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春:数字经济提振高质量就业
一段时间以来,数字经济在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就业难问题提供了新机遇和新思路。日前发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3)》提出,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残疾人就业形式重塑的可能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字经济催生出大批新型工作岗位,相关行业吸纳就业能力快速提升,还增加了残疾大学生就业的机会。从一个侧面说明数字经济对于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意义。
当前,数字经济催生出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创造了大量新就业形态。今年2月份发布的《2023中国数字经济前沿:平台与高质量充分就业》报告显示,2030年数字经济带动就业人数将达到4.49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数字产业协同发展提升生产效率、促进规模扩张,赋予传统职业和岗位新内涵,如网络医生、网约车司机等,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也最大化提升了劳动者的选择自由度,为不同群体实现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数字经济在促进就业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数字人才供给缺口大、新业态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不足、适应劳动者流动性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就业服务有待完善等。对此,需进一步挖掘数字经济培育新增就业、升级就业结构的潜力,推进相关人才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一方面,推动数字产业加快发展,加大数字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平台企业,不断催生数字化生产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创造更多新兴就业机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带动更多劳动者转岗提质就业。加强数字人才师资力量建设,在大中小各学段贯通推进数字知识和技能教育,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数字人才培养体系。
另一方面,健全符合数字经济规律的就业保障体系,加强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立法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认定机制,完善其劳动权益保障办法,健全适应数字就业特点的社会保险制度。如对数字化从业人员在标准劳动时间、社会保险缴费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破解灵活就业者面临的账户转移衔接困难、风险补偿困难等问题,强化新就业形态社会保障。实施“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加强全国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强化移动端应用,打造集政策解读、业务办理咨询于一体的智能服务体系,提升数字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赵恒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注意防暑降温!四川15市州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英国新车注册量上升
- 12306App升级 票价折扣信息更直观
- 《自然》论文:人工智能系统驾驶无人机可一对一战胜人类对手
- 韩媒:韩政府允许医学院在规定扩招范围内自主招生
- 世卫组织公布首个获预认证的结核病诊断检测方法
- 这个假期,“返乡”就是我的毕业旅行
- AI代写“有助科研”还是“助长作弊”?专家:应及早制定标准
- 百名越港青年访“东亚文化之都”:观古今 叙友谊
- 墨西哥汽车业投资热会影响中国吗
- 恒大汽车复牌首日大涨86.84% 盘中一度涨超100%
- 高原美食什么味?中外文旅达人逛吃厂家推介西宁味道
- 勇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经济聚焦)
- 澳门海运人筑梦舟山
- 华南地区有较强风雨天气 较强冷空气继续影响中东部地区
- 大胖媳妇儿杰米:余生都想留在北京
- 北京连续两日遭遇外来沙尘 官方分析原因
- 宁夏银川:冬日早市消费“热力十足”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靖安凝聚多元统战力量 为乡村文旅注入新动能
- 备战年货节 拼多多“农云行动”助力新质供给加速西进
- 热门推荐
-
- 浙江乡村观察:“沉睡”的土地如何“活”起来?
- 积石山6.2级地震已致青海海东市18人遇难
- 中欧企业家武汉东湖对话 共促双向经贸合作
- 唤醒沉睡千年的古瓷片
- 大学生应如何用好信用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全国首票进口再生金属原料目的地智慧检验监管试点货物抵达江西鹰潭
- 3月21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退伍军人马云平:24年鏖战沙海 种出“绿色长城”
- 全国跨境电商主体超12万家 建设海外仓超2500个
- 美媒:因高通胀承受财务压力 超4成美民众动用退休储蓄维持生计
- 上海擦亮“国际友好”消费名片
- 联合国官员:美国银行业危机及债务危机或产生外溢效应
- 宁波舟山港前10月集装箱吞吐量超3000万标准箱
- 《新闻女王》总监制:真实合理才能打动观众
- 今年高考那个用脚答题的女孩,被录取了!
- 财政部拟第二次续发行2024年记账式附息(二十期)国债(5年期)
- 中国推迟对白兰地反倾销案作出最终裁决
- 德里克·巴拉尔迪:中国朝碳中和方向发展需关注三个领域
- 四川南充:38对成达万高铁建设新人牵手走进婚礼殿堂
- 中国央行再出手维护流动性 实现净投放378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