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产业升级 实“荔”出圈——土特产 金招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总书记特别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如何做好土特产这篇文章,依托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从今天起,焦点访谈推出系列节目《土特产 金招牌》。眼下,新鲜荔枝正陆续上市,您知道吗?全球每5颗荔枝就有1颗产自我国的广东茂名,茂名栽培荔枝的历史超过2300年。总书记今年四月前往茂名高州考察调研时指出,这里是“荔枝之乡”,发展荔枝种植有特色有优势,是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那么茂名高州的小小荔枝是如何经过全产业链发展,成长为百亿级的特色产业的呢?
李亚水是高州市分界镇东方三树下村的村民,今年他的8亩荔枝长势不错,他说别看四月下旬荔枝只有指甲盖那么大,但是接下来一个月生长非常快,后续除虫、保果非常关键。
吕华强是当地的高级农艺师,他说现代农业不能靠天吃饭,得给种植户们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为了保障荔枝有个好收成,当地拥有像吕华强这样的农艺人员二百三十多名,他们除了提供技术指导,还有另外一项重要的任务。而这还要从当地种植荔枝的历史讲起。
高州的荔枝特色种植园,当地人一直叫它“贡园”,历史可追溯到隋唐年间,据传当年杨贵妃品尝的荔枝,就采摘于这里。园子里现存500年以上树龄的荔枝树39棵,其中1300年以上的9棵,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古荔园之一,被誉为“活的荔枝博物馆”。正因如此,当地很多人家祖祖辈辈都种荔枝,不过,一些品种核大肉少,不太受现在市场欢迎,当地近几年便在推广改良荔枝品种上下功夫。
广东高州市农业科技事务中心主任 高级农艺师 吕华强:农业推广中心这几年一直在和华南农业大学,还有农科院科研所,了解其他荔枝新品种,引进过来对高州地区的荔枝品种进行更新改良。
今年高州荔枝的种植面积有59万亩,其中34万亩是经过改良的品种。改良品种不仅在产量上比老品种高,经济价值也比老品种好。
林常珍此前只种了十来亩荔枝,但如今是荔枝种植大户,种植面积约300亩。她说,之所以敢这么干,是因为她发现从2019年开始,当地对种植荔枝越来越支持。
高州市采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社长 林常珍:有技术人员过来培训,我们老百姓很高兴。我们那些师傅现在学的技术都很成熟了。
不过,尽管有政府免费技术加持,但林常珍第一年也只敢把种植规模谨慎地扩大到70亩左右,因为她也有自己的顾虑。
高州市采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社长 林常珍:以前果商一天可能收三万斤或者五万斤,他收够了,你就算摘下来了他也不要,你再求他,如果他真正要也是很便宜。当天收购价是2块钱,但是他会压到1块或者8毛钱。
林常珍所说的销售困境,在2019年之前是普遍存在的,当时荔枝产业并没有被当地特别重视,信息渠道不畅、基础设施落后,果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过,这种担心,林常珍第二年就打消了,她把荔枝种植面积又扩大了200多亩。
高州市采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社长 林常珍:村里面好多年轻人回来了,他们通过电商平台帮忙销售荔枝,这对我扩大荔枝种植面积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我们种得有多好,我们也不懂卖,还是便宜的。但是那些年轻人他们回来参与了,我们销售这一部分就很放心去扩大了。
原来,从2020年起,高州市为了发展电商,定期举办电商销售培训讲座,帮助年轻人学习如何拓展电商,如何直播带货,此前的销售困境一下子得到了疏解。
丁贯洲是林常珍的儿子,大学学的是设计专业,2020年毕业后看到家乡荔枝产业的发展很红火,小伙子决定返乡,他一边接受政府组织的电商培训,一边帮助家里运营起了线上电商。
2022年高州全市荔枝年产量超20万吨,其中网上销售占比达到35%,预计今年的占比还会更高。荔枝的品质好了,销路宽了,但要把传统特产打造成现代化的产业,这还远远不够。近年来,随着当地荔枝的产销量越来越大,一些新的问题出现了。
市场对荔枝的新鲜度要求越来越高,而荔枝保鲜期短,想要新鲜,自然首选空运,但空运的运输成本很高。这一天,高州荔枝产业链的负责人何以锋正在跟物流公司商讨快递费用的折扣问题。
小规模的中小农户,没有跟大物流公司谈判的能力,但高州有了产业链党委这个组织就不一样,它能代表大伙儿去谈。今年高州预计荔枝产量达到23万吨,倘若能把物流费用谈到一个理想折扣,惠及的就是更多中小农户。
