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共锦绣 文韵润神州
国庆假期,各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山河共锦绣 文韵润神州
文化焕发新气象,神州处处闻弦歌。
“开展更多健康有益、启智润心的文化活动,以此激发更大的正能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国庆假期,各地开展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大街小巷烟火气升腾,展馆景区文化味十足,涌动着蓬勃的消费活力,积聚旺盛的人气、丰沛的信心。人们在节日氛围中礼赞伟大祖国,在时代气韵里坚定文化自信。
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
陕西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滚滚延河水,见证着一声声“到延安去”的奔走呼号;巍巍宝塔山,镌刻着一段段“几回回梦里回延安”的峥嵘岁月。
昔日,老一辈革命家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从延安一路走来。今天,叩开厚重的历史之门,来自各地的游客在延安革命旧址驻足、凝思、铭记。
“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诉说着红色江山的来之不易。我来过这里很多次,国庆假期来,又有特别的意义。”10月2日上午,来自湖北的游客张文翔说,“延安革命旧址,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鉴往知来、向史而新。
延安革命纪念馆墙上,“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的字样格外醒目。从延安走到北京,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跨越时空的精神财富,也是赓续不断的红色基因。
放眼神州——宝塔山下,满目葱茏;太行深处,生机盎然;嘉兴南湖,波光粼粼;石库门前,游人如织……每一处革命旧址、每一座红色场馆,都是一段浓缩的历史、一份精神的传承。
站在上海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前,22岁的陈铭东心潮澎湃。
这个国庆假期,陈铭东专程从福建厦门来到上海,“感受百余年前那份炽热的革命热情,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
走出会址,前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一幅波澜壮阔的红色文化长卷在陈铭东眼前铺展。沿着红色经典步道,周边众多革命旧址、遗址、纪念设施“串珠成链”。“犹如置身红色露天博物馆,让我时刻铭记,来时路不易。”陈铭东说。
历史的厚度,决定了攀登的高度。
贵州赤水河畔,山峰险峻、壁立万仞。“难以想象当年红军四渡赤水有多难!”遵义市习水县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袁诗涵说,“没有过去的难,就没有今天的甜。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这是饮水思源的感念。红色文化历久弥新,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从丰富供给中享受文化滋养
锦绣河山,书香浓浓;文博场馆,人潮涌动;文艺演出,好戏连台;城市乡村,文化惠民……更丰富的文化活动、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不断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江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一件件青铜器皿、碑刻造像,既是承载厚重历史的文化遗存,也是滋养精神血脉的宝贵财富。一场场评话表演、戏曲非遗,让市民游客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切身体验中享受文化滋养。
“目不暇接,像是走进了沉浸式的大运河文化百科全书。”10月2日,与全家一起来参观的南京游客苏女士说。
戴上虚拟现实设备,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栩栩如生,千年传奇重现眼前,声声驼铃回响耳畔。借助数字技术,敦煌有读不完的故事、看不完的细节。
“数字化让我们的文化体验更加丰富。”10月2日,参观数字敦煌沉浸展后,游客张文晖打开“敦煌诗巾”小程序,定制并智能试戴了专属文创产品。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
夜幕降临,河南开封“星空汴梁”市民夜校开课了。30余名学员全情投入,尽情歌唱。开封市文化馆馆长李霁月介绍,市民夜校课程丰富,除声乐、书法课程外,还开设点茶等非遗教学,吸引人们走进场馆、获取新知。
文化的和风细雨,已悄然融进人们的生活。湖北恩施,小朋友们在峡谷犁语研学基地,跟着传承人学唱皮影戏;安徽旌德,汉服爱好者们在荷花池边流连忘返,家门口的文化活动培育了一批农家表演艺人;广西南宁,专题展览以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故事吸引观众驻足观看,非遗巡游、音乐会等90场活动让市民游客体验当地特色文化。
如今,我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益完善——备案博物馆达6833家,建成公共图书馆超3300个,乡镇影院银幕超过1.2万块,近20万家农家书屋提供数字阅读服务。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和超91%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风貌为之一新。
从文旅融合中激发消费潜力
