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摆在重要位置;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分批次加快推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新设个体工商户503万户,同比增长14.3%;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1万户,同比增长7.6%,尤其是3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818户,单月同比增长44%。
新设经营主体数据体现出他们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向好。经过多年“放管服”改革,我国前置审批大幅削减,外商投资准入建立负面清单,在大多数创业者想进入的领域,制度性门槛已经相当低了。随着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我国普遍实现了工商登记“一次不用跑、一天全办好”。然而,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经营主体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实际困难。
去年,在各地试点的基础上,我国提出大力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相关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为企业提供开办、工程建设、惠企政策兑现等集成化办理服务。这项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企业办事效率显著提升,成本大幅降低。目前经营主体痛点主要集中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一些有碍公平竞争、全国统一大市场不够统一等问题。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需要“破四唯”,即破除唯体制、唯规模、唯地域、唯关系的准营门槛,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经营主体成长提供优质土壤。
不能“唯体制”,在某些领域排斥民营企业,或者在某些领域觉得国有企业不灵活,外资企业更有实力。这种以出身论英雄的刻板印象要不得。不能“唯规模”,只盯着大企业,看不上小企业,有些地方甚至明文规定成立3年以下的企业不能参与项目。这种与企业实力、能力无关的偏好不利于发掘有潜力的企业。不能“唯地域”,当前某些领域依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去年商务部等17部门出台措施强调“促进跨区域自由流通,破除新能源汽车市场地方保护”,可见各领域地方保护主义的石头,要抓紧搬开。更不能“唯关系”,只给熟悉的、甚至有利益关系的企业开绿灯,给不熟悉的企业设障碍,类似情况容易让经营主体寒心,应注意防范、杜绝再次发生。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期,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针对企业经营中遇到的有碍公平竞争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反垄断法规定不得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措施,或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要尽快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打通痛点、堵点,让经营主体在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专心致志谋发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只比珠峰大本营低100米 这里是青藏公路海拔最高点
- 2023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我国海水利用规模呈加速趋势
- 法国北部发生枪击事件已致5人死亡 一男子自首
- “未来讲堂——呵护‘明眸皓齿’的祖国花朵”活动在新疆喀什举办
- 积极管理血压,减少靶器官损害
- 中国足球协会原副主席李毓毅受贿案一审开庭
- 专家:家装消费趋势逐渐从产品需求向生活需求转化
- 加拿大“时尚大亨”尼加德被判犯有性侵罪
- 四万三千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陆续出征 奔赴西部和基层地区开展志愿服务
- 聚焦都市普通人之书写 《通古斯记忆》研讨会举办
- 《中国商贸物流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物流运行保持恢复态势
- 巴西广邀中企助力“加速增长计划”:“看好中国过硬的成熟的技术”
- 交通银行持续深化医疗付费“一件事”让就医更便捷
- 外媒:华尔街银行对明年中国股市保持乐观
- 广府庙会落幕 吸引超过四百万人次参与
- 2023中国—东盟丝路电商论坛将推动“桂品出海”网销东盟
- 第三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将启幕 齐聚多位知名导演、演员
-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77个创新医疗器械
- 自诩“人权灯塔” 美国童工问题成灯下黑
- 沈白高铁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 热门推荐
-
- 2024“生态创想·绿色行动”绿创大赛决赛在天津举行
- 养老不仅是民生也是产业 中日人士在沪共议“银发宝典”
- 以色列国防部:以军空袭叙利亚境内军事基础设施
- 中国古典名著海外“圈粉” 外籍学者“摆渡”中华文化
- 《世界记忆、和平愿景——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西班牙举办
- 雷佳音六页纸台词感动全场 被赞“说到观众心坎里”
- “新农人”在霞浦:面朝大海,批发海带
- 前8个月中国新设立外企同比增33%
- 财政部:1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575.64亿元 同比增长73.3%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警告:全球土壤面临迅速退化
- 黑龙江:暴雪来袭 哈尔滨牡丹江等地公路客运停运
- 国家发改委发布三项专项行动促民营经济发展
- 为杜绝宰客 韩国首尔明洞路边摊将推行刷卡消费
- 【央广时评】“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古都历久弥新的中国案例
- 南京港开埠以来进港最大集装箱船顺利靠泊
- “名校父母”的“鸡娃号”该如何治理
- 非遗何以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 重庆市科技成果汇交平台上线 促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大市场”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临川:抓住机遇做强产业 增收致富有妙招
- 中国红基会:“以工代赈”项目将帮扶村庄实现可持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