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商品迎来“商品条码”时代
购买跨境商品,不放心商品来源和质量安全?
今年2月起,随着海关总署各关区推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商品条码应用,消费者可以更放心地购买跨境商品了。
为何能让消费者更放心?
“由于网上选购跨境商品时‘看不见’‘摸不着’,在购买进口食品时,我们特别关心商品的来源和质量安全。通过扫描商品条码可以查看商品的品名、品牌、规格、进口商等信息,买得更加放心了,购物体验也更好了。”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郑女士介绍了自己通过商品条码选购跨境商品的感受。
为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国家海关总署自2023年2月10日起在全国各关区推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条码应用,我国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全面开启“商品条码”查验时代。
商品条码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全球唯一身份标识,是商品在全球终端消费市场流通的“身份证”和“通行证”,在很多行业,特别是快速消费品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每件商品在被赋予条码的同时,也完成了包括产品制造厂家以及产品本身等产品信息的标识。为了满足我国居民的消费多样化需求,方便消费者通过手机扫码获取可靠的进口商品信息,了解商品情况、精准选购商品,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商品条码为基础,遵循全球统一编码标识系统(GS1)的数据属性和产品分类等国际标准,建设、维护“中国进口商品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引导进口商品经营企业,从国内源头维护标准化进口商品信息,针对商品描述信息进行多重检查完成进口商品身份档案,形成权威可靠的进口商品数据资源。因此,商品条码提高了跨境商品透明度,使来自全球的跨境商品都能有据可查、有源可寻,从而营造更加诚信、透明的电商生态,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当商品条码应用于跨境电商商品,消费者就可以通过扫码了解进口商品详情,掌握商品条码状态,比对境外品牌企业信息,结合产品实物情况判断是否购买,真正实现跨境商品“放心买”。
企业进口申报实现“秒录入”
在跨境电商商品应用商品条码,不仅可以让消费者“放心买”,还能让企业“省心卖”。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兼有全球流通和零售属性,与商品条码全球唯一的“身份证”属性和标识信息的功能完全吻合。据统计,商品条码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覆盖度约90%;我国很多跨境电商企业已将商品条码深度应用于供应链效率管理,这些都为海关在跨境电商货物监管中应用商品条码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应用基础。
同时,企业通过“凭码申报”,有效提高了规范申报的准确性,简化申报手续。
海关总署网站文章显示,作为条码申报尝鲜者,某公司物流部经理表示,“海关推广的商品条码申报操作十分便捷,通过商品条码自动对碰和智能返填,大大减少了企业对繁杂的规格型号等项目的复核工作量,而且还不用担心出现申报差错。”
据介绍,该公司平均每月要进行2000多项进口商品申报业务,以前每项商品申报信息的录入加双人复核时间一般至少需要十分钟,而使用条码申报后,单项申报完成录入的时间压缩为十几秒,效率较以前得到大幅提升。
企业“凭码申报”,可以把海关申报过程中需要的商品要素信息落实为标准属性,避免了商品供应链全过程中因多环节流转和手工填报等原因可能导致的信息失真,不仅能有效提高企业规范申报的准确性,有效降低审查风险,提高通关效率,还可以实现智能辅助的“秒录入”。
助力“智慧海关”建设
规范、准确、有效的进口商品基础数据资源是海关数字化转型和发挥作用的基石。
近年来,作为统一组织、协调、管理我国商品条码、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的专门机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推动进口商品数据采集工作,并积极跟踪GS1全球数字化转型战略,参与“GS1全球注册平台”建设。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介绍,目前,“GS1全球注册平台”已有全球4亿条产品数据和640多万个企业代码,平均每月新增产品数据500万条,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占全球GDP的92.5%)。该平台可方便零售商、电商平台、消费者、政府监管机构等通过权威渠道进行条码和产品验证查询。
编码中心依托GS1全球注册平台为海关数据提供验证服务,其验证结果将成为海关风险防控的重要依据。海关根据GS1数据资源和编码中心的验证服务,搭建以商品条码为核心的商品标准数据库,形成申报、备案及税收征管的统一商品知识库,串联海关各业务信息,逐步建立以商品条码为基础的数字化监管体系,优化贸易治理,为海关风险防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商品条码及其标准化数据已逐步深度融入海关跨境监管治理体系中,成为“智慧海关”建设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条码应用创新举措,将以“智慧海关”建设推动海关监管效能优化提升,有助于对标更高标准的国际规则。
据了解,未来,基于GS1标准的大数据,海关总署与编码中心将联合推动海关税收征管“大数据知识图谱”建设,助力跨境贸易的数字化转型,促进全球贸易便利化发展。(李朝霞)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重庆首次发现三尾凤蝶 曾被印上中国邮票
- 公募证券交易费用管理新规发布 促券商研究业务生态再优化
- 20个中心城市网约车订单合规率超八成
- 宁夏首起非法经营电子烟案件公开审理 涉案金额270余万
- 数字赋能开辟高质量就业新空间 “青年之桥”公益活动在河北省机电工程技师学院举行
- 上海警方:今年以来已侦破保险诈骗犯罪案件30余起
-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千人宴”变花生毛豆宴是在自毁旅游招牌
- 1月3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9310.7万人次
- 盒马回应停止开通会员:因业务调整暂不支持开通或续费盒马X会员
- 飞行员紧急中止起飞!美国一机场险些发生客机相撞事故
- 让大学生乐于认知古籍的若干方式
- 中泰互免签证促进旅游业升温
- 广州南站通报“高铁夹到乘客拖行”事件
- 青海:“新型消费”成消费投诉集中地和消费风险高发地
- 脸书母公司因违反欧盟数据保护条例被重罚12亿欧元
- “网红校长”郑强被传包养情妇 警方:造谣者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安踏院士工作站建立,全球开放式创新网络升级
- 新型马桶涂料可节省一半用水
- 2024年海南岛欢乐节启幕 50余项活动玩转全岛
- 热门推荐
-
- 徐直军:引望为智能汽车开放化平台而来
- 八段锦成校园“顶流” 中国年轻人爱上养生
- 俄媒:扎波罗热核电站遭乌军无人机袭击
- 海南民企: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
- 宁夏高校首家社会公益学院成立
- 清明假期火车票开售!热门线路节前余票充足,这样请假可休9天
- 暑运过半 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近8550万人次
- 美国多地遭遇龙卷风袭击 已造成至少18人死亡
- 经济学家梁小民带读者回望十大商帮 解析五百年兴衰成败之谜
- 两部门联合部署开展202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
- 别让过期药品成为健康隐患
- 激活农村“沉睡资源” 山西撬开用地空间的乡村试验
- 开学警惕传染病 多病共防健康提示请收好
- 加沙地带死亡人数超1.5万 停火谈判陷僵局
- 俄乌局势进展:北约秘书长称乌克兰的未来在北约 古巴支持用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
- 江西南昌:开展冬季农作物管护 助力增产丰收
- 2024中国仰韶酒文化节开幕
- 为什么不能对多管样本进行混管检测?专家:有阳性漏检的风险
- 中法融合戏剧《尚伯岱车站》唱出“中国腔调”
- “文化中华·活力浙江”海外华裔青年夏令营在杭州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