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地群创新联盟成立
中新社西宁5月22日电 (记者 李江宁)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地群创新联盟22日正式成立,标志着祁连山地区正式开启了区域性保护地互动融合、协同共建的工作局面。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国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泛第三极生态保护的关键区域,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生态地位。
青海祁连山区域内现有自然保护地批复总面积3.91万平方公里,去除重叠实际占地面积为2.46万平方公里,约占区域国土面积的39%。此前,青海祁连山区域内自然保护地分别归属于各行政区管理和保护,在生态修复、科研监测数据共享和科研成果方面较为碎片化。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核心载体,自然保护地群的建设对于守护祁连自然生态,保育自然资源,特有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地质地貌景观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祁连山区域内自然保护地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涵盖青海省所有自然保护地类型,青海全省近40%的自然保护地分布于该区域,初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空间格局。”中国国家林草局西北调查规划院副院长王孝康介绍说。
中国国家林草局驻西安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副专员潘自力表示,启动创建祁连山自然保护地群创新联盟,推动实现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从单一的、局部的、分割的保护向全面的、集合的、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保护转变。
“建立自然保护地群,是自然-人文紧密结合的综合体,有助于强化自然保护地地域功能,完善生态功能结构,促进保护地通道联通和资源整合,更有利于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目标。”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青海省林草局局长、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局长李晓南表示,创建该联盟对整合优化保护地资源、协调人地关系,进而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土地市场出现部分回暖迹象 专家预测未来趋势→
- 巴勒斯坦卫生部门: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超2.8万人死亡
- 巴以冲突持续,特拉维夫再响警报 儿童伤亡率引关注
- 消费者称网购枇杷干中吃出了杏核
- 京津冀媒体融合典型案例交流活动线上举行
- 江西书院古籍文献鉴赏晒书活动举行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提升大型游乐设施质量安全水平
- 中新网评:孩子拍“烟卡”,不能止于“一禁了之”
- 环评师杜晓亮:“六边形战士”守护绿水青山
- 葡萄牙一架直升机坠毁 总理宣布全国哀悼
- 湖南娄底“90后”海归回乡当“新农人” 探索现代农业新模式
- 高铁餐饮服务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 2022年“欧洲文化遗产日”:开云集团举办全新主题展览
- 中国内外贸一体化动作频频,如何为中小微企业打通出海“绿色通道”?
- 重庆已建成2500多个“无废城市细胞” 覆盖衣食住行
- 打假博主“被打假”,高流量背后灰产利益链曝光
- 电商平台上“门票代抢”依旧火爆
- 引导健康可持续发展 让露营经济从“网红”变“长红”
- 百名香港校长点赞内蒙古:要带学生来看大好河山
- 青海省首个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
- 热门推荐
-
- 弘扬食文化 2024第三届中国食文化交流博览会将举办
- 新增长点、新质生产力、区域发展亮眼 中国外贸稳中提质动能强劲
- 四川多部门联合制发指引 指导民营企业提升合规建设能力
- 以人文交流促中厄民心相通(新时代中非合作)
- 普京:一派胡言!不接受美媒有关“北溪”爆炸案说法
- 上海:高校加强国际合作、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 浙江“航行的支部”:多维度探索“海上枫桥经验”
- (两会声音)首批新能源汽车迎“退役潮” 动力电池回收难题何解?
- 海关总署:12月22日起恢复台湾地区石斑鱼输入大陆
- 元旦假期旅游产品预订量大增
- 出校园进牛圈 内蒙古“95后”女大学生返乡当“牛倌儿”
- 北京门头沟推进涉水车辆救援理赔
- 厦门51件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首批专利密集型产品 福建第一
- 上海专家借3D打印重拼颅骨 狭颅症男婴“舟形”头复圆
- 因暴雨,故宫博物院7月30日、31日闭馆
- 建设银行精准破题,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
- 俄防长向在黑海拦截美无人机的飞行员授予“勇气勋章”
- (第六届进博会)多边贸易体制如何突破重重挑战?
- 主输水管道爆裂 青海两市或大面积停水
- 美欧蜜月期结束?美媒: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惹恼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