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一降再降
利率下行大背景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也一路走低。7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有保险公司近期备案的个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仅有1.75%。
虽然预定利率1.75%只是个例,但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从3%降为2.75%是更多险企的选择。受访专家认为,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保险公司投资端承压,为防范利差损风险,下调结算利率是大势所趋。
预定利率下调中
近日,增额终身寿险预定利率将从3%下调至2.75%的消息不胫而走,部分险企也上线了预定利率2.75%的产品抢占先机。
泰康人寿官微7月1日发布消息表示,泰康人寿推出了“泰康尊享世家(增额版)2024终身寿险”。一位泰康健康财富规划师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该产品的预定利率为2.75%,这也是行业上线的首批预定利率2.75%的保险产品。
实际上,还有险企备案了更“保守”的产品。7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复星保德信人寿最近备案在售的一款名为“复星保德信星福家2024终身寿险(分红型)”的产品,预定利率仅有1.75%。
有保险销售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此前分红险预定利率为2.5%,预计增额终身寿险预定利率从3%下调至2.75%后,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也会从2.5%下调至2%,而预定利率1.75%的分红险设计,分红的空间会更大。
对于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精算视觉创始人牟剑群表示,在监管强调防范行业利差损风险的大背景下,保险公司下调产品预定利率符合监管趋势与市场趋势,是合理的做法。
从监管引导到主动调降
不同于以往,此次增额终身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是保险公司的自主调整,并非监管指导或要求。
去年,监管部门曾对人身险公司进行窗口指导,要求普通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3%、分红产品上限为2.5%、万能产品保证利率上限为2%,保险公司于8月1日前停售了预定利率不匹配的产品。而今年的预定利率调整,更多是险企自发的行为,并且,从新产品情况来看,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方面越来越保守,不再“顶天花板”设计保险产品收益。
从监管引导到主动调降,可以说,保险公司放弃了“价格战”,不再“拼收益”。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近年来,我国市场利率不断下调,这也是保险公司下调预定利率的主要原因。因为市场利率不断下降,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也必然趋于下降,则其产品的预定利率也需要下降。否则,如果市场利率不断下降,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不变,则保险公司要么自己“贴钱”,导致利差损甚至引发偿付能力风险,要么铤而走险投资高收益高风险产品,显然,这都不利于保险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谈及未来的趋势,杨泽云预测,从目前市场环境来看,市场利率已经进入持续下降的趋势。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险企跟进下调预定利率。
严防死守利差损
可以说,利差损仍是悬在保险公司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去年金融监管总局针对行业共性问题,引导调整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未来将推动保险机构强化资产负债统筹联动,进一步健全保险产品定价机制,指导保险机构调整产品结构,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
当前保险业资产负债情况更能反映当前保险业正面临的利差损压力,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76家人身险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达到1.35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6.35%;投资端,一季度多家人身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徘徊在2%左右,如果按照预定利率3%计算,很多寿险公司负债成本高于当前实际投资收益率水平。
防范利差损、优化负债成本管理已成为近年人身险行业重要课题。杨泽云分析,表面上看,利差损是由于寿险产品预定利率高,而其资金投资收益率低,但本质上应该是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问题,即资产负债不匹配。金融行业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就是资产与负债不匹配所引发的风险,这既包括资产与负债的利差所引发的风险,也包括资产与负债的期限不匹配所引发的风险。
而在投资端有诸多桎梏的背景下,负债端仍是缓解利差损的较优选择。华创证券分析师徐康表示,从海外经验来看,日本寿险行业亦长期面临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环境,其核心解决路径包括加大海外投资与下调预定利率。前者目前从外汇额度管制的背景下有一定实施难度,下调预定利率或成为当前我国人身险行业缓解利差损的较优选择。
那么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该如何从产品端规避利差损风险?康德智库专家、北京市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凤丽表示,需要优化产品结构,险企应加大对保障型产品的开发力度,减少对利率敏感型产品的依赖,提高产品组合的多样性和抗风险能力。精细化定价,根据市场利率变化和客户需求变化,动态调整产品定价策略,确保产品定价既能满足客户需求又能有效控制负债成本。
“我国部分寿险公司的主要产品都是储蓄型保险产品,在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有限以及市场利率不断趋于下降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利差损。”杨泽云表示,可以改变保险产品销售理念,由以往的比拼投资收益率等,调整为养老保障、财富传承等保险保障。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武田制药总裁、首席执行官卫博科:应该继续加大医疗卫生方面的预算
- 河北沧州东光县一工厂发生爆燃
- 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 联合国:深感担忧
-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在杜甫故里与诗圣“超时空对话”
- 如何让孩子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开学模式”?
- 雪豹入犬舍,这是咋回事儿?
- 世界目光聚焦杭州亚运会:促进文化交流 彰显亚洲团结|世界观
- 广州为第一万株古树举行纪念牌揭牌仪式
- vivo S20系列正式发布 专注于年轻人的AI手机2299元起售
- 四川盆地江汉黄淮等地有强降水 黄淮等地有强对流天气
- 淀山湖堤防达标及岸线生态修复工程(二期)开工
- 【央广网评·文旅新观察①】年轻人爱逛博物馆 迷的是文博“大餐”的趣味与魅力
- 公安部:今年以来共破获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违法犯罪案件260余起
- 以色列警方与巴勒斯坦民众在阿克萨清真寺发生冲突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聚力品牌培育 千亿莆田鞋产业再出发
- “科创投融助力平台”上海成立 打造闭环助力提升创业成功率
- 中国首艘集成式全电驱大型压裂船开建
- (新春见闻)“00后”返乡做灯笼 助中国年味扬四海
- 雅叶高速四川泸康段因突遇山洪泥石流隧间桥垮塌 有车辆掉坠
- 铁路快捷物流示范班列开行
- 热门推荐
-
-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化火起来
- 陕西汉中朱鹮保护区2024年首只人工繁育朱鹮宝宝诞生
- 探访南太行:悬崖峭壁“四世同堂” 天然氧吧“森”呼吸
- 低龄留学:光鲜背后,切忌见喜忘忧
- 平安人寿2023年十大新闻
- 以歌传情 “古厝新声”原创歌曲音乐会福州举行
- 要求女性穿高跟鞋上班,有必要吗?
- 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联动千企万店 打造惠民利企新生态
- 孕妈妈该怎样运动?专家:无妊娠期运动禁忌者应规律运动
- 湖南馆精彩亮相深圳文博会 展现“文化+科技”魅力
- 拜登发表外交政策告别演讲,称其让美国更强大
- 甘肃定西万亩梯田:雪后一咖一白犹如“拉花”
- 国寿寿险全面启动金融科技数字化工程建设
- “进博会走进央企”系列首场活动在天津举行 聚焦海洋油气发展
- 一些社区图书馆悄然关门搬家
- 中国红十字会在沪发布“红十字救在身边”2024年度成果
- “运河边的光影故事”电影公益放映系列活动开启
- 美媒:知情人士称,美沙或将达成“历史性”协议
- 接入绿电实现大规模减碳 一个5A级景区的低碳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