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观察:田间“大冰箱”存住果蔬茶鲜味
田间“大冰箱”存住果蔬茶鲜味(经济新方位·县域经济观察)
初夏,杨梅缀青枝。
在湖南株洲茶陵县枣市镇东岭村,邱胜军经营着一处家庭农场。300亩的杨梅林今年迎来丰收,产量超过去年20%。
“今年能多赚点吧?”面对记者提问,他谦虚起来:“希望如此吧。”
自2009年盘下这片杨梅林,丰收次数不少,盈利的年头却屈指可数。“天气热的时候,新采杨梅有三变:一变没香味,二变有酒味,三变就坏掉了,只能拿去肥田。”
邱胜军算了一下,过去,大量鲜果还没来得及上卡车就成为次品;在田间和运输途中的损失,占到产量的1/3;因为品质下降被迫贱卖的,至少有一半以上。
邱胜军的烦恼,折射出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的一块短板——保鲜预冷。2020年,茶陵县开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3年下来,山下田间立起一座座“大冰箱”,他的难题有了解决的办法。
与时间赛跑、把家当冷库,曾是采收季无奈的选择
再有一个多月,就到黄桃采收季。长期以来,睦兴村林枫生态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段建光都要准备好与时间赛跑。
“凌晨4点,工人集体上山,打着手电摸黑快干。6点,要给新采桃子打包,8点装车运走,赶在中午前卸到农批市场的大型冷库里。”段建光说,采收的时候,果园动辄40摄氏度的高温,过去一直沿用这样紧凑的节奏——这是收获的喜悦,却也是几年前无奈的选择。
当地黄桃糖分高达16%—17%,在没有田间冷库的时候,高温、挤压、密闭的仓储环境,会让果子以小时计快速腐坏。“有一次因为不可抗力因素,耽搁了半天。结果一车黄桃运到长沙,变成一车烂桃。”段建光说,“只能就地倒掉。”
那时候,果实的分拣也很难完成,更不用提加工。“怕烂在路上,直接混着卖,收购商出价才每斤两三元。”段建光说,其实,分拣好的一级果批发价可到每斤7元,二级果能到5元,品相个头差些的还可以加工成黄桃干、黄桃汁。
对于田间冷库有需求的合作社和企业,并非没有想过办法。灵官村海潭生态种养合作社的李会平,主要种植长豆角。每到成熟季节,家里就会被塞得满满当当。“买了好几台冰柜,又借了邻居的冰箱,还是装不下。只能关门窗、开空调,温度调到最低,能保鲜一天算一天。”李会平说。
“茶陵县农产品腐损率一度普遍高达30%。经营主体小而散,资金、技术和意识不足,虽然有个别主体自行建设了一批冷库,但覆盖面也很有限。”茶陵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建宁介绍,2020年,我国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湖南有6个整县推进试点,茶陵县正是其中之一。
下专项补贴、促行业合作,将田间冷库建好更用好
在杨塘村,成片茶树在山间云雾中若隐若现。半山腰的平台上,矗立着嘉木种养合作社投资建设的茶叶存储专用冷库。
“赶上了好政策,国家给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费用补贴40%。但建什么类型、月电费要多少、找哪个施工方,一连串的问题,一开始也没底。”合作社负责人蔡锦然说。对此,茶陵县建立了施工单位备选库。经营主体在库中因地“定制”施工单位、冷库类型。
“根据茶叶属性及储存需求,结合冷库具体条件,我们合理设定存储温度,平均每月电费只要800元左右。”蔡锦然说。冷库稳定运行需要使用三相电,为了保障安全高效用电,2022年,国网茶陵电力有限公司累计投入142万元,为冷链冷库建设提供专项服务。
“28万元的‘冷链贷’下来了!”茶陵联兴生态种养合作社社员周观保收到了银行提示短信。按照他在合作社的出资比例,冷库建设需要认投78万元。在茶陵县农业农村局协调下,周观保获得了金融机构为冷库建设定制的“冷链贷”等低息贷款。据介绍,全县累计已有101家经营主体贷款1200余万元。
“大冰箱”建起来,更要高效利用。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强,冷库空置期大,为了高效协调冷库资源,2021年5月,120家经营主体成立了茶陵县冷链行业协会。
“成员中有的种蔬菜,有的种水果,各产品收获期不同。协会收集好相关信息,在会员间搭起桥梁,谁家设施闲置了,谁家又急需冷库,居中撮合,就能提高冷藏保鲜设施使用率。”茶陵县冷链行业协会会长陈湘赣说,下一步,协会还要在冷库维修保养、技术服务、产销对接上下功夫。
形成新模式、催生新产品,产业链逐渐成形
如今,段建光可以更从容地面对采收季了:“桃子一摘下来,就送入预冷库,直接进行分拣、打包等后续工序。”他所在的合作社还有50亩猕猴桃,也因为冷库的完善,实现了反季节销售,“猕猴桃耐储存,旺季单价只能卖2—3元,在冷库里放到过年,能卖到8—9元。”
据统计,经过全县冷链建设和科学调剂,茶陵农产品腐损率从30%下降到10%以下,年减少经济损失超过4亿元。从田间地头到冷链冷库再到加工企业的产业链逐渐成形,为农产品增值打下基础。
虎踞镇的谭正军有了扩大腐乳生产的底气:“腐乳制作以前只能在大豆收获季小批量进行,现在全年都可以在冷库里加工。”产量上来后,就是入驻各电商平台,他的腐乳高峰期单日销售近万单,“既不怕原料爆仓,更不怕订单爆单。”
