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泾源:小菌菇“长”成大产业 释放振兴新活力
长势喜人的香菇。 泾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新网宁夏泾源7月8日电 (记者 李佩珊)最近,在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各处菌菇园的菌菇喜获丰收,农户们提着桶、端着箩筐,穿梭在菌棒之间,采摘、运输、晾晒……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除了蜂蜜、泾源黄牛肉外,又一“泾源好物”被端上了广大消费者的餐桌。
在泾源香水镇沙南村林下菌菇园内,一排排吊挂的菌棒排列有序、生机勃勃。如今,喜获丰收的木耳、香菇、羊肚菌等产品陆续销往西安、北京、山东等地市场。
“菌菇具有经济效益好、种植周期短、效益高、见效快等特点,就是看到这样的优势,我们在100亩树林发展林下经济,共搭设800余个养殖架,购进15万菌棒。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可以超过50万元。”沙南村党支部书记于有明说,最近到了采摘出售的季节,每斤的价格超过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的同时,村民也实现了就近就业。
同时,在大棚的后方,该村还建了菌菇烘干加工车间,工人把挑选的次等菇放入烘干机内,加工成菇干。利用烘干设备进行初加工后出售,既解决了次等级菇不好销售的问题,又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售价。
不只是在香水镇,泾源县多地都将食用菌种植作为重点产业大力发展。
在策底河岸边的新民乡马河滩村,村民于彩霞家在闲置牛棚种植的平菇同样涨势喜人。“自从去年村上引进来平菇以后,给我家庭带来了一份新的收入。在家工作的同时也能照看老人和孩子,想种地的话也能腾出手来。”于彩霞说。
马河滩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是当地的生态移民村,每户配套一座30平方米的牛棚。2021年,马河滩村深入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通过“出户入园”的方式,解决了移民村牛棚面积小、养牛导致人居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部分牛棚成了闲置。为此,当地充分利用“出户入园”后闲置牛棚开辟新的增收渠道,盘活闲置牛棚资源,对新农村闲置牛棚进行改造,转型发展菌菇产业,让村民多了一份收入。
近年来,泾源县利用生态优势谋求特色产业发展新业态,因地制宜发展菌菇种植产业,以六盘山特色菌菇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完善菌种制作、规模种植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初步形成了以“三园三片”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泾源县种植羊肚菌、木耳、香菇、平菇等品种菌菇443万棒(袋),示范带动546户,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启动盾构施工
- 鼓励先进淘汰落后 设备更新,撬动超5万亿元大市场
- 哈媒: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往来航班数量增加
- 宁夏遭遇大范围强沙尘天气 已连发13条预警
- 外资资管机构:投资需要从颗粒度更细处寻觅机会
- 美国加州发生校园枪击事件致1死2伤
- 2023天津国际种业博览会(秋季)启幕 千余家国内外企业参展
- 孩子游戏成瘾,“解药”在哪里
- 2020快手母婴生态报告:城市奶爸母婴作者比例高于小镇爸爸
- 全球货物贸易或迎好转
- 【央视快评】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 西延高铁西铜段“四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 海南省长邀海外乡亲回乡共享自贸港发展新机遇
- 3月上海邮轮口岸出入境邮轮将达30余艘次
- 青海海东“村转居”民众“迁”出幸福路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呼吁加强数字平台监管应对网络信息危机
- 获救金门士兵胡钧翔返乡
- 10月30日央行开展43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热门景点拍照打卡,成了大型“抄作业”现场
- 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 宁波开放大学刷新校地协作模式
- 热门推荐
-
-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年轻人为何爱上博物馆?
- 希腊野火再起 欧盟增派消防员和消防飞机驰援灭火
- 第三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开幕 30对情侣光影鹊桥相会
- 新西兰环境保护部:黄眼企鹅或将在二十年内局部灭绝
- 17岁少年失踪8天,最新消息→
- 为疆电入渝“穿针引线”——重大项目建设探访①乔文汇
- 产教融合“成长烦恼”如何破?永康职技校:激发各方积极性
- 重量为历届之最 第七届进博会迎来“蓝鳍金枪鱼王”
- 突发: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附近海域发生4.2级地震
-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造成1死1伤
- 新开发银行行长:中国为世界经济增添稳定性
- 《阎崇年史学文颖集》首发 耄耋之年展翰墨小品
- 陕西皮影的“二次元”创新:“老技艺”赶上“新潮流”
- 国际识局:美国政府躲过“停摆”,然而更大危机还在前方
- 烈士苗鉴:40秒的舍身托举
- 出版社和平台吵架,谁的锅?
- 平陆运河广西钦州城区段三座保通桥投入使用
- 中秋国庆节日期间上海线下消费449.2亿元 电子产品销售火爆
- 台风“贝碧嘉”继续向我国靠近 华东地区需做好防御准备
- (乡村行 ·看振兴)湖南浏阳村干部当“主播” 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