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说小雪节气不一定下雪?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 上官云)哪种美食,与冬天最配?有人会说是烤红薯和冰糖葫芦,也有人说,那必然得是涮羊肉,又暖和又好吃。
在二十四节气中,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寒风清冷的冬天,正是腌菜和腌制腊肉的好时机,人们制作各种美食,享受丰收的喜悦。
腌咸菜、吃糍粑、喝刨汤……你喜欢的小雪节气美食,是什么?
“小雪节气”一定下雪吗?
“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从物候现象的角度,小雪节气被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也意味着,天气将会越来越冷。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秘书长唐志强介绍,11月22日是小雪节气,它的到来标志着一年的降水形式由雨转雪,冬季降雪正式拉开序幕。
那么,小雪节气一定会下雪吗?这倒未必。
天气中的小雪,是指强度较小的降雪。唐志强表示,“小雪节气”主要反映的是降水和气温等物候现象。此时低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才刚刚踏入冬季,一般不会下雪。
“小雪雪满天,来年必定丰”,适量降雪,有利于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冬季干旱,保护作物安全越冬。“雪有信”在生态、农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唐志强认为,小雪节气期待的不仅仅是一场雪,而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最殷切的企盼。
为何要“腌菜”?
正所谓“秋收冬藏”,立冬、小雪都是刚入冬的节气,很多饮食习俗也是围绕着节气气候特点形成的,比如腌咸菜、吃糍粑、喝刨汤等等。
唐志强曾提到,小雪节气正是酿酒的好时节,清澈的水质酿出来的酒,口感也不错,这个时候酿的酒,就叫做“小雪酒”。
又或者,做一些香甜可口的糍粑,人们将糯米蒸熟捣烂,配上花生、芝麻等等,端上桌来,入口香甜,象征着和和美美,收获与团圆。
对不少人而言,冬天的味道往往是从“腌菜”开始的。过去,为了在漫长的冬季中有菜可吃,人们会储备一些大白菜、萝卜等等,以备过冬时食用,小雪腌菜,缸纳百味。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腌菜腌肉几乎是古代人在冬天必须要做的事情。人们发挥聪明才智,做出各种“腊味”,食材多样,鸡鸭鱼肉皆可“腊”。
各种腊味,往往会让人想到年序更迭,小雪节气距离农历新年已经不是很遥远,寒冬腊月,人们杀猪宰羊,制作腊肉、香肠,正所谓“冬腊风腌,蓄以御冬”,春节时也能品尝美食。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即便是在冬天,人们也可以看到种类丰富的蔬菜水果,因而不再像以往那样大规模腌咸菜,偶尔腌制一小坛,是习俗的延续,也是一种意趣。
人们也很早就知道,小雪时节气温骤降,此时应当顺应自然界“封藏”的特点。饮食上虽宜进补,但仍应以清淡、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蔬菜,不可过度食用烧烤、油炸食品。
种种饮食习俗,凝结着人们顺应天时的智慧。时光流转,每一道节气美食均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丰富了味蕾,更代表着人们美好的情感寄托,和对生活热气腾腾期盼。(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甘肃聚焦敦煌与简牍等特色文化出版 图文并茂讲“冷门绝学”
- 阿卡贝拉全新演绎《十大姐》 “中西合璧”让云南民歌大有可观
- 拉萨市城关区桑伊社区:背街小巷改造,铺筑幸福“快车道”
- 郑渝高铁开通一周年 湖北段运送旅客近千万人次
- 述评:霸权、霸凌与霸道——论美式民主的三原色
- 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在哈尔滨开幕
- 50多年来最大规模!数百人出动寻找尼斯湖“水怪”
- 安徽聚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累计建成5G基站11.4万个
- 中国-东盟青年交流营在厦门大学启幕
- 一流赛事成就一流城市
- @吃牛油果减肥的你 这些高热量水果你知道吗?
- 不合理低价游缘何屡禁不止?又该如何根治这一乱象?
- 运河杭州上新:钢铁厂变身潮流打卡地 货轮让位客轮游艇
- 广州设立50亿元专项资金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 老乡鸡回应预制菜
- 浙江统一战线以跨界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 福建龙岩启动“一元游龙岩”全域旅游活动
- 话剧《龙腾伶仃洋》进京演出塑造港珠澳大桥“大国工匠”群像
- 小众腮红,你玩得转吗?
- 全球濒危物种东方白鹳在黄河三角洲繁育超3000只雏鸟
- 热门推荐
-
- 电影正走向死亡?
- 绿色养殖助力共富 第二届“绿色牧场公众开放日”在蚌埠举行
- 指引发布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了“说明书”
- 北京国际电影节 时隔3年重回春天
- 中国杭州大学生文化旅游节启幕 以大学生为媒打响文旅品牌
- 新疆昌吉州:“群众村晚”展现乡村新风貌
-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去年通过12315平台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964.83万元
- 哈尔科夫电视塔被俄军击中倒塌 泽连斯基发声
- “海葵一号”完成首船原油外输作业
- 遇见福建:永定乡村会客厅新图景
- 当甲骨文邂逅“清明”:祭祀要用几头牛?先占卜问问
- 10月中旬重要生产资料8种产品价格上涨 棉花等37种下降
- 百年菜谱重现 广东连州千人试吃东陂腊味
- 合肥机场8月创单月旅客吞吐量历史新高
- “王老吉”商标侵权案“再拉扯”
- 广西9条河流13个水文站出现超警洪水
- 菲律宾3月通胀率为7.6%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平定县石门口乡:解锁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密码”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旧棚改造换新颜 再变致富“聚宝棚”
- 纪录片《何以中国》播出——倾听中华文明的历史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