品质再好、新鲜度再高,但是到了收获的季节,大量的荔枝集中涌向市场,价格自然会落下来,如何解决呢?从2021年开始,当地也开始聚焦解决荔枝的冷链管理。他们在各个荔枝园附近建设了田头小站,但冷链的相关技术,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为了提升冷链水平,高州市里最近也在跟各大公司的技术团队接洽,寻求合作。除了在生产、冷链、物流、销售等方面持续发力,当地还在提升荔枝产业链的附加值上做文章,来应对市场波动。
何达为是高州市柏桥荔枝龙眼专业合作社的社长,也是荔枝种植大户,他除了像普通种植户一样出售新鲜荔枝,这些年来,也一直在荔枝和龙眼的初加工以及深加工的制品上下功夫。
要想把农产品的深加工做好,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都很高,这是当前何达为面对的挑战,但他认为这个方向是对的。因为新鲜荔枝只能卖三个多月,剩下八九个月,他们必须在荔枝的附加值上要效益。目前,他的合作社能为周边群众提供70多个工作岗位。
除了茂名高州,近年来,在广东多地,如东莞湛江市遂溪县,广州的增城等,荔枝产业化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今年,广东荔枝种植面积约400万亩,预计产量约180万吨。现在,广东正继续深入推进农作物市场体系建设,开拓更多渠道扩大荔枝等农产品出口,以销售促产业链提升增效。
茂名高州把土特产荔枝作为产业发展的抓手,不仅着力提升荔枝的品种品质,还围绕荔枝的增值收益做文章,农产品产业链不断拉长。不止于此,为了打好荔枝这张牌,当地还修建了中国荔枝博览馆,展示我国荔枝产业的发展历程及成就,深度挖掘荔枝产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走出了一条靠发展荔枝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之路。相信荔枝之乡,紧扣“土特产”三个字,一定能“荔”久弥新,“荔”量无穷。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型马舞剧《千古马颂》迎来演出季 凭借马术竞技让剧目“不可复制”
- 怎样备药才不怕过期?
- 浙江杭州办“世遗之夜”晚会 “城市文脉最美守护者”亮相
-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医药文化展现吸引力
- 最后的军礼!这场退役仪式情重如山
- 首列中欧班列境内外全程时刻表进口班列从德国顺利开行
- 四川汉源山洪泥石流灾害已致14人遇难 仍有25人失联
- 商务部回应中欧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展:磋商仍在进行中
- 钟声:启动排海,日方将自己置于国际被告席
- (成都大运纪事)外籍官员及运动员点赞成都生态:“这里像一座公园 处处鲜花盛开”
- 快过年了,关于年终奖的问题弄明白了吗
- 福建福清一企业发生闪爆事故 已致2死1伤
- 万玛才旦遗作《雪豹》获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 云南楚雄生物多样性系列绘本新书发布 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 “五一”旅游大数据:中国旅游市场延续火爆态势
- 青海启用航空运输柴达木鲜枸杞
- 安徽新能源汽车“智囊团” 将共谋产业创新与发展
- 重庆小面门店数量已超8.4万家 年营收额达400亿元
-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取消DAEWOONG BIO INC.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中选资格并将该企业列入违规名单
- 中国科大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
- 热门推荐
-
- 美国为何“毒根”难除?
- 逾800名医务志愿者赴四川甘孜开展医疗公益活动
- 浙江宁波2024年民企外贸规模破万亿元
- 浙农林大师生研发“树木液流监测仪” 护古树名木健康
- 天津扩容12378维权热线 全面推动消保中心成立
- “乡村里的大师课”:让优质科教资源惠及乡村
- “世界工厂”东莞实现飞机制造“零的突破”
- 行走在沙漠里的乡村“邮递员”
- 美国得州遭龙卷风袭击 造成至少三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 走进金中都水关遗址 感受融合之美
- 第78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俄外长称西方是真正的“谎言帝国”
- 河北指导开展灾后校舍修复建设 确保学生如期开学
- “空气没事,但别出门;水没事,但喝瓶装水”——美国“毒列车”事故阴云不散
- 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实现新突破
- 加拿大宣布扣押并将没收一架俄货运飞机 俄方回应称抢劫
- 阴条岭首次发现浅脚瓶盘菌 重庆大型子囊菌家族增新成员
- 上半年新能源开工投产规模均创新高
- 聚焦亚洲内外资本流动 博鳌嘉宾为亚太地区投资发展凝聚共识
- “网红涌向联合国开会”背后:有人为带货打造成功人士人设
- 年内第二次!国内油价调整大概率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