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文物璀璨 旅游体验升级
山西省忻州市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五台山为龙头,打造世界级文旅康养目的地。经过一系列“加减法”,如今的五台山景区——
国宝文物璀璨 旅游体验升级
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在全球热销,提升了山西文旅热度。作为游戏取景地之一的五台山,近期旅游人数明显增加。
时隔多年,记者再次来到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的五台山,发现这座入选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地的佛教名山,国宝依旧璀璨,环境焕然一新,旅游体验越来越好。
进入五台山风景区台怀镇,车流缓慢但无堵塞,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前行。从游客中心到景区的10多公里路上,不时看到免费公交车一趟一趟驳运游客。
游客最为集中的台怀镇核心区,标志性建筑大白塔正在保护修缮中,广场上游人如织。显通寺、万佛阁、菩萨顶、殊像寺等寺庙里,游客们排着长队静静等候。
夜晚,五台山梵境里文旅小镇上空,一千架无人机组成各种图案,大型情景剧《梵天灵舞》梦幻演绎……
近两年来,五台山景区以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级文旅康养目的地为中远期目标,在切实保护好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前提下,在遗产地核心区内做减法、核心区外做加法,“治危、治脏、治乱、治理”一起抓,有效提升了景区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游客体验感。
2023年,五台山景区接待游客604.73万人次、门票收入6.96亿元,同比增长208%、190%;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354.02万人次,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都增长10%左右。
文物“保护第一”
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因盛夏气候