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苗鉴:40秒的舍身托举
中新网银川11月28日 题:烈士苗鉴:40秒的舍身托举
作者 国璇 王雷
在武警宁夏总队某部某中队的宿舍,左手边角落处的床铺属于狙击步枪手苗鉴。2024年8月,苗鉴在营救一位落井工人时壮烈牺牲,年仅24岁。
至今,每天晚上,宿舍其他官兵会将苗鉴的床铺好,并在第二天早上将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苗鉴的遗物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只要我们记住他,他就还在我们身边。”苗鉴生前所在小队小队长鲁梦昶说。
“三次入伍”
2000年,苗鉴出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父亲从小为苗鉴、苗麒两兄弟讲述红色故事;当军医的舅舅每次休假回家,苗鉴都会缠着他讲部队的故事。在苗鉴家中,珍藏着一张舅舅拿着冲锋枪和战友训练的照片。“哥哥小时候恨不得钻到照片里去,整天对着照片敬礼。这张照片被他摸得掉色了!”苗麒回忆道。
成长于红色沃土,耳濡目染之下,当兵成为苗鉴从小的梦想。他的从军之路一波三折,第一次,年龄不达标;第二次,体重偏轻;直到第三次,苗鉴在宁夏体育职业学院读大二时,他才如愿穿上军装。
入伍后,狙击手又成为苗鉴的新目标。但恐高是他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实现百步穿杨的梦想,苗鉴主动给自己“加小灶”,每天站在攀登楼的窗户前“练胆”,一层一层往上“钻”,直到站在最高的七楼前也不再胆怯。最后,那些与高度相关的劣势训练课目,逐渐变成了苗鉴的长项,他还当上了中队的“抓绳上”课目小教员。
每天超负荷、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让苗鉴患上了腰肌劳损。由于腰伤严重,苗鉴一度被调离狙击手的岗位,但来到新单位不到10天,他又重新递交了返回原单位的申请。
“我要做最精锐部队的一员,做一个为保卫人民美好生活而存在的人。”苗鉴曾在年终述职报告中写下这句话,并用行动践行着诺言。
生死抉择的40秒
2024年8月2日17时38分,苗鉴和战友周焰、刘帅等人跑步经过银川市金凤区魏家桥村一污水提升井附近时,突然听到一阵呼救声。到达现场后得知,一名工人在进行维护作业时,因吸入有毒气体昏迷,不慎坠落井中。
接受过部队多年的安全教育,众人深知井中危险,若不立即采取有效行动,工人恐有性命之危。“我下去看看!”苗鉴率先下井施救,周焰紧随其后。
两人结成“人梯”施救,由于工人的身体在水中上下浮动,苗鉴失去平衡,一头栽进污水中,但他不顾自身安危,拼尽全力向上托举工人,周焰则在井中维修平台上奋力拉拽,终于将工人拉出水面。与此同时,周焰因吸入有害气体过多、缺氧等原因,瘫倒在平台上。据在井口目睹全程的刘帅回忆:这时距离两人跳下污水井救援,刚刚过去约40秒。
当天22时10分,苗鉴被打捞出井,经现场医护人员确认,他已无生命体征。
“我不后悔和苗鉴一起下井救人,但我后悔没在最后一刻保护好他。我恨自己无能为力,如果准备得再充分一点,也许就不会失去这位最好的战友……”每每想起救援时的场景,周焰总忍不住流泪。
近期,被救工人、53岁的崔某和妻子向苗鉴和周焰所属支队当面递送锦旗,锦旗上写着“好战士爱岗就业,为百姓奋不顾身”和“见义勇为英勇无畏,高尚品德军人本色”。在现场,崔某的妻子抱着周焰泪流满面。
再来一次,还会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过去几个月,周焰曾被无数次问及这个问题,他表示,在救援过程中,苗鉴本可以选择安全措施到位后再下井,但他还是不惧个人安危,坚持救人在先。
“救人是本能,如果非要用生命换取生命,军人一定会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周焰说。
军人的“本能”
“这不是他的临时起意,而是长期养成的本能!”这是苗鉴生前所属中队指导员靖志阳对苗鉴壮举的评价。
据靖志阳回忆,去年,备战支队“创纪录、当尖兵”100米比赛时,苗鉴既当运动员、又当教练员,将备战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战友韩冰。最后,韩冰取得第一名并打破支队纪录,苗鉴虽因腰伤仅获第五名,却高兴地说:“你的成绩就是我的成绩!”
