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展开小麦“抢收战” 已收获3499万亩
中新社郑州6月2日电 (韩章云 王宇)连续阴雨天气之后,中国小麦种植大省河南展开“抢收战”。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17时,该省收获小麦达3499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41%。
5月25日至30日,河南经历近10年来最为严重的“烂场雨”天气,一些地方麦田积水,收割机无法下地,影响到小麦正常收获,部分地区出现小麦点片倒伏、发霉、籽粒萌动、麦穗发芽等现象。而据河南省气象台预报,6月3日至4日,该省又有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豫西、豫中南部有中到大雨。
降雨间歇期便成了河南抢收小麦的关键期、黄金期,河南多地将抢收小麦列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新社记者2日在位于河南周口的黄泛区农场看到,多台收割机在麦田里忙碌。趁着雨水暂歇,该农场10万亩麦田于5月31日开镰收割,并迅速进入麦收高峰,仅6月2日当天就有90余台收割机在麦田里作业。
“我们农场全部都是种子田,各级政府对我们的麦收给予很大支持,优先组织抢收,提供晾晒便利条件,以确保秋播用种质量和数量。”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事业部副部长葛红根告诉记者,目前农场麦收24小时不间断进行,如果不下雨,再有两三天麦收工作就可结束。
2日中午开始,河南宝丰县再次出现降雨。“今年种了2500余亩小麦,有早、中、晚熟多个品种,目前成熟的300亩小麦已收获完毕。”种粮大户赵振强表示,雨停之后麦收会加速推进。
在河南确山县刘店镇,为保障夜间麦收,当地供电所将发电车开进田间,用无人机为麦田提供夜间照明,确保小麦夜间抢收白天晾晒烘干。
从业三年的农机手刘淼说,今年的麦收工作最为繁忙。“以前麦收酷热难耐,今年麦收是与时间赛跑。”为帮农户多收麦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他把每日的休息时间压缩到极致。当地政府、农户则在食宿、机械维修、道路通行等方面给予支持。
抢天夺时、昼夜兼程,小麦年产量占到中国四分之一的河南,已调集17万台轮式收割机和3万余台履带式收割机加快麦收进度。同时,该省还调动各类主体的烘干设备,组织烘干晾晒,及时开展烘干、仓储。
根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进入6月,河南麦收速度明显加快,日均收获小麦近1300万亩,日投入联合收割机超13万台,均创历史新高。(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五一”假期北京大兴机场预计运送旅客超66万人次
- 黄河故道“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繁殖数量创新高
- 浙江上演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 秀出监测十八般武艺
- 全民健身日:跟“00后”武术冠军学两招
- 国际奥委会继续对俄实施制裁 俄方:不可接受
- 增开双边本币结算渠道,中巴央行协议并非“排斥美元”
- 北京药品反垄断首案公布!一公司被罚1200余万元
- 从新疆伊宁出发 国产货机首次飞出国门
- 国际最新研究称,南美洲高温、干旱和火灾风险不断上升
- 四大利好突袭 进一步夯实A股政策底
- 中新真探:喝可乐可以溶解肾结石吗?
- (新春走基层)甘肃崆峒:文旅康养“串珠成链” 乡村产业如“椒”似火
- 中国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11月举行 将展出50余件齐白石原作
- 用技术守护北京中轴 青少年在故宫话文化传承
- 青海多地气温突破5月日最高气温极值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加强端午节及中高考期间重点商品服务价格和计量监管
- 山河共锦绣 文韵润神州
- 全国碳市场成功运行两周年:减排成效逐步显现
- 中国与东盟“新三样”合作互补性强
- 癌症结局有何性别差异?最新研究称雄性常比雌性受到更大不利影响
- 热门推荐
-
- 专家:中药结合中医推拿可缩短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病程
- 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将首次京外举办 展示行业深度发展成果
- 生死关头,又是奋不顾身的一跃!
- 河北肃宁发现一块百年前“教泽碑”
- 深化“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建设 诸多国际品牌在上海市中心设“首店”
- 山西省运城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 (乡村行·看振兴)杭州淳安:小小覆盆子成乡村“致富果”
- 2023中国海博会即将开幕 线下展商数量创新高
- 浙江柯城党外青年代表“同心”思辨:在辩论中画出同心圆
- 1—6月全国办理跨省异地电子缴税超380亿元
- 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外事委员会通过同意芬兰加入北约的议案
- 新疆及内蒙古等地将有降雨和大风天气 四川重庆等地持续高温天气
- 美国上周20.9万人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
-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与NOA 智己LS6上市权益价21.49万起
- 外媒:美国加州发生5.3级地震 洛杉矶有震感
- 巴基斯坦智库专家:中国为上海合作组织蓬勃发展贡献远见卓识
- 总台记者专访丨尼加拉瓜代表团:对本届进博会充满期待
- 阿克套附近飞机失事事故中12人生还
- 去年以来江西警方侦办涉网犯罪刑事案件1万余起
- 福建拉响风暴潮黄色预警 两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