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电影节 时隔3年重回春天
北京国际电影节 时隔3年重回春天
电影节于4月22日至4月29日举办 将组织九大主体板块及相应活动
本报讯(记者 肖扬)记者29日从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获悉,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于4月22日至4月29日在北京举办。本届电影节将组织“天坛奖”评奖、开幕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划·主题论坛、北京市场、电影嘉年华、大学生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电影+”九大主体板块及相应活动。这是2019年之后,时隔3年,北京国际电影节重回4月举行——此前三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举办时间并不固定:2020年在8月,2021年在9月,2022年在8月。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表示:诚挚欢迎海内外影人、影业机构、剧组以及媒体记者朋友们来到北京,在这个春天与电影相约。据介绍,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以“光影共享,文明互鉴”为主题,继续坚守“共享资源,共赢未来”的初心使命,坚守“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北影节平台为纽带,荟萃全球电影精品,集聚中外产业资源,促进各国交流互鉴,推进世界电影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北京国际电影节方面公布电影节各项活动报名截止时间。其中,北京市场截止日期为3月31日,媒体注册截止日期为4月10日18:00。
相关
北京打造扶持文化企业政策闭环
又讯(记者 杨文杰)“服务包”支持龙头企业、“投贷奖”支持成长型企业、“房租通”支持小微初创企业……北京正在形成全链条政策闭环,为文化企业发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3月28日,市委宣传部在怀柔影视示范区举办文化企业政策宣讲会。会上,围绕内容创作生产、文化+融合等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市经信局和市文资中心分别对精品艺术创作、超高清视频、专精特新、投贷奖、房租通等文化企业扶持政策进行宣讲解读,怀柔区介绍区域发展重点和文化企业支持政策,为文化企业实现“开门红”,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完美世界、光线传媒、万达影视、流金岁月、首创郎园等30余家企业负责人参加。
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发展指导处负责人邹璐巍介绍,当前,北京市文化产业深挖文化、科技等资源优势,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强化企业服务,形成“服务包”支持龙头企业、“投贷奖”支持成长型企业、“房租通”支持小微初创企业的全链条政策闭环,为文化企业发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相关负责人对2023年度电影项目申报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其中纳入重点选题方向的分别是现实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北京题材、文化与科技融合项目等。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发起设立的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2023年也将继续对我市优秀广播电视作品、网络视听作品在剧本创作和摄制宣推阶段进行扶持,并对已播出优秀项目进行相应奖励。市经信局、市文资中心也将分别通过“专精特新”“投贷奖”“房租通”等专项政策对文化企业予以支持。
怀柔区将聚焦怀柔区域发展功能定位,推动怀柔科学城统领国际会都、中国影都融合发展协同联动,推进科技和影视文化深度融合。(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将以影视行业新需求为导向,加强中影基地建设、电影学院怀柔新校区、制片人总部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为更多影视制作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通过完善基地运营模式,创新消费需求,吸引公众参与,打造怀柔文旅体验中心和消费中心;借助北京国际电影节在怀柔举办,促进中影基地配套功能设施建设,推介好怀柔文化产业,吸引更多影视企业落户“影都”。
近年来,北京市坚持“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城市赋能”总体思路,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构建1+N+X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聚焦精品生产,推动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强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北京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509.2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占GDP比重为11%,继续稳居全国第一。2022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收17555.3亿元,在疫情严重影响下依然保持正向增长,展现文化产业发展强大韧性和良好态势。(北京青年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吃干榨净”一只果,何以致富一方人?
- 流感后病危的患者上海获救
- 辽宁各地开展“学雷锋纪念日”系列活动 弘扬雷锋精神
- 大学生打工实习 暑期住在哪是个难题
- 我国外贸竞争有哪些新优势?一组数据带你看
- 他们是成人,但有多动症
- 《少林寺宗法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专家称具有世界文化价值
- 龙文化扮靓湖北“最美休闲乡村”
- 【何以中国·了不起的文明遗存】古蜀人的奇思妙想——三星堆的“前世今生”
-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 美媒:就“封口费”一案 特朗普被法官下达禁言令
- 中国—东盟商事仲裁协作中心共建签约仪式举行
- 美国芝加哥又迎“暴力周末”:至少22人中枪 5人死亡
- 云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
- 秋日燥字当头姑娘们别忽略了自己的第二张“脸”
- 日本启动第三批核污染水排海 民众持续集会反对
- 广东多项低空领域产品已落地
- 前三季度北京GDP同比增长5.1%
- (新春走基层)从“世界屋脊”到“南海之滨” 六旬铁警见证变迁护平安
- 全球首位AI工程师诞生 “码农”未来会消失?
- 热门推荐
-
- 爆款文创“出圈” “文博热”再升温
- 山东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应用 赋能多领域低碳发展
- 近百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相聚扬州 “寻美”古城发展印记
- 文坛名家聚焦:GPT-4来了 翻译会是文学领域最先“失守”疆土吗?
- 甘肃通渭黄土高原:漫步万亩山楂园 品翰墨之香
- 第110届全国糖酒会带动城市服务业增收破百亿元
- 加拿大宣布计划采购最多12艘常规动力潜艇
- 湖南芷江侗乡全域升级绘就乡村春日“新面貌”
- 上海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新闻观察丨从头盔到战机 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逐渐升级
- “再生资源行业未来一定会更好”(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藏书家袁立章:古籍何以“照”今人?
- 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应进行功能转型
- 多国驻华使节: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发展 也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 中欧班列(渝新欧)累计开行近1.5万列
- 10月11日起贵广高铁最高时速按300公里运营
- “文旅+”跨界展现文旅产业无限创新可能
- 前三季度青海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实现翻倍增长
- 菲律宾国家警察:今年前10月犯罪数量同比下降8.24%
- 改革开放之路丨大国强县看兰陵:美好生活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