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加强国际合作、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中新网上海10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当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迫切需要大批高水平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培养高水平技能应用型人才?上海的高校正在积极探索。
20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与德国最大的应用技术大学——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共建的国际教育研究院、中德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在上海揭牌;同期,芬兰哈格哈里亚应用科学大学与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举行中芬合作签约仪式。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Johannes Kern介绍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探索,并探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他着重介绍了巴登符腾堡州立大学模式(DHBW):每个学生都必须和公司联动,双元制教育课程也是由公司的需求驱动的,这同时反映在按学科分配的双元制专业科目上。学生们不仅从课本中学习知识,还能亲身体验相关行业。DHBW模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更能为学生做好进入现实世界的准备。
据悉,创建于1993年的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是目前上海市唯一一所进入全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大学。今年,该校迎来建校三十周年。“师资提升”与“产教融合”是中侨大学的重要发展战略,学校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将“送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当日,新沪商联合会产教融合人才专委会启动,以汇集院校、专家和企业,努力推动产教融合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实现校企共赢,不断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金兴明当日表示,当前,对于以“工科引领、一体五翼协调发展”的中侨大学来说,这既是挑战,又是难得的发展契机。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校长霍佳震表示,学校将持续加强与国外先进大学的合作与交流,规划1/3的学生到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知识体系;与发达国家高端产业、先进企业合作,培养国家建设所急需的掌握先进技术的高质量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复旦大学校长、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国际咨询委员会主席杨玉良指出,建校以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摸索出了一条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办学之路。学校以国际化办学为引领,确定了“应对全球挑战,培养卓越产业人才”的使命,并制定了国际化发展战略,明确了国际化办学的运行机制,系统部署了深化交流合作、加强项目合作、教师队伍国际化、加强学生国际化培养、加强课程国际化建设、开展留学生教育等重点任务。
上海市金山区委书记刘健表示: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三十载风雨兼程、薪火相传,为金山区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23年9月,上海金山区产教联合体成功获批成为上海市市域产教联合体创建单位。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孙真荣表示,希望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以建校三十周年为新起点,紧密对接上海、金山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优势。
杨玉良指出,展望未来发展,是对机遇的审视,也是对挑战的直面。他希望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依托国际合作平台和先进的学校治理架构,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继续探索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化模式,加强产教融合建设,完善学科规划,打造特色专业;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师资培训基地,提升师资培养能力,优化师资成长路径;将国际化办学推向深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人民中国》创刊70周年纪念招待会在东京举办
- 古巴驻华大使馆举办大使离任招待会
- 西安两级法院近三年共审结涉未成年人案件7386件
- 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落地实施 预计为患者节约费用260亿元
- 教育部:大学校园更好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
- 2023中国经济“期中考”成绩如何?三个问题看上半年消费成绩单
- 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开幕
- 导演欧大明:“流量”常常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
- 美甲店老板,竟2个月内当上“国企老总”
- 宁夏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二级预警
- 新疆首座多站融合数智化变电站在伊犁那拉提投运
- 外媒: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投票正式开始
- 长江枝江水道打捞一艘沉船
- 山西一高速公路隧道内大巴车撞墙 已致5人死亡
- “去中国走走看看”比利时民众赴华旅游热情高涨
- 证监会:上市公司并没有出现扎堆减持现象
- 以投资带动环保产业发展 我国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生态环保投入
- 雅万高铁累计发送旅客突破200万人次
- 【央广时评·燃情冰雪①】冰雪运动“热”起来 全民健身赛道更宽
- 中行报告:明年人民币汇率仍有升值空间
- 热门推荐
-
- 发动机故障致俄“月球-25”号探测器撞月坠毁
- 美国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下修至2.7%
- “采菌游”热、“烧烤经济”火 暑期文旅消费场景持续“上新”
- 百名亚洲旅行商齐聚武汉 助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3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启幕 科技赋能“老有所养”
- 广西推动道路货运企业“一件事”改革 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 芬兰一人行天桥倒塌 至少24人受伤
- 广东电网公司过万名抢修人员迎战“摩羯”
- 第十一届中国(湖南)矿博会交易总额18.6亿元
- 内陆小城如何拼经济? 山西长治屯留建项目、重招商、创环境
- 辽宁规上工业逆势上扬 2023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3%
- 上海改革创新汇聚国际仲裁资源 亚太仲裁中心建设提档升级
- 直击“夜京城”:逛吃“深夜食堂” 夜游五彩亮马河
- 200余件/组作品亮相“唯物思维”克拉玛依国际材料艺术季
- 海内外新生代闽商创新创业精英对话会福州举行 项目签约超百亿元
- 湖北:汉江兴隆水利枢纽数字孪生助力春灌
- 尺素金声丨1.4亿人次,民航暑运连创新高
- 四川马尔康夏繁基地迎首家科研院所入驻 规划打造“夏繁硅谷”
- 荒诞喜剧皮囊下的情与伤
- 广东中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