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与东盟共话文化遗产领域合作发展
【东盟专线】广西与东盟共话文化遗产领域合作发展
中新社南宁11月17日电 (俞靖)中国—东盟文化遗产主题对话活动16日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外文化领域专家以中西文化遗产互鉴为题,共话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发展新机遇。
本次对话活动以从“‘活’起来到‘火’起来”为主题,聚焦面向东盟的文化遗产领域合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在视频致辞时表示,文化遗产是国际通用语言,中国与东盟共商文化遗产发展前景,体现了双方的深厚历史底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对话典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唐正柱在致辞时介绍,近年来,广西持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体系,并与东盟国家签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中外文化合作发展。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中国研究所文化历史研究室主任陈氏水在作主题分享时表示,地方民众在弘扬文化遗产价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她认为以民众为主导的保护策略,正助力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天对话活动上,中国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向海外推介中国利用数字化,在保护敦煌莫高窟、故宫等文化遗产上的实践经验,以实例展现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领域上的新成效。
据悉,中国—东盟文化遗产主题对话是2024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将在图书文化周期间开展以“印迹广西——穿越千年的文化遗产之旅”为主题的中国—东盟媒体智库联合参访活动,届时中外文化领域专家将深入广西崇左等地,实地探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共商文化遗产发展新路径。(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虎虎生威春节定制游 生态福利共享过大年
- 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 湖南江永让发展更有“温度”
- 第8届南博会将于7月底举办 首设外贸综合服务区
- 俄总统普京签署法案 加强惩处叛乱分子
- 意大利城市米兰实施全国最严户外禁烟令
- 稳消费:减税让利优于发钱撒币
- 中国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1.93万亿元
- 天津: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 福建漳州通过“中国鲍鱼种苗之都”专家核审
- 日本福岛渔民:绝对不相信所谓的“处理水”安全
- 新设备可检测跟踪血液癌细胞 无需昂贵的侵入性手术
- 高考结束,她又“躲”了起来……
- 拜登来电莫迪跳舞?别被骗!AI造假打开潘多拉魔盒?
- 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货邮吞吐量首次超过100万吨
- 云南红河沿边开发开放取得新突破 前三季度居滇越贸易第一
- 电视剧《日光之城》带动拉萨“文旅热”
- 蓝皮书:中国国货“潮品”用户规模达5.3亿
- 2022年度“全国报告文学排行榜”发布 10部作品入选
- 台湾陶艺家在彭州:几百年前我一定是这里的烧窑工
- 挪威北部一大巴坠入湖中 至少3人死亡
- 热门推荐
-
- 八省份因降雪封闭37个路段 关闭收费站503个
- 中企与马来西亚知名拉曼大学开展校企合作
- 《中国关键词:文明理念篇》首发亮相并将推出多语种版本
- 卡塔尔航空宣布下周恢复大马士革航线
- 静脉可视化仪可助快速采血
- 24小时不打烊 国庆多元场景拓展消费体验
- 2023年西藏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达1.91亿件 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
- 清明假期广东接待游客1982.8万人次
- 专访礼来全球高级副总裁王莉:揭秘礼来创新之道
- 最新民调显示美国总统拜登支持率下滑至34%
- 中国旅游研究院:今年中国国际旅游收入有望重攀千亿美元关口
- 专家:警惕脑卒中呈年轻化
- 北京亦庄“新药智造”产业高地行动已见成效
- 一旅客行李箱内塞满成捆美元现金 广州海关现场查获
- 金融监管总局: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 罕见特大暴雨致西部山区损失重大
- 第六届中国文联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展在京举办
- 一位归侨退役女兵的感人故事
- 天津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哈萨克斯坦总理:愿同中方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