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浙皖“论剑”知识产权:如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布活动首次走进地方。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网上海5月31日电(记者 孙自法)国家知识产权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5月30日下午在上海举行,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布活动首次走进地方。在这场特别的发布会上,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知识产权局负责人同台“论剑”,共商知识产权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计。
上海:持续深化长三角知识产权保护共治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表示,上海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平台已于2023年3月正式上线,目前正在结合数字化转型工作,深化完善平台功能。该平台主要有三方面特点:一是聚焦“全链条”把资源“合”起来;二是立足“一站式”把服务“串”起来;三是依托“信息化”把需求“联”起来。
下一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丰富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场景。探索通过快速精准推送的服务,实现从“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同时,将进一步促进长三角知识产权服务共享,积极探索推动长三角知识产权政务申请事项“一窗受理”“一网办理”“跨省通办”,实现知识产权咨询投诉事项“一站解决”,努力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谈及知识产权服务外资企业的话题,芮文彪指出,上海是吸引全球投资的一片热土。外资企业不仅创造大量就业和税收,也促进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是推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始终坚持对中外市场主体同等保护,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制度保障,严厉打击侵权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利,努力为外资企业在沪发展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上海还会同苏浙皖知识产权局持续深化长三角知识产权保护共治,对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都给予同等保护。上海将继续强化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为外资企业来沪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江苏:建立长三角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赵旗介绍说,江苏省知识产权局2019年会同沪浙皖三地知识产权局召开长三角三省一市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座谈会,研讨跨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制度建立等问题,并正式签署《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协议书》,建立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明确三省一市在案件移送、委托送达、协助调查、协助执法、协助办案、横向协调、服务协作、信息共享等8个方面加强跨区域执法协作,提高区域协作办案质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4年来,江苏加强与三地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协作,多次开展联合办案或联合调查取证,积极参加交流活动,分享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有益经验,通过互鉴、互助、互学,共同提升知识产权执法能力和水平。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执法协作力度,共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赵旗表示,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地跨苏皖两省,是首个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的跨省都市圈。为推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2022年6月,由南京市知识产权局发起,联合扬州、淮安、芜湖等十城(区)知识产权部门成立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积极探索新型城市联合保护共治新模式。
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作为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借鉴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领域“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建设思路,探索推进“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创新实践,提升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水平。
浙江:率先开展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顾文海指出,浙江率先开展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上线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公共存证平台,发放全国首张数据知识产权存证证书,落地全国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出台全国首个开源社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和首个数据知识产权质押标准,列入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国家标准化试点项目。《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2022年9月颁布,明确提出建立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制度,在全国率先将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写入地方法规。
下一步,浙江将落实《长三角地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书》,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一是全面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服务工作。二是推动形成完善的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制度。三是拓展丰富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转让、质押融资、共享许可等应用场景,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四是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国家标准化试点项目,研究制定一批数据知识产权管理服务相关标准规范,为全国数据知识产权试点提供相应样本。
今年9月杭州将举办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顾文海在回应关于亚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问时表示,浙江专门出台《浙江省第19届亚运会知识产权保护规定》地方规章,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亚运会筹备工作的重要议程。截至目前,公告保护的特殊标志27件,注册登记的亚运会著作权53件,公告授权的亚运会专利4件,注册登记的亚运会域名1件。
安徽:知识产权主动服务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安徽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程胤介绍说,该局主动靠前服务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为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保驾护航,知识产权事业取得很大发展。这方面主要开展了六项工作:
一是加强示范引领。加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县域、园区建设,鼓励民营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全省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1家、优势企业380家。
二是推进转移转化。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将具有市场前景和技术创新性的专利实施开放许可。2022年,全省共出让专利1.68万件、受让专利1.53万件,许可与被许可1041次,为更多民营企业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有效支撑。
三是打造品牌经济。累计培育地理标志商标218件、地理标志产品87个,为5000余家企业和70余万农户带来700多亿元的“真金白银”;新增省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61家,2659个骨干企业为安徽经济发展贡献超过3500亿元产值。
四是发挥导航作用。助力民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挖掘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专利技术,已建成安徽省专利导航服务基地21家,实施专利导航项目35个。
五是提升服务质量。支持知识产权服务窗口和保护机构向民营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政策咨询、专利商标申请注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等服务。
六是加大保护力度。持续开展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2022年全年查处知识产权案件3302件,办理商标执法案件2579件,案值2000多亿元。全年处理知识产权纠纷3113件,其中专利侵权纠纷2229件,进一步强化对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程胤表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安徽省知识产权局主动对标沪苏浙,聚焦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任务,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取得明显成效:建立一支近万人的知识产权专员队伍;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网点覆盖率达到81.3%;专利电子申请率达到99.65%,位居全国第二位;合肥市发行长三角区域首个专精特新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规模1.235亿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央行拟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
- 世界在建最大公轨两用三塔斜拉桥——四川泸州长江六桥合龙
- 招银金租向中国东航交付行业首架金融租赁C919飞机
- 北京海淀运用AI大数据技术搭建应急公共服务平台
- 促科研成果“落地”:南京高校“智囊团”高值化利用助农发展
- 这个假期你“断网”了吗?
- 千余名志愿者上岗服务东博会 三成具备专业语言技能
- 中国音乐学院将举办2024北京传统音乐节
- 演员李雪健: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
- 报告指深圳、旧金山、北京、纽约和伦敦五城全球产业创新能力最强
- 中国最北高铁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年内有望铺轨
- 全国51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 自动驾驶“多地开花”业内呼吁立法支持
- 首批候鸟抵粤 2024年广东候鸟护飞行动启动
- 广西铁路部门加开或重联16对动车应对返程高峰
- 广州白云站枢纽京广高铁联络线全线贯通
- 新疆昌吉州2023年“乐享消费·幸福昌吉”惠民消费促进周活动启动
- 有金饰价格跌至700元/克下方 网友表示“已哭哭”
- 《2022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发布
- 暑运期间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达1.76亿人次
- 美国“42条”即将失效 越境移民人数激增
- 热门推荐
-
- 外卖塑料污染怎么“降”如何“解”?一文了解
- 长期咳嗽咳痰还咯血 背后的沉默杀手竟是它
- 中国(山东)—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工业、贸易与旅游推介会在济南举行 深化丝路合作
- 美联储议息会议前瞻:再加息一次够不够?悬念或留到9月?
- 加快“友好城市”建设 北京朝阳打造新就业群体服务空间
- 海南东方市附近海域沉船失联9人安全获救
- 中国电竞节超级冠军杯启幕 北京亦庄打造超燃“电竞城”
- 国庆节假期宁夏A级景区接待游客408.11万人次
- 经济观察:停下连续加息步伐,美联储下一步怎么走?
- 充电宝冒烟致航班备降,为何充电宝能“上飞机”却不能使用?
- 重庆启动全市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全力应对本轮强降雨
- 中国税务机关曝光四起个税违法典型案件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查获活体蟹433只
- 2023中国广告论坛山西启幕 业内人士共话行业发展新契机
- 北京海关追回2件走私出境的明代文物
- 俄乌局势进展:乌总统访顿涅茨克 俄称打击乌无人机生产设施
- 一年内二度访华,他曾用这句唐诗形容与中国关系
- 冷空气继续影响东部地区 全国大部天气晴好
- 内蒙古阿拉善警方抓获一名“猎狐”逃犯
- 最新民调:通胀仍是美国民众最大关切 超四成人感到财务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