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连续两日遭遇外来沙尘 官方分析原因
中新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 陈杭)22日至23日,北京遭遇外来沙尘天气。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下称监测中心)表示,本次发生在6月的沙尘过程在历史同期较为罕见,也是近10年历史同期最重沙尘过程。目前,北京空气质量已逐渐好转。
22日下午第一轮沙尘主体影响北京
监测中心表示,22日,北京受到上游较强沙尘天气的显著影响,全市平均可吸入颗粒物(PM10)达到3-4级轻中度污染,部分时段部分地区达到严重污染。
22日上午,上游沙尘对北京西北部开始产生影响, PM10浓度从2级良陡升至5级重度污染水平,并快速影响到全市各区域,其中22日下午,沙尘主体影响北京,PM10全市平均小时浓度达到峰值,13-18时持续达到27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较高水平,为4级中度污染,部分站点PM10浓度达到超过900微克/立方米的极高浓度,为6级严重污染。
23日凌晨到早间第二轮外来沙尘过境北京
监测中心表示,22日晚间,发源于上游蒙古国和内蒙古中部的第二轮沙尘过程开始再次自西北方向南下影响北京。
22日23时起,北京PM10浓度已达到200微克/立方米以上,随沙尘主体过境,夜间PM10浓度进一步上升,23日5时达到峰值470微克/立方米。
北京空气质量已全面转好
监测中心表示,在偏西风的推动下,沙尘主体已基本移除北京,除东部密云、平谷、通州的部分点位外,空气质量均已降至优良水平,预计未来几个小时内北京空气质量将全面转好。
截至目前,受前后两股外来沙尘的影响,过程持续时间较长,PM10浓度接近20个小时超标;峰值浓度高,今晨北京PM10浓度峰值已达历史同期过程的最高值,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严重。
多种因素叠加引起本次沙尘天气
针对沙尘天气成因,监测中心表示,一般情况下,进入6月,西北上游地区植被覆盖较好,降水增多,发生较强沙尘天气的频率显著下降。近期蒙古国中南部、东南部及中国内蒙古中部,降水偏少50%以上,气温偏高2度左右,植被覆盖率较前5年同期明显偏低,易于起沙。同时,受21-22日出现的中等强度蒙古低压气旋系统影响,出现了中等偏强的沙尘天气系统,引起较强沙尘天气。受以上因素影响,华北地区在6月下旬,罕见地出现沙尘天气,并明显影响了北京。
监测中心提示,今年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冷空气系统强度变弱,异常极端天气增多。今年春夏季气候状况从厄尔尼诺快速向拉尼娜转换,转换期气象条件不利,预计6月下旬及7月,北方地区温度持续偏高,有利于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气体污染物,快速生成二次污染物、推高PM2.5、臭氧浓度,对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任务提出了严峻挑战。(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金九银十”效应显现 汽车产销量创新高
- 第六届高博会聚焦“智慧”农业 “科技果”越结越多
- “电子保姆”带娃 小心孩子发育迟
- 文化中国行丨中秋节,感受月满敦煌大漠的极致之美
- 共绘盎然春耕图景,快手三农推出“幸福乡村春耕季”系列活动
- 男子开车不慎落水 江苏睢宁民警飞扑跳河救人
- 北京6人及以上家庭下月起用电有优惠
- 莫文蔚回应:放心!
- 央行:人民币汇率有比较稳定的坚实基础
- 广西推行有温度执法 提振经营主体活力
- 和合诸味 一碗广西米粉如何交融多元饮食文化?
- 珠江流域启动“压咸补淡” 确保珠三角供水安全
- “岢岚好人”孙越峰: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
- 长江经济带发展“湖北答卷”:紧抓创新和包容 突破性发展五大产业
- 一位八旬歌痴的快乐生活
- 甘肃作家出书缅怀“金老爷子”:留住父亲70载“田园童话”
- 中国激光显示技术发展步入快车道 产品应用领先世界
- 上海启动人工智能(AI)远程会诊援滇项目
- 20余万种图书亮相2023中国黄山书会
- 超过2.3万个物种研究评估:全球约1/4淡水动物面临灭绝风险
- 热门推荐
-
- “雄安智能网联充电技术应用大赛”决赛开赛
- “乌衣巷”等地名入选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 端上“生态碗”,吃上“旅游饭”——云南龙树脚村的“蝶变”
- 世界高血压日:这种“老年病”为啥盯上了年轻人?
- 安徽省宁国市高铁南站站前广场主体结构封顶
- 花粉季来了!花粉过敏该怎么办?
- “源·缘——闽台艺术展”亮相国博 诠释“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
- “一次挂号管三天” 看病如何更方便、更省心?
- 最大外送电力2698万千瓦 “晋电外送”负荷创度夏期间新高
- 重庆将建设文物考古保护基地 打造考古研学新去处
- 杭州出台举措回应涉外司法需求 助数字自贸区“商通全球”
- 上海首家社区食堂“焕新” 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 中国今年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达汽车总销量30.4%
- 纪念上海解放75周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播出五集系列片《战上海》
- 美国毛伊岛野火搜寻接近尾声:115人遇难 仍有多人失踪
- 中国西部地区第二台“华龙一号”首次并网发电
- 首届“豫见新疆”农特产品产销对接会签约28.07亿元
- 女子因错过高铁崩溃大哭怒斥孩子?杭州站回应
- 世界技能博物馆开放在即 六大核心展区全方位展现技能独特魅力
- 中国诗歌创作基地落地广州增城区 系2023年度首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