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盐湖城”青海格尔木:何以成为“镁锂钾之都”?
中新社青海格尔木6月8日电 (张添福 李隽 刘洋)“海西州共有大小不等的盐湖33个,各种无机盐探明储量达3709亿吨,钾、镁、锂资源储量均居中国首位。”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长乔亚群如是介绍“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之最。
乔亚群说,当地初步构建了钾、钠、镁、锂、硼五大产业集群,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钾肥基地和重要的纯碱、镁系原材料、锂盐生产基地。
眼下,2023钾盐钾肥大会暨格尔木盐湖论坛正在海西州格尔木市举行,与会者讨论此间何以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盐湖城·镁锂钾之都”。
镁:消费仍将处于成长期
尚轻时代金属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春明说,中国镁产量约占全球的九成,随着中国乃至全球节能减排、人口老龄化、数字化与新经济、灾害防御与安全等课题获更多关注,镁在交通电动化和轻量化、健康和医疗技术、移动终端、应急抢险和防护装备等诸多领域,优势将更加突出,镁的消费仍将处于成长期。
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谭军说,汽车轻量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而镁合金是最具潜力的轻量化金属材料,汽车行业堪称镁合金消费第一大户。
“中国海水、盐湖卤水资源丰富,为镁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原料基础。”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镁化合物分会副会长宗俊说,中国镁盐企业已进入规模化生产,产品技术含量也有所提高。
锂:呈现递进式需求放大效应
五矿盐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大义表示,锂是天生理想的“电池金属”,相比南美锂三角、澳大利亚等区域,中国锂资源储量相对缺乏,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锂在电池和材料领域产生了递进式需求放大效应。
“目前,锂产业全球化程度正在加深,市场需求量呈持续增长趋势,”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秘书长叶丽君说,原材料和能源等方面的限制性因素、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青海盐湖提锂不仅迎来长期耕耘的收获,还应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拥抱更大的发展机遇,通过技术为资源‘加持’,共筑国家锂资源保障基石。”张大义说。
钾:进一步找矿潜力巨大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张永生介绍,根据中国相关储量通报(2019年),中国钾盐查明资源量为10.16亿吨,其中,青海柴达木盆地为8.09亿吨,占比79.6%,“中国钾盐资源保有储量少,按现有企业生产规模,仅能维持20年-30年。”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潘彤团队成员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近年来,该团队开展了柴达木盆地成矿单元划分研究,首次划分了Ⅴ级成矿单元,以此为依据,结合不同盐类矿产成矿特征,开展盐类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划分了钾、锂等矿产的找矿预测区,并进行找矿潜力估算,其中,钾盐的找矿潜力有12亿吨,锂盐找矿潜力有1700万吨,说明柴达木盆地盐类矿产进一步找矿潜力巨大。(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二〇二三北京文化论坛闭幕,取得丰硕成果——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
- AWE 2024海思创新推出5+2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引领智慧新体验
- 天津出台首个转型金融标准 助力化工行业低碳转型
- “Z世代”消费新风潮:让“传统”成为另一种“时尚”
- 中国红十字会紧急调拨救灾物资支持湖南华容救灾工作
- 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持续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政策
- “五一”首日火车票开售!节前热门方向车票紧俏
- 浙江兰溪放大内河航运优势 前11月水上货运吞吐量达314万吨
- 上半年惠州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17.9%
- 中国镇改市浙江龙港洞见:从漫画风规划图 到如画乡村风
- 年内最后一次水星大距本月28日上演
- (上海自贸区十年)问答|上海自贸区如何实现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双向奔赴”?
- 新技术加速驱动传统医疗卫生系统向数字健康发展阶段迈进
- 德国总理朔尔茨:德国对乌克兰援助总额已达168亿欧元
- 报告预测:2024年全球原有趋势持续演化,国际动荡变革期特点凸显
- “别害怕!有我们在!”直击广东消防逆行救援瞬间
- 中国铁路便捷化举措不断升级
- 福建同安致力化影视“流量”为旅游“留量”
- 大手拉小手 重庆永川“造车”少年逐梦“智能汽车”
-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 热门推荐
-
- 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中小学生慎用“鼻吸能量棒”
- 厚植创新沃土 江苏锚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 (新春走基层)中国传统十字绣“圈粉”海外买家
- 报告:2022年苹果应用商店创收1.1 万亿美元,中国开发者贡献近半
- A股行情大涨,凸显改革成效和市场信心
- 未按教学大纲教学 “打游击”式校外体育训练隐患多
- 暴雪+冰冻+寒潮黄警齐发!全国公路多路段受影响,两部门出手
- 运河文化说 | 马伯庸:讲好新时代大运河故事,最需要找到古今的共鸣之处
- 深挖“山、海、城”旅游资源 辽宁锦州金秋文化旅游季启幕
- 重庆:直升机悬停百米高空为特高压线路带电消缺
- 气候挑战 气候危机最热一年亟须行动
- 2024年北京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86.8%
- (新春走基层)西安火车站:非遗传承人陪旅客过小年
- 珠江流域新一轮压咸补淡启动 保障澳门等地元旦供水安全
- 报告:中国“虚拟人”直播将迎来发展红利期
- 第八届老舍戏剧节委约话剧《狼烟北平》首演在即
- 国家文物局:中秋国庆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达6600万人次
- 上海:校企携手探索营养支持延缓疾病进展
- 6月份以来4家A股公司主动终止GDR发行
- 斩断工伤骗保的“灰色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