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推波房贷乱象
随着楼市的回温,曾一度哑火的低首付、“零首付”旋风再次吹到了各地。5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近日,重庆、佛山等多地低首付、“零首付”购房再现江湖,部分开发商、房地产中介打出了“零首付”的优惠政策卖力营销。火爆之下,“首付贷”也再次回归大众视线,有贷款中介用自己的“小金库”为购房者垫资,也有一些贷款中介声称与银行有合作,可以通过大额信用贷为购房者弥补首付不足的空缺。
“零首付”再现
开发商暗箱操作
2023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呈现回暖迹象,市场信心有所提振,在此背景下,“零首付”再现江湖。5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以购房者身份暗中调查发现,目前重庆、佛山等地的部分开发商、房地产中介均号称推出了低首付、“零首付”政策。
“惊喜价速抢、重庆顶流楼盘”“精装+中央空调”……一位重庆地区房地产中介在朋友圈发布了最新的楼盘营销信息,这是一个仍在建设的新楼盘,商圈、学校、轨道交通配套设置齐全,其中最为吸引人的就是“零首付”三个大字。
“购房者只需要付定金就可以了。”这位房地产中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是开发商推出的政策,购房者付5万元的定金就可以签署合同,然后分期还清。例如,40万元首付,今年年底还12万元,明年再还12万元,2025年最终接房时再还清,首付款是购房者欠开发商的。”
类似的现象还存在于佛山,该地区一位房地产中介也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开发商可以拉高网签价做低首付金额”。从具体的操作流程来看,开发商将市场价1万元/㎡左右的房源按6000元/㎡左右的价格出售给购房者,但向银行贷款时却按照1万元/㎡申请,从银行超额申请的贷款就能为购房者降低首付比例。
“不仅可以‘零首付’,还可以超贷。”云南地区一位房地产中介也在社交平台这样回复购房者。低首付、“零首付”的现象近年来并不少见,不少开发商、房地产中介以此为噱头扩大品牌影响力,拉拢客户,但这一行为已违反国家相关金融信贷政策。2017年住建部、央行、原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规范购房融资和加强反洗钱工作的通知》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提供购房首付融资、首付分期和变相首付垫资。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表示,开发商或房地产中介通过首付分期、返首付等形式吸引购房者,或者通过做高合同价格,使得购房者获取更高额度贷款,进而可以有多余款项用于装修等其他用途,其实无论哪种形式,最终购房成本和额外产生的利息均会转嫁到购房者身上,因此购房者要提高警惕,以防掉入营销陷阱。而且这类现象本身就是违反国家相关金融信贷政策的,不仅扰乱房地产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还会加剧断供风险,进而影响金融系统链的正常运行。
“首付贷”卷土重来
贷款中介推波助澜
据调查,“零首付”主要存在于三种形式,一类为开发商直接做高合同价格,帮助购房者从银行申请较高的按揭贷款,降低首付比例;一类为开发商直接垫资,购房者之后将首付金额分期还给开发商;还有一类为通过“首付贷”形式为购房者提供资金。
“零首付”行为看起来似乎是帮购房者减轻压力,但在现实操作中往往会加重购房者财务负担,甚至引发法律风险,其中以“首付贷”形式最甚,所谓“首付贷”,是指在购房人首付资金不足时,贷款中介为其提供的一种补助资金行为。
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注意到,在“零首付”噱头火爆的当下,“首付贷”炒作风也渐起,在询问过程中,北京地区多家贷款中介均表示,可以办理“首付贷”业务,具体来看,主要有两种操作模式,一类为贷款中介“自掏腰包”为购房者垫资,全款将房屋买入后,贷款中介协助购房者申请一笔银行经营贷资金,还清垫资;另一类为贷款中介为购房者申请银行推出的大额消费贷产品,用来弥补首付不足的空缺。
一位贷款中介介绍称,“我们可以帮购房者垫付部分首付和税费,然后再通过贷经营贷还清垫资,经营贷的年化利率在3.65%-3.85%左右”。不过此类方式只支持购买二手房的购房者。
针对想要购买新房的情形,另一位贷款中介直言,“可以做无抵押的个人信贷补齐首付款,个人信用贷的年利率目前在3.6%-6%左右,服务费收取贷款金额的1%-3%”。这些“暗箱操作”的方式与“零首付”一致,实则干的是助推经营贷、消费信贷流入楼市的违规行为。
在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低首付本身属于违法操作。在当前购房政策放松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种误区,即各地自己可以制定购房和信贷规则。实际上有些宽松可以积极利用,但一些违背风控角度的信贷产品或服务,容易忽视违约风险,进而带来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夸大了购房者的信贷还贷能力,造成后续购房合同纠纷等问题。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类模式本质上还是通过贷款中介的资金过桥,最终把购房者的房贷转化成经营贷,这一做法侵占了银行经营信贷资源,也干扰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违反金融信贷政策
