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进校园”引热议 专家建议学校严把食品安全关
“预制菜进校园”引热议
专家建议学校严把食品安全关,消除家长的担忧
近日,关于学校统一配餐引入预制菜一事在多地掀起热议。不少家长们担心,学校的统一配餐中若含有预制菜,可能对学生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向来备受关注。对于预制菜是否适合进入校园,尤其是否适合学生长期食用,这背后牵涉到了食品安全、营养均衡以及标准推广、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食品安全和营养跟不跟得上?
探讨预制菜是否适合进校园这一问题,首先要厘清预制菜的概念。
按照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标准,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预制菜一般分为四类:即食食品,如八宝粥、罐头鱼等;即热食品,如速冻水饺、自热火锅等;即烹食品,如调理牛排、免浆鱼片等;即配食品,如免洗免切的净菜。也就是说,在预制菜进校园方面,其实也要分类看,究竟是哪一类预制菜进入了校园。
此次讨论的焦点问题是“预制菜进校园”。“学校设饭堂就是为了让学生吃上安全新鲜的饭菜,如果都让预制菜进校园了,那孩子们营养怎么保证?”一名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坚决不接受预制菜进校园”。
也有家长表示,可以理解学校为了配菜方便引进部分预制菜菜品,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要保证食品安全,在营养搭配上也要有标准。
在进入校园之前,其实预制菜已经悄然走进了各大商超和餐饮店。近年来,预制菜因其种类丰富、方便快捷、节约人工成本等优点,受到不少上班族、连锁餐饮和中小餐馆的青睐。
数据统计,仅2022年,广东全省预制菜产值达545亿元,增速为31.3%,占全国的13%;聚集超6000家上下游相关企业,占全国8.5%。
随着预制菜产业的迅速发展,其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逐日提上日程,愈发受到重视。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多个省份也相继出台政策指导文件,对预制菜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行引导和规范。
其中,广东出台的《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直击“质量安全”这一预制菜产业发展痛点,提出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逐步制定完善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系列标准。
“预制菜进校园”需加强监管
预制菜是否就意味着不健康呢?“对于家长来说,他们希望孩子吃的是健康的、美味的、安全的食物,而这一点,高品质的预制菜能够做到。”业内人士认为。
然而,即便能保证预制菜的质量和安全,对于消费者而言也不一定愿意天天吃,尤其是孩子在学校长期吃,“有选择地吃”和“只能吃这个”是两码事。
“究竟有多少地方的中小学食堂引入了预制菜,这需要公开、透明的回应。”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家长表达对“预制菜进校园”的担忧,其实也反映出一些学校食堂供餐并不透明。“消除预制菜进校园的担忧,首先就要做到食堂供餐公开、透明,让学生吃好,吃得安全、有营养。”
“一方面,预制菜行业本身就缺乏明确、统一的行业标准,让预制菜进校园,会让正在长身体的孩子面临不确定性风险;另一方面,对于预制菜的营养,是存在争议的,而法律明确规定,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也就是说,必须确保给孩子吃的食品,具有最高安全标准、营养标准。所以当前,预制菜进校园还存在争议。”熊丙奇说。
他建议,要让孩子吃好吃得有营养,必须加强对进校食品材料的安全风险与营养健康检测,对预制菜进校园,要严格把关,也需要进一步推进“明厨亮灶”,学校食堂必须公开食材来源、储运、加工、配餐的过程,对食堂经营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食材的新鲜、安全与营养。
“孩子是特殊群体,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所以建议学校还是保证提供新鲜的食材,尽量不要选择预制菜。”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会长叶树强也表示,“但预制菜的范围很广,家长们不必闻预制菜而色变。关键还是要保证配餐过程的公开透明,减少家长们的担忧。”
“对于预制菜进校园的问题,应当加强管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曾公开表示,在预制食品进入学校食堂的过程中,应提出营养和安全方面的高标准,督促企业增加营养价值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和专家指导,要求相关部门进行更密切的监督,提供各种数据资料。
在今年8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管局等5部门联合发布《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从方案发布即日起至今年年底,开展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方案要求,加强学校、医院、养老院、机关等集中用餐单位食堂分类统计、动态管理。(南方日报记者 陈薇 宾红霞)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层叠的北京!八百年古都有哪些“隐藏版”故事?
- 2023清华五道全球金融论坛在京开幕
- 甘肃近年降水呈“非典型”暴雨过程 气象人追逐精细化服务
- “2024台湾工会青年研讨营”在南京开营
- (新春走基层)长沙供电段昼夜巡查破冰 保春运安全供电
- 湖北京山警方破获系列拐卖儿童案件
- “五一”期间成都至兰州铁路数千名参建者奋战一线不停工
- 新电商带来新价值 农货直播成为“新农活”
- 重申禁火令!重庆长寿区一村民丢弃烟头引发森火被刑拘
- 云南文旅“五个大家”走进保山 游客共享视听美食盛宴
- 上海虹桥边检站及时寻找失主 数十万日元”完璧归赵”
- 缅甸发生5.9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美媒:美国“绝密情报泄露”,涉以色列报复伊朗计划
- 青海海东:民营企业进校纳才,提供就业岗位1400余个
- 各地楼市新政陆续出台,影响几何?专家解读
- 韩警方确认演员李善均死于车内
- 西宁火车站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 (新春走基层)安徽阜阳“千集百会”:解锁“皖美”新场景
- 功成身退!世界最高海中猫道完成使命
- 中国网文如何更好地“出海”?叙事和营销都要学会“新瓶装旧酒”
- 热门推荐
-
- 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6000万人次
- 广东中山举办“中意你 深爱你”缘定中深人才集体婚礼
- 南昌被舞台背景屏倒塌砸伤的9名幼儿初步诊断为轻微伤或擦伤
- 西摩·赫什再发文:“北溪”被炸的祸根——必须遵守美国规则
- 博物致知|小镇“双博” 把世界装进水乡橱窗里
- 2024年钦州蚝情节开幕 民众大快朵颐各色大蚝美食
- 报告称中国60个主要城市首套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
- 成都大运村里“非遗热” 沉浸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 以军称正在准备对加沙实施更为广泛的地面军事行动计划
- 甘肃全民健身日“扮靓”民众时尚生活
- 《惊奇队长2》:靠堆砌搞笑段子和视觉奇观取悦不了观众
- “假白大褂”祸害老人问题何以“回潮”
- 为生命停车!这趟高铁在宁强南站临停3分钟……
- 南航举办儿童水墨画展 为孩子梦想添色彩
- G22甘肃定西段路基塌陷抢修完毕恢复通行
- 印度一村庄泥石流已致16死 或仍有逾100人受困
- 智慧景区,乌镇“有数”
- 2025年春运期间琼州海峡北岸港口实施全面预约过海
- (第20届东博会)下一个20年,东博会如何携手中国和东盟跨向未来?
- 最高限速上调至120公里每小时 山西调整优化27条高速公路限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