战友杨宏博说,有一天早上洗漱,苗鉴发现杨宏博的毛巾破了一个洞,便问他“有没有新的?”杨宏博回答没有,之后发现他的床上出现了一条崭新的毛巾。苗鉴还自学了理发的手艺,平时主动帮助其他战友理发。“他像母亲一样照顾我。从小到大,是苗鉴第一次让我真切感受到被家人之外的人关心。”杨宏博说。
从一条毛巾、一瓶水,到训练示范教学、给病号送药送饭,苗鉴生前所属支队干事申洋洋说:“苗鉴虽然只当了四年兵,但好事却做了一院子!”
苗麒说,哥哥苗鉴从小就乐于助人,当兵后,从具有朴素正义感的毛头小伙子变成了成熟稳重、保家卫国的战士。“每次视频通话时,都会一遍遍地关心爸妈的身体状况,自己腰伤反复发作的事却很少向我们提及。”
2024年8月,武警总队批准苗鉴为烈士,追记服务保障一等功,授予一等平时立功奖章略章和献身国防一级纪念章,追认苗鉴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走进武警宁夏总队的荣誉室,会看到许多救死扶伤的事迹:从双手接住坠楼女子的张永科,到为救摔倒老人的吴凯,再到冲上前去扑救大火的李跃林……当时救援现场的指挥员丁光耀说:“对于我们军人来说,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在平凡岗位上始终如一的坚守。日复一日地训练,关键时刻冲上去,就是我们的本能。”
苗鉴生前战友李小彤说:“我们就是无数个苗鉴。我会接过他的枪,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时,义无反顾地冲向前方。”(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我们的大家庭何以历经千年家史不断、家人不散?《何以中华》为您解答
- 外资究竟有没有大规模撤离中国?
- 好友:刀郎已隐居十年,为新专辑看大量文献纪录片
- 一海船擦碰广东九江大桥防撞墩后沉没 7人获救4人失联
- 中柬中医药中心有望10月正式揭牌 深化两国传统医学领域合作
- 中新健康丨正面交锋!司美格鲁肽的竞争对手来了
- 广州南沙留学人员创业园启动 助国际人才创新发展
- 优质供给不足 线下零售业如何破解发展难题?
- AI绘画了,艺术还能“直戳人心”吗
- 北京石景山将设十亿元科技专项资金 营造科创生态
- 江西都昌石墨烯地暖“飞入寻常百姓家”
- 第五届马仙信俗文化节福建柘荣举行
- -78℃!极寒“速冻”美国这地 不防护五分钟就冻伤
- 中国哪些城市最休闲?这份报告通过数据分析
- 铁山坡气田在四川全面达产 我国特高含硫气田开发技术实现新突破
- 员工离职“顺走”企业商业秘密获刑
- 中国最大在建火电项目的铁路专用线顺利试通车
- 把博物馆“带回家” 数字化+文创让山西文物“活”起来
- 今年国庆就地过节 严格控制跨地市团队游
- 广州再出新政:限购区域面积120平方米以上住房不再限购
- 热门推荐
-
- 美国休斯顿一架直升机撞电波塔后坠毁 致4人死亡
- 2022约旦旅游局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看好中国市场
- 2023年上海直播零售额居中国城市首位
- 【中国那些事儿】南非学者:金砖合作机制为全球南方国家带来切实利益 中国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 东西问|胡超: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有何开创性意义?
- 山东创新人才招聘模式 “人才夜市”“直播带岗”促就业
- 日本导演竹内亮所著《再会长江》在武汉首发
- 澜湄中医药诊疗和文化推广中心在柬埔寨金边揭牌
- 共享“风光”之利 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在江苏盐城举行
- 创新领域学者安徽合肥研讨“创新驱动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
- 世界唯一女性文字的“喜”与“忧”
- 剧本创作与修改、评估有了“智慧”帮手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城:凝聚乡贤力量 助力校具产业振兴
- 小龙虾也有大学问,你吃对了吗
- 中国盲文图书馆首届诗词邀请赛决赛武汉举行
- 外媒:英国通胀持续 80%家庭可支配收入下降
- 国际最新研究:一个强伽马暴或致地球上电离层电磁场发生较大变化
- 收录王蒙、梁晓声等32位作家自选作品 经典中短篇小说集“年轮典存”丛书出版
- “关东情——剪纸艺术作品展”福州开展 展现关东风情
- 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国开行高质量落实3500亿元人民币融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