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恒星的这个经典理论 中国天文学家最新研究提出了挑战
变化的恒星初始质量函数的艺术展示图。右下角展示完成这一观测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外观。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供图
中新网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广袤宇宙的千亿星系中无时无刻不在诞生着新的恒星,同一恒星形成区会批量形成许多不同质量的新生恒星。长期以来,“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一直是天文界关于恒星演化研究的一个经典理论。
这一恒星经典理论绝对正确吗?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真的一成不变吗?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刘超研究员领导的合作团队最新研究发现,“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会随着恒星金属元素含量和年龄发生显著变化,对其“不变”的经典理论提出挑战。
中国天文学家完成的这项刷新人类认知、将对天体物理多个领域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科研成果论文,北京时间1月19日凌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论文通讯作者刘超形象科普称,这也就是说,宇宙不同的地方必须用不同的“尺子”丈量,才能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
终结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是否变化争议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介绍说,该台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和天体物理前沿科学研究所、南京大学、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等研究人员,发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光谱数据超大样本优势,并结合欧洲空间局盖亚(Gaia)卫星数据,研究发现天体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会随着恒星金属元素含量和年龄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对“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的经典理论提出挑战,并刷新了人类对这一基本概念的认知。
研究团队在本次研究中发现,他们首次清晰观测到年轻的小质量恒星数量比例明显高于年老的恒星。此外,金属含量越高的恒星家族中小质量恒星数量比例也越多。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如此清晰地观测到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随着恒星金属元素含量和年龄发生了显著变化,直接导致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在宇宙中普适不变的基本假设不再成立,也终结了一直以来天文界关于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是否变化的争议。
恒星初始质量函数领域国际权威、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帕弗尔·库鲁帕(Pavel Kroupa)评价认为,这项研究基于大样本观测获取的高质量数据,揭示了银河系中恒星初始质量函数与银河系演化历史和环境相关,对于深入理解银河系中不同环境不同时间恒星形成的性质非常重要。
9万多精细样本直接获取恒星初始质量函数
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博士研究生李佳东解释说,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天文学上通常称为恒星初始质量函数,它描述了一群恒星在刚刚诞生时,不同质量的恒星所占的比例。在整个天体物理研究中,恒星初始质量函数是现代天文学中一个非常基础的物理概念,对许多关键天体物理学问题的研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半个多世纪以来,天文学家通常认为恒星初始质量函数在宇宙各处及各个演化阶段是普适不变的,并作为基本假设在星系形成与演化、星团结构和演化、双星演化,甚至太阳系外行星以及引力波等诸多天体物理研究领域广泛应用,几乎成为天体物理教科书中的“经典假设”。
不过,天文学家近年来通过各种新的观测,发现恒星初始质量函数很有可能不是普适不变的。论文合作者、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张智昱指出,一些迹象显示,在恒星形成活跃的环境中大质量恒星的比例更高,这意味着恒星初始质量函数可能不是普适的。
恒星初始质量函数在宇宙各处是否变化成为困扰天文学家的重要问题,需要在银河系中找到更为直接有力的观测证据。近年来,随着郭守敬望远镜、盖亚卫星等中外大型天文设施投入观测运行,并获得海量观测数据,助力中国天文学家发现恒星初始质量函数变化的直接证据。
研究团队发挥郭守敬望远镜大样本光谱数据优势,筛选出迄今最精细的9万多颗太阳邻域的恒星样本,并获取了每颗恒星的金属元素含量和质量。结合盖亚卫星观测数据,他们首次通过俗称“数星星”这一最直观的恒星计数法,对具有不同金属元素含量和年龄的恒星进行统计,从观测角度直接获取了几乎不依赖于任何模型的恒星初始质量函数。
宇宙不同地方需要合适“尺子”正确测量
研究团队认为,无论是测量宇宙不同阶段星系中暗物质和重子物质质量、构建星系化学演化,还是理解恒星形成过程、分析双星演化的物理机制、探测太阳系外行星,甚至包括研究恒星级引力波事件等一系列天体物理学前沿问题的研究,都将因恒星初始质量函数的变化而受到挑战。
刘超以“尺子”作比喻指出:“这如同是一把会随着环境变化的‘尺子’,不能用同一把‘尺子’丈量宇宙的不同地方。在宇宙不同地方,天文学家需要更换合适的‘尺子’,才能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例如,使用银河系目前的‘尺子’就无法测量早期的宇宙”。
论文合作者、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符晓婷副研究员补充说,如此复杂变化的恒星初始质量函数,对恒星形成理论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表示,这一原创性成果是中国天文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在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突破性进展。未来,中国将发射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CSST),将助力天文学家在银河系更深远区域及近邻星系中进一步验证该重大发现,为更深入理解恒星初始质量函数和恒星形成的物理过程,提供更加丰富的天文观测数据。(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前三季度广西为22.6万境外来桂人员提供移动支付交易服务
- “十一”黄金周收官 机票价格创五年来同期最低
- 财政部拟发行2024年记账式贴现(四十一期)国债
- 山东临沂直航香港定期客运航线正式开通
- 云南推进全省联盟集采 中选产品平均降价逾54%
- 五月天演唱会“黄牛票”价格狂跌,粉丝胜了?
- 海南发布台风四级预警 启动海上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 中国首次实现重度盐碱地种植蕨麻
-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访问马来西亚
- 广西南宁百名小学生与古生物科普专家玩转书海
- 科普大篷车 让更多孩子爱上科学(守望·文化惠民③)
- 克宫首次承认:不排除普里戈任遭暗杀可能
- 迄今规模最大的楚国王级墓葬 武王墩墓文物上新→
- “福见好戏”贺新春 越剧展演送欢乐
- 40家喜剧团体汇聚山东青岛 首届青岛里院喜剧节拉开帷幕
- 武汉天河机场暑运迎送旅客逾606万人次创新高
- 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边界划定工作完成
- 专家:拥有整齐、漂亮的牙齿需消灭多个“拦路虎”
- 近视防控产品真有效吗?谁在“打”孩子眼睛的主意
- 黑海农产品外运协议中止执行症结何在
- 热门推荐
-
- 湖北竹山:“十星级”文明创建赋能乡村振兴
- 中国多地“花样”掘金“赏花经济”
- 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中国在航运业绿色转型中优势明显
- 首届912睡眠文化节启幕
- 减税降费抓重点 实体经济受益多
- 光明说经济丨多维数据彰显中国经济澎湃活力
- 五旬学生大学逐梦 三战高考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 国家统计局:7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小幅波动
- 吉林揭幕民族英雄吴大澂铜像 重启百年书院
- 中法文博机构携手建“数字藏经洞资源库”
-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二〇二三天津概览》发布
- 复旦大学成立四个新工科创新学院
- “双11”临近 消费需理性 警方发布反诈提醒
- (新春走基层)内蒙古草原牧民寒冬冰上比拼阿日嘎
- 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试验网成功搭建
- 湖北鄂州花湖机场开通首条中东地区货运航线
- 10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为3.45% 5年期以上为4.2%
- 手绘H5丨村里喜讯捎北京 依“鹿”生花元古堆
- 央企赋能 智能制造为千年古城寿县注入新动能
- 媒体称意大利部分海滩今夏限制游客数量以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