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2023年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28666亿元人民币
中新网2月4日电 据“商务微新闻”微信公众号消息,2023年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28666亿元人民币(币种下同),执行额195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6%和18.6%。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4871亿元,执行额103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6.2%。(以美元计,全年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4162亿美元,执行额284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3%。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2154亿美元,执行额15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6%和10.6%。)
从业务结构看,我国企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分别为4154亿元、1722亿元和45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17.8%和18.4%。其中,新能源技术研发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交通工具维修维护服务等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增速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40%、44.5%和42.3%。
从区域布局看,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总计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3160亿元,执行额90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和13.4%,分别占全国总额的88.5%和87.4%。长三角地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7921亿元,执行额56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和23.7%,分别占全国总额的53.3%和53.9%。
从国际市场看,承接美国、中国香港、欧盟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分别为2132亿元、1934亿元和14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13%和16.2%,合计占离岸服务外包执行总额的52.9%。承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2592亿元,同比增长24.1%,合计占离岸服务外包执行总额的24.9%。其中,承接柬埔寨、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78.1%、56%和47.3%。
从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3920亿元,占全国37.7%,同比增长37.8%。外商投资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4303亿元,占全国41.4%,同比增长10.8%。
从吸纳就业看,2023年服务外包新增从业人员89万人,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65万人,占73%。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累计吸纳从业人员1587万人,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1031万人,占65%。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媒: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已经解散
- (两会速递)2024年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将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 中国物流业多举措降本增效
- 中国智库与外资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携手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埃及一栋建筑物倒塌 已致1人死亡6人受伤
- 连增八年后 考研报名人数缘何减少
- 商务部:当前引资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
- 河北燕郊一建筑疑似燃气泄漏发生爆燃
- 能链智电(NASDAQ:NAAS)获评惠誉常青中国境内ESG主体评级最高分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女子巡护队4年清理猎套4300余个
- 1月中国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增逾四成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向社会开放
- 波音公司将就737 MAX型飞机坠机事故承认刑事欺诈指控
- 国家发改委:将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 中国驻东盟使团大使侯艳琪拜会柬埔寨副首相兼外长宋金达
- 中国经济三季报出炉 官方称实现全年目标“很有信心”
- 这个唢呐班,引来近五百人报名
- 吉林:智慧农业助力粮食连年增产丰收
- 联合国:热带气旋“弗雷迪”已致马拉维超50万人受灾
- 浙江长兴:江南风韵百叶龙 让古老非遗“舞”起来
- 热门推荐
-
- 国家统计局: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 环比上涨0.2%
- 涉美诚月饼有关情况,广州花都区最新通报
- 山东8天春节长假揽客超2600万人次 “过夜游”人数大幅增长
- 国家发改委:正会同多个部门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
- 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项目在上海启动建设
- 美媒:美国明尼苏达州一核电站40万加仑放射性水泄漏
- 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广东海南等地部分地区将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 中国科大团队研制出新型仿生可降解复合薄膜
- 广州已开放933条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
- 中非新能源领域合作发展空间广阔
- 建设银行行长张金良出席2023年金融街论坛年会系列活动
- 中国8月末M2同比增6.3% 社融存量同比增8.1%
- 当心!环球影城有“黑导游”违法揽客
- 江苏睢宁激活乡村旅游“一池春水” 开启乡村振兴“无限春光”
- “神州北极”漠河再现极光美景
- 广州解除暴雨和解除雷雨大风预警信号
- 烧伤妈妈看到负面评论呆坐流泪,丈夫安慰:等治好了,我们也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 富德生命人寿“小海豚计划”公益支教走进湖北恩施
- 上海科研团队为世界首颗高轨卫星“编织”高科技天线关键材料
- 产业迅猛发展 3D打印如何闯出“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