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纪行)“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展创结合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高政3日透露,2024年进馆参观的3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达到62.09%,证明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亲近传统文化。
“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博”专场活动12月3日在北京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观众一大早有序进入国博一楼宽敞的大厅,在临时柜台前排队购买凤冠冰箱贴,每天线下有1500个购买名额,每人限购两个。不到九点半,一层大厅已撤摊恢复原貌。
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原型设计的凤冠冰箱贴文创产品,一经推出就迅速成为现象级“爆款”产品。首批3000件“木质凤冠冰箱贴”一天半就销售一空,再次推出的“AR金属凤冠冰箱贴”,开售当天2小时售出2300件。截至11月27日,两款冰箱贴共计销售超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当之无愧的“销冠”。随后,国家博物馆乘势而上开发了笔记本、化妆镜、徽章、毛绒玩具、钥匙扣、马面裙、咖啡等10余款凤冠系列产品,同系列文创销售总额突破1000万元人民币。
高政指出,文创产品是展览的重要延伸,文创产品展区也被视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我们深入挖掘文物和展览蕴含的丰富内涵,推动展创结合,进一步加工转化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让观众能够把展览记忆和历史文化带回家,并积极围绕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开发各类文创产品。”
据他介绍,今年以来,国家博物馆累计推出各类文创产品200余款,涉及350余个品类,出现了凤冠系列、机甲拼插玩具、AR考古盲盒、节日礼盒等多款备受观众喜爱的产品,充分满足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望。截至11月27日,国博文创产品销售收入比2023年增长106%。
比文创更火爆的是入馆参观人数。
今年暑期,国家博物馆每天有近160万人预约2.6万张门票;国庆假期,国博预约最高峰日达121.6万人,7天平均每天约有95.4万人预约。即便在淡季时,每天也有近52万人预约。截至2024年11月28日,国博观众累计预约已达到6309187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万余人,同比增长10%。高政说,“‘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成为开放运营的一种常态。”
进一步梳理数据发现,入馆观众中,女性观众占预约总人数的59.07%,男性观众占比为40.93%;从年龄结构来看,18岁以下的观众占比21.26%,19岁至35岁观众占比40.83%,36岁至59岁的观众占比30.69%,60岁以上的观众占比7.22%。总的来说,3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达到了62.09%,“这也充分证明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进博物馆,来关注和欣赏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现场,记者碰到一群来自北京市顺义八中的初中生。初二的代梓程手捧《中学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国》,正在商代的后母戊鼎前参详。“当书里的文物,活生生立在眼前,这种感觉完全不一样。看到它们,可以真切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感受到辉煌的中华文明,特别让人震撼。”
从曾经的“门可罗雀”到今天的“热辣滚烫”,高政认为,“文博热”是全民族文化自信大幅提升的集中体现,是文化和旅游事业深度融合的充分彰显,也是文博场所自身改革创新的魅力所在。文化和旅游业复苏势头强劲,博物馆游火爆出圈,“跟着博物馆去旅行”“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成为越来越多社会公众青睐的文化消费形式。(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茶18世纪风靡英伦
- 重点城市雨雪进程图:湖北湖南等地雨雪将短暂停歇 需及时清雪融冰
- 月球上如何修路?国际最新研究称激光融化月壤可造出铺路材料
- 受强降雨影响 黄山共关停景区43家
- 探博物馆、访自动化码头 走进广西钦州感受发展新貌
- 17.9元解决三顿饭,你愿意为“剩菜盲盒”买单吗?
- 新漫评:冲闯黄岩岛?小心变“炮灰”
- 央行1月23日开展4650亿元逆回购操作 期限为7天
- 云南景东西黑冠长臂猿家庭再添丁
- 电影票房开门红、冰雪旅游迎热潮……文旅市场开启新年“加速度”
- 千年皮影雕刻工艺加持中国服装品牌 非遗人走出推广新路径
- 大妈九寨沟脱鞋下水被处罚 景区及时处理不妨多些科普
- 北京:卫生、中小学教师等不将论文作为职称评审主要指标
- 聚企成“链”、聚链成“群” 山西晋中加速构建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 巡回演出、短视频拍摄……香港艺人阮兆祥称会在内地大展拳脚
- 1.75%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一降再降
- 2023外交官与民营企业家交流活动在沪举办 共议“一带一路”合作新愿景
- 2023年辽宁省税费收入7622亿元
-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加速跑”
- 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暨文学出版论坛在马德里举办
- 热门推荐
-
- 网络“推书”火花四散的文化冲击
-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政策实施两年来货值超32亿元
- 广州空港博览中心(二期)项目开工 预计2025年建成
- 日本樱岛火山爆炸性喷发 烟柱高达3400米
- 社工报考热持续升温 持证社工成了“香饽饽”
- 俄罗斯籍机长马克西姆:在中国工作生活“收获满满”
- 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长治赛区)开赛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斯特恩:大力发展绿色投资 更好地实现气候变化目标
- 住建部:首批房地产项目名单月底前落地
- 江苏、河南启动2024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 海南15款移动应用程序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责令整改
- 宁夏再次对安全责任履职不到位情况进行追责问责和组织处理
- 藏族题材电影《阿爸的刀》在拉萨杀青
- 传承千载文脉:山东“一线多珠”串起运河风景
- 第五届“董子杯”全国书法大展开幕 共收到海内外作品3168件
- 林毅夫:不同类型产业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两部门公布一批税费优惠政策
- 尼日尔局势愈发紧张
- 禁令下仍有培训机构售卖超额课时包 专家呼吁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刘玉鑫: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