茵茵绿草旁,悠游漫步,欣赏文化市集的创意;潺潺流水边,露营野餐,享受“公园20分钟”的惬意。在湖北当阳花溪湿地,一系列文旅活动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市民游客尽享假期的“文化味儿”。
“和家人一起来这里露营,放松身心。今年新增了三楚书屋,花溪湿地更多了些诗意。”市民李睿说。
“诗和远方”的向往,使文旅消费持续升温。国庆假期,人们外出旅游热情高涨,多地迎来客流高峰,文旅市场呈现一片红火景象。10月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3.3亿人次,同比实现增长。
“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关键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挖掘旅游中的文化竞争力,让山水人文从“可观”到“可游”、让市民游客从“看景”到“入景”。
国庆假期,重庆江北北仓文创街区人流涌动。“这里的老重庆风貌有特色,文化体验活动有意思,我们年轻人喜欢来。”10月2日上午,在陶画园文学手工馆体验手工陶艺的游客冯露说。
北仓文创街区由塔坪片区内的老纺织仓库改造而来,集城市图书馆、生活美学馆、创客空间于一体,已入驻80户商户,年综合营收超过1亿元,直接带动就业超过600人。
文旅融合带动“一业兴、百业旺”。各地顺应消费新趋势,积极打造文化新业态、新场景,持续提升消费结构,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在乡村,体验活力四射的“村晚”“村超”“村BA”。广场旁的集市,农产品和非遗产品热销,将乡村文化活动转化为文旅消费活动。1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示范引领,文旅消费热度不断上升。
在城市,打卡创意十足的文化街区、夜间集市。345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搭建消费场景,42家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开发新型服务,文旅消费动能持续释放。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今天的中国,文脉传承弦歌不辍,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事业生机盎然,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必将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人民日报 记者 栾心怡;记者张丹华、曹玲娟、陈隽逸、姚雪青、宋朝军、张文豪、郑海鸥、韩俊杰、庞革平、刘新吾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3日 01 版)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银行业积极对接房地产项目“白名单” 加快授信审批
- “双台风”已致菲律宾2人死亡 超41.8万人受灾
- 探秘“世界寿乡”湖北钟祥:长寿奥秘“藏”于习惯
- 广东梅州暴雨造成16万余人受灾 救援工作全力开展中
- 2024中国两轮车广州论坛聚焦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
- “五一”期间成都熊猫主题游火爆 游客赏“花”热情只增不减
- “城隍信仰的时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 浙江义乌老板娘张吉英:让东方面孔成为“国际IP”
- 新生代舞者开创东北秧歌新意象
- 浙江商品市场“购销两旺”交易热度不减
- 脱下工装换上红妆 288对新人在合肥骆岗公园举行集体婚礼
- “英国第一猫”拉里已17岁 唐宁街准备应对其死亡计划
- 今年黑龙江首趟中俄跨境旅游专列旅客出境
- 小糖人儿里大乾坤,非遗文化焕新生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加力支持!以旧换新燃动假期消费潜能
- IFF发布《2024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中国科技金融发展前景广阔
- “传统服饰与戏曲走进中菲人文之驿”活动在马尼拉举行
- 河南南阳:一个个产业集群挑起县域经济发展“大梁”
- 经济观察:“碳关税”将至,企业如何规避气候风险?
- 广西长洲枢纽船闸去年过货量1.83亿吨 位列全国天然河流船闸第一
- 热门推荐
-
-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履约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开
- 四川赴新西兰开展投资推介 促成多个投资合作意向
- 重庆发布预制菜生产经营新规
- (第五届进博会)与进博会“美美与共” 第五届进博会特设艺术精品专区
- 天山胜利隧道出口端中导洞掘进突破12000米
- 第134届广交会10月15日开幕 超百家头部跨国企业确认参会
- 南果北种!甘蔗、沃柑在乌鲁木齐周边农场试种
- 伊朗总统莱希:美国冻结伊朗资产是残酷行径
- “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正式启动
- 西班牙资深新闻人加西亚:真实的中国不是威胁,而是希望
- 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何以加速协同创新?
- 第十六届湖南茶博会开幕 1500多家参展商共觅商机
- 2024年暑运来临 民航出行热度不断攀升
- 普京签署命令任命米舒斯京为政府总理
- 一场爱心接力 千斤滞销枇杷热销
- 台湾收藏家许伯夷:两岸家书见证血浓于水的亲情
- 2023年度个税汇算3月1日开始
- 广州海珠宣布密接可居家隔离
- 甘肃敦煌:李广杏引食客寻味而来“预定尝鲜”
- “黑竞赛”屡禁不绝 中小学竞赛项目该如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