应及时干预整治
“零首付”“首付贷”乱象难熄,不仅破坏了房贷业务的市场环境,也对金融市场的秩序造成了影响,乱象之下,已有相关机构欲从源头打击。
5月26日,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关于禁止参与/协助“买房负首付”“零首付”等违规违法行为的郑重提示》表示,近日,有媒体报道“买房现负首付”相关新闻,反映深圳市出现以“首付分期”“装修贷”等形式诱导购房者购房的违法违规行为。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指出,各房地产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禁止以任何形式参与/协助此类以“负首付”或首付分期为噱头的房源宣传和销售代理行为,如发现深圳市房地产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存在违规销售宣传或为消费者违规购房贷款提供咨询、协助的,将立即报送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依规查处。
“各类‘零首付’‘负首付’现象的背后也反映出当前房贷市场仍然存在一定乱象。”关荣雪坦言,因此各金融部门、监管部门等各部门要提高监管力度,加强防范风险意识,对可能出现的乱象及时干预整治等,要深刻地认识到,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恢复基础尚且不牢固的背景下,维护市场公正健康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提振当前市场信心的重要举措之一。
严跃进进一步指出,违规的信贷操作增加,客观上也会干扰市场预期,造成市场有较大的波动或秩序的混乱。低首付、“零首付”、负首付或首付分期等操作,指向的都是“首付能力不足”的问题。除了金融风险等观察视角外,也要关注购房者首付能力不足的新情况。
从金融机构角度而言,谈及“零首付”“首付贷”乱象,多位银行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行内没有任何与首付相关的贷款业务,也未与贷款中介进行合作,银行严格按照信贷政策落实首付款审核要求为购房者办理业务。
北京商报金融调查小组
翻译
搜索
复制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稳步增长 探索工业软件最新动态
- 中新健康丨奥运冠军“盖肚脐”引关注 专家:脐通百脉 脐贴亦有良效
- 浙江龙泉剑瓷文化越走越“新”
- 湖南零陵农技专家田间“开方”保夏粮丰收
- 漫画家李昆武:“用画笔为西方朋友送上品尝中国米线的刀叉”
- 专家谈政府数字化改革,如何精准高效、趋利避害?
- “微车间”成增收新引擎——粤桂协作助力广西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
- 阅读王阳明非凡人生 体悟阳明学知行合一
- 打造全产业链 新疆石河子“提档”辣椒产业
- 财政部:增发国债资金已于年初全部下达
- 又见最低消费,春节不是饭店“法外时间”
-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近期三轮车肇事肇祸典型交通事故案例
- 白领周末爱上刨木头做木工
- 西凤酒10万吨优质基酒、科技研发综合服务区建设项目廉洁风险联防联控暨超英廉洁文化进项目启动会召开
- 涨停!“尔滨”火到股市
- 北京发布雷电蓝色预警:预计当前至23日大部地区有雷阵雨
- 赓续“莫高精神” 潜心为国护宝(连线评论员)
- 中法图像共生艺术展在成都开幕
- 东西问|北村彰英:中国街舞会成为新潮流吗?
- 多地闭店,茅台冰淇淋要停产了?
- 热门推荐
-
- 送别金铁霖!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6月1日起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向外籍人员开放
- 宁夏:东西部合作催生“飞地研发中心”
- 《志愿军:存亡之战》国庆档票房夺冠
- 福建稳经济观察:“园区枫桥”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业内人士山西忻州探讨长城文化在新时代的新表达
- 俄媒:俄海军上将莫伊谢耶夫被公开介绍为海军代总司令
- 海南省琼海市委书记田志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青海省首家驻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食品安全快检工作站成立
- 人工增雨影响演唱会?畸形饭圈文化当休矣
- 看月亮与蓝色星球“躲猫猫”: 月掩心宿一28日秀天宇
- 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成新兴金融产业集聚高地 入驻企业已超1200家
- 文明之美看东方丨西安城墙:守护历史 见证今朝
- 五部门:加大儿童参加基本医保动员力度 优化新生儿参保流程
- 二十国集团邀请非盟成为正式成员
- 中国纪录片“央宗的家”走进德国人家 向世人展现“香格里拉”式生活
- 巴学者:中国消费生产双增长,有助缓解全球通胀丨两会·世界观
- 【新春走基层】我在秦岭之巅“推火车”
- “太保蓝之队”精彩赛程抢先看
-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