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型消费”成消费投诉集中地和消费风险高发地
中新网西宁11月21日电(祁增蓓)近年来,共享经济、直播短视频、在线旅游、外卖订餐、新零售、社交电商、共筹拼团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日前,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权益服务保障处处长朱福宝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网络消费总量持续攀升,相伴而生的是大量网络消费侵权问题的出现,加上以“90后”“00后”为主力的消费者维权意识较强,“互联网+产业”的新业态便成了消费投诉集中地和消费风险高发地。
据悉,2021年以来,青海省12315受理服务中心接收涉及“新型消费”的投诉一直呈上升趋势,投诉内容包括直播短视频、外卖订餐、网购等方面。
同时,随着网购商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网购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良莠不齐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消费者普遍反映,一些网购存在虚假宣传、霸王条款、预付式消费“跑路”、价格欺诈、商家不履行“七日无理由退换货”等问题。
“虽然我们国家也出台了很多规范网上消费的规章制度,但互联网发展速度远超政策出台的速度。”朱福宝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目前适用于正规网络平台,比如淘宝、京东,这些平台在出售服务、产品之前会核实商家的资质,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通过12315或者平台客服进行投诉,监管部门接收投诉举报后进行处理。
而“直播带货”这一新兴消费模式“参与销售主体多且责任不清晰”,存在“涉嫌虚假宣传”和“售后维权难保障”等新问题。
“只要粉丝达到一定门槛,人人都可以直播带货,有些带货主播在消费者付款之后便注销账号消失了,侵权主体的隐秘性、临时性、随机性给消费者维权和监管部门取证都带来了困难。”朱福宝说。
“保护消费者需要各方来构建消费者保护的共治体系,协同改善网络消费环境。”朱福宝认为,政府需要从顶层制定新业态经营模式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来规范互联网新业态经营活动;监管部门应加强新业态领域监管,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消费者自身要理性消费、依法消费;网络经营者以及网络经营平台应合法经营、规范经营。(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近400家中外企业湖南亮“绝活” 探绿色机遇
- 印度一军车遭袭致5名军人死亡
- 中国新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全权证书
- EyeShenzhen(爱深圳)多语种网站试运行
- 今年民航春运旅客运输量预计将超9000万人次
- 贵州“追风逐日”谋划“绿色未来”
- 哈萨克斯坦召开政府扩大会议 明确经济发展目标
- (寻味中华 | 饮食)桂香桂雨最杭州
- 中国在建最北高铁站外装完工 “水波”造型容客1500人
- 中国央行操作MLF“降息”,降幅达15个基点
- 第四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参展商逾300家
- 野猪近期频频“肇事” 究竟图个啥?
- 2000年前古DNA分析研究揭示:铁器时代英国凯尔特人为母系社会
- 农业银行优化支付服务,让“无碍”更“有爱”
- 六位学者现身学术论坛 对话“中国式现代化”
- 2024年纽约国际车展启幕 多品牌全新车型受关注
- “化工城”吉林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
- “雪糕护卫”来了,“雪糕刺客”们或将无法“宰客”?
- 梨泰院踩踏事故两周年之际 韩国国会举行悼念仪式
- 烧烤这样吃,远离致癌物
- 热门推荐
-
- 男子在医院突发心脏病倒地 急诊医生3分钟挽救其生命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祝响响:点亮乡村教育 实现教育共富
- 引领行业智能化潮流 类脑技术为电力发展注入新动能
- 丹麦与美国签署防务协议 寻求与美建立更密切军事关系
-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开幕
- 内蒙古阿尔山市:多元业态激活全域旅游
- “打工人”的颈椎病、鼠标手究竟算不算“职业病”?
- 专家:夏季应警惕动脉瘤破裂出血
- 尺素金声|经济“压舱石”稳当当!工业生产增长6.7%
- 内蒙古开启公安户政业务“跨省通办” 每年可惠及9万群众
- 备案审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处理涉企相关规定存在的问题
- 深圳图书馆获赠213册意大利语图书
- 吉林前十月网络零售额迅增 新电商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 世界最长超高海拔公路隧道在西藏全线贯通
- 《性情男女》再度上演:生活的镜面投射
- 加国会“致敬”纳粹老兵引风波 反对党吁众议院议长辞职
- 第三届湖南非遗博览会:现代科技解锁非遗“潮”玩
- 外媒:加拿大前撑杆跳世界冠军去世 年仅29岁
- 通讯:中国图书走俏“狮城”
- 力拓向中国发运铁矿石总量达40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