茶陵佳家欢冷链集配中心负责人张建中说:“中心与田间冷库形成了无缝对接、优势互补的储存模式。”打开中心冷库大门,在零下18摄氏度的环境里,足足150吨黄桃块、黄桃汁竟不显拥挤——有别于临时存储鲜食果蔬的田间冷库,这个专业冷库规模达4万吨,鲜果销售季过后,很多合作社把剩余农产品从田间冷库转移至此长期储存,为进一步加工和销售做准备。看中当地冷链仓储条件来茶陵投资的果月食品有限公司,去年冻干果蔬产品销售额达6000万元,40%的原料就来自周边地区送来冷库的农产品。
冷链设施的支撑作用,让茶陵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质量与日俱增。3年间,新增茶叶种植面积2万亩,食用菌由900万棒增加到1600多万棒,大蒜面积从2万亩增加到3万亩,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从7个增加到13个,新增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向技术要效益,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引入,意味着生产模式的发展及盈利可能性的增加:邱胜军的家庭农场2摄氏度的恒温冷库里,杨梅保鲜期能延长两天;利用气调包装机密封包装、注入二氧化碳,可再度延缓杨梅氧化发酵。“物流48小时范围内,我们的杨梅都能保持好品质、卖上好价钱。”邱胜军说,未来借助越发成熟的水管网设备,在山间引进水雾喷洒技术,天气对收获的影响将进一步降低。
“搞种植不再只靠天吃饭喽!”邱胜军说。
本期统筹:王子凯
版式设计:张芳曼
(人民日报 记者 孙 超)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团宣布建立算法公开机制,首期提出八大举措保障骑手权益
- “超能力消防员”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 泰国面向亚太短途市场举办旅游推介会 助力旅游业复苏
- 药品供应充足 别盲目“囤药”
- 让“冬闲田”变“增收田” 湖南零陵全力推进油菜种植
- 专家呼吁加大宫颈癌防控投入,尽早在小年龄段人群中引入疫苗
- 火火的“乡村赛事”,醉了农人美了贵州
- 冰雪覆盖路面 京港澳高速韶关段交通管制线延长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南漳:“小香菇”兴农出国门
- 偷采黑尾鸥蛋!青岛海警破获一起非法狩猎案
- 让员工公益成为企业向善的“签到簿”
- 湖南东安孕育“乡土人才”振兴乡村
- 奥利奥和吉百利制造商被罚超3亿欧元
- 国家邮政局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
- (第六届进博会)爱立信高管:紧抓“进博机遇” 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推动5G产业发展
- 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11月将启 世界500强企业占七分之一
- 商务部:2023年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28666亿元人民币
- 玩小红书秀法语音乐剧 洛朗·班在华实力“圈粉”
- 华北黄淮等地将出现高温天气 华南等地将有新一轮强降水
- 黑龙江冷水鱼业21年可持续发展 总计增殖放流16.87亿尾鱼苗
- 热门推荐
-
- 日本5月8日起将新冠定位下调至与季节性流感同类
- 春运启幕 青藏高原最大铁路枢纽迎来送往“燕归巢”
- 强冷空气来袭 湖北发布人体健康气象风险预警
- 随着应季蔬菜陆续上市 多种蔬菜价格逐步回落
- 电视剧《山河锦绣》启播 致敬脱贫攻坚
- “颜值”变“产值” 新疆“赏花经济”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 青海油田英雄岭构造带首次开展超高难度地震勘探
-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西安开幕
- 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 江西南昌持续擦亮国家森林城市品牌 去年完成人工造林3.36万亩
- 普京驳斥拜登关于俄计划攻击北约的说法:“无稽之谈”
- 牛羊进城!青海泽库推介“高原年货”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江西: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 国家统计局:优化房地产政策措施的落实将有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
- 美国“毒列车”脱轨恶果持续
- 酒店车票预订量大增 端午假期中国文旅市场热度可期
- 冬季雨雪天应谨防滑倒摔伤
- 出生不满两月宝宝成功接受亲体肝移植 在上海获新生
- 一“增”一“减”促增收 整合资源要素保障农民种粮有钱赚
- 塞内加尔反对派领袖和总统候选人同时获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