁产品后,他们发现,只要门锁遇到小故障,就会带来安全隐患。智能门锁不同于普通科技产品,是家庭安全的守卫者,厂商理应将精力放在提升安全品质上,而不是五花八门的营销上面:日常生活中智能门锁如果出现小的故障,不应该影响它的上锁和解锁功能。在我们测试过程当中发现有30把智能门锁在施加单一故障的情况下,这个产品出现了上锁异常和解锁异常的情况,说明智能门锁的产品可靠性比较差。测试项目中都有单项表现良好的样品,但没有所有项目都通过的样品。从产品五花八门的网页宣传上可以看出,企业最重视的是营销效果,而不是安全防护能力。所以造成比较试验几个方面的测试,没有一个样品能全部通过。
从业者:目前市场有待规范,虽然很麻烦但务必了解相关知识再购买
那么普通消费者又该如何鉴别智能锁是否靠谱?智能锁业内人士董先生告诉记者,如今智能锁成为新的“风口”,仅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00家大大小小的企业进入该领域,有没有技术的都在做,导致了如今的局面。消费者要鉴别安全可靠的门锁的确有困难,但产品是否有权威机构的认证,是鉴定锁具是否靠谱的第一步:“产品有没有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或相关认证证明,比如说我们锁具是要通过公安部出具这个权威的检测报告的,经过科学的验证的。那么很多厂家是没有的,这是一个指标,大家可以参考。”
董先生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商品前,最好去实体店先看看并全面了解智能锁公司的技术背景,而不是单纯看厂家宣传:“建议消费者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尽量选择线下的这个体验店去体验一下,对比一下,别轻易地做出选择。另外就是要了解生产这个产品的公司的背景,就是技术实力强的,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一些混水摸鱼的厂家,可能在成本上控制的比较多,也就是说实际上还是成本的问题。”
董先生承认,作为普通消费者而言,很难去了解所有智能锁背后的技术资料,但智能锁毕竟不同于普通科技产品,关系着全家安全,所以务必先了解清楚情况再进行购买:“用智能锁也需要我们有一定的信息储备。一定要擦亮眼睛,做出慎重的选择。最起码对它是怎么智能的,怎么联网的,安全方式是怎样解决的,在购买之前要带着问题去。但是普通消费者很难做到,可能谁广告做得大,就相信谁。第一,不能看它是所谓的大品牌或洋品牌。第二,不能单纯的看价格。贵的不一定好,便宜的肯定是没好货。”
中消协提醒:开锁方式越多风险越大
此外,中消协也发出提醒:建议消费者挑选智能门锁时,不要刻意追求更多的开锁方式。一般来说,开锁方式越多,潜在风险越大。此外,建议消费者选用具备应急开锁功能的智能门锁,至少将一把应急开锁钥匙保留在除家以外的安全地点,同时通过钥匙形状来判断应急锁锁芯种类,单排弹子的锁芯安全系数较低,不建议消费者选用。
目前,国内智能门锁的生产企业超过2000家,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但行业发展良莠不齐,中消协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智能门锁的产品标准,用于指导企业生产,督促企业提质升级,规范市场秩序。
记者:任梦岩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洗鼻子能预防新冠、缓解症状吗?
- 科普丛书“生态第一课·写给青少年的绿水青山”在京发布
- “飞乐音响案” 2000余名投资者获赔3.29亿元
- 特朗普或与泽连斯基在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仪式期间会面
- 辽宁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 进一步促发展惠民生助振兴
- 4月16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00元、195元
- 支付更便利!建行联合各方推出“外包内用”互联互通方案
- 中国副财长:年入不足10万元基本不缴或仅缴少量个税
- 陕西西安海关查获违规携带494件文物出境案
- 昆明通报学校食堂肉品异味情况:系运输及存储不当 多人被处理
- 美国佐治亚州因高通胀进入紧急状态
- 144小时免签:如何掀起China Travel旋风
- 调查称机组人员操作不当等因素致尼泊尔塔拉航空客机坠毁
- “爆款”大模型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赋能多元化具体场景应用
- “中国故事”之“淮扬药膳”讲座在吉隆坡举办
- 大连机场春运期间预计运输旅客225万人次 国际通航点增至18个
- 控枪问题已成美国社会的死结
- 【文化中国行】走进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
- 报告:民宿成年轻人就业新选择,Z世代房东数量持续增长
- 未来三天广东南部仍有较强降雨 有暴雨灾害中高风险
- 热门推荐
-
- 中外1100余家瓷商参展景德镇瓷博会
- 宁夏首单国家新CCER林业碳汇预售在隆德完成交易
- 第六届全国杉木学术研讨会福建顺昌举行
- “江苏造”家电持续“圈粉”海外市场
- 巴以冲突已致近万人死亡 以总理回应哈马斯公布人质视频
- 北京发布首个场景化、字段级自贸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 济南趵突泉持续“缩水” 月内三度跌破橙色警戒线
- 抑郁症和失眠关系密切 睡眠障碍可能是抑郁症先兆症状
- 湖南农大博士团田间地头“开方” 献策乡村振兴
- “要想富先建港” 中企海外港口建设背后的“生意经”
- 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上海发布:诸多创新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 青海:新挂牌一处“格萨尔文化保护传承基地”
- 国家外汇局:截至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82亿美元
- 商务部将完善餐饮业支持政策 推动各地打造小吃产业集群
- 美官员:美国将宣布向乌克兰提供2.75亿美元军援
- 老挝学生乘高铁看中国:“比想象的要近、要多彩”
- “母亲瓷”越窑青瓷,何以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明星商品?丨“海丝”上的和平使者之①
- (身边的变化)乡村助老员,打通农村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 民营经济大市奔赴“进博之约” 近千家采购单位参会
- 中国各省市和澳大利亚新州教育交流合作成果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