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等千人签署公开信,人工智能开发危及“文明控制权”?
中新网3月30日电 美剧《西部世界》和好莱坞电影《终结者》里曾描绘,人工智能(AI)的“觉醒”可能危及人类。最近,科幻片中的担忧照进现实,有不少人工智能业界“大佬”突然呼吁暂停开发更强大的AI系统,提出具有人类水平智能的AI系统可能“对社会和人类构成潜在风险”。
他们的担忧从何而来?人工智能开发会否危及人类的“文明控制权”?AI的发展是否已来到需要按下“暂停键”的转折点?
一封公开信,四问AI风险
近期,美国亿万富翁埃隆 马斯克和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图灵奖得主约书亚 本吉奥(Yoshua Bengio)等人联名签署了一封公开信,呼吁暂停开发比GPT-4更强大的AI系统至少6个月,称其“对社会和人类构成潜在风险”。
这封发布在非营利性组织“未来生命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网站上的公开信主张,在开发强大的AI系统之前,应先确认其带来影响是积极的、风险是可控的。
信中详述了具有人类水平智能的AI系统可能对社会和人类带来极大的风险,称“这一点已经得到大量研究和顶级AI实验室的认同”,并连续抛出四个疑问:
- 我们是否应该让机器用宣传和谎言淹没我们的信息渠道?
- 我们是否应该让所有的工作自动化,包括那些令人满意的工作?
- 我们是否应该发展最终可能在数量上超过我们、在智能上超越我们、能够淘汰并取代我们的非人类思维?
- 我们应该冒着失去对我们文明控制的风险吗?
公开信指出,如果不能迅速实施此类暂停,政府应当介入并采取措施。此外,“AI实验室和独立专家应该利用这次暂停,共同开发和实施一套用于高级AI设计和开发的共享安全协议,并由独立的外部专家进行严格审计和监督”。
信中还呼吁开发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合作,大幅加快强大的AI治理系统的开发。这其中至少应当涉及监管机构、审计和认证系统、监督和追踪高性能AI系统、人工智能造成伤害后的责任问题、为AI技术安全研究提供公共资金等方面。
公开信在最后提到,如今,我们的社会已经暂停其他可能造成灾难性影响的技术,对于人工智能也应该如此,“让我们享受一个漫长的‘AI之夏’,而不是毫无准备地进入秋天”。
技术、伦理、利益,呼吁放慢脚步为哪般?
从这些内容中不难看出,比起技术,公开信的支持者更在意的,是人工智能可能出现的“野蛮生长”,以及它的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和伦理难题。
公开信中提到,此番暂停并不意味着从总体上暂停人工智能的开发,而是从危险竞赛中“后退一步”。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开发应该重新聚焦于使当今强大的、最先进的系统变得更加准确、安全、可解释、透明、稳健、一致、可信且可靠。
纽约大学教授加里 马库斯所人为,“这封信并不完美,但精神是正确的”,他认为,人们需要放慢脚步,直到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切带来的后果。
目前,该公开信已获上千人签署,其中不乏开源人工智能公司Stability AI首席执行官莫斯塔克(Emad Mostaque)、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人工智能企业DeepMind研究人员、计算机科学家斯图亚特 罗素(Stuart Russell)等专家学者和科技公司高管。
发布公开信的“未来生命研究所”则主要由马斯克基金会、硅谷社区基金会等资助。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正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自动驾驶系统,他也一直坦率表达自己对人工智能的担忧。
路透社还称,欧洲刑警组织(Europol)日前也表达了对ChatGPT等先进人工智能在伦理和法律方面的担忧,警告此类系统可能会被滥用于网络钓鱼、虚假信息和网络犯罪。此外,英国政府也公布了关于建立AI监管框架的提议。
在网络上,这封信也引起热烈讨论,有网友表示认同,人们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仅仅因为我们知道可以建造它,并不意味着应该建造”。
但也有人怀疑马斯克的动机,“马斯克之所以会签署它,因是为他想用自己的人工智能来赚钱。”
还有人分析,“这很可怕,但我认为有些项目不需要停止。技术正在发展迅速,负责任的创新也是必要的。”
关于人类和AI关系的思考,从技术诞生之初就没有停过。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也曾说过,“成功创造了人工智能,很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但如果我们不能学会如何避免风险,那么我们会把自己置于绝境”。
如今,从通过资格考试,到进行艺术“创作”,AI能做的事越来越多,朝着“智能”的方向越走越远。但同时,利用AI技术进行网络诈骗勒索、传播非法信息等犯罪行为也层出不穷。
不同于物理世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漫长周期,AI技术突破往往会通过互联网一夜之间散播全球。在人类未能就AI伦理、监管等找到妥善解决之道前,这些讨论和担忧并不多余。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驻加使馆发言人批驳加方“外国干涉”调查初步报告
- 小广告为电诈引流 山西娄烦警方16个月连破14起“帮信”案
- 石榴画说 | 去新疆看初雪,这些地方不会错
- 百名旅游企业高管眼中的2024年
- 半年都不消停?你的湿疹“不一般”
- 报告建议多举措推动北京市供应链平台发展
- “流动菜市”开进管控区 居民买菜新鲜实惠还方便
- 首都医务志愿者走进东北边境乡镇开展义诊
- 中新真探:泡腾片要用开水冲泡吗?
- 口气恼人 多学科专家共同揭秘“元凶”
- 山西大同:“蝴蝶兰”助力乡村经济“绽放”
- 注意!此类诈骗案件近期高发,已有多人被骗!
- 老河口黄酒:杯酒入喉品四时悠长
- 眼科专家为高校学生护眼亮眼支招
- 感受喜庆祥和氛围 感知文明交流魅力
- “母亲”形象的吸引力法则
- 欧盟指苹果公司阻碍流媒体音乐市场竞争 开逾18亿欧元“罚单”
- 北京将发放京彩绿色消费券 涵盖数万款绿色智能家居商品
- 重庆26个区县出现暴雨 15条河流超警其中4条超保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德兴:果蔬产业“链”出村民“致富路”
- 热门推荐
-
- 和而不同:费孝通“十六字箴言”的中华文化智慧
- 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旺盛 中企积极布局海外产业链
- 从“舶来品”成为“外贸货” 云南牛油果实现首次出口
- 江苏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局地雨量可达100毫米以上
- 中新健康周报|人工耳蜗、外周血管支架集采开标;京津“同仁堂”合并
- 发礼包、吃盆菜 广东4万余名劳动者享团年饭
- “两弹一星”精神专题研讨会在陕西凤县红光沟举行
- 美国夏威夷毛伊岛“缺水”背后:一场水权争夺战
- 韩国法院驳回尹锡悦方面提出的逮捕适当性审查
- 聚焦品牌发展 出版行业如何拓展细分领域?
- 春节长假期点燃热度旅游消费呈上升势头
- 中国航天主题音乐节正式发布
- 网剧《立功》昨日开播 范伟VS余男:惊悚悬疑撞上东北幽默
- 穿越时光的美学!探秘泉州“头顶上的花园”,一个栩栩如生的民俗传奇
- 走出广交看广东丨自主品牌主动求变 看老字号企业如何扩大“朋友圈”→
- 黄山景区回应游客在厕所过夜:再次呼吁游客错峰出行
- 熟悉又陌生 创新原生态音乐如何吸引年轻人
- 茅台冰淇淋来了!网友:“迟早会有茅台奶茶”
- 2023年河北实施文物保护项目213个 投入文保资金3.68亿元
- 数读中国 | 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总体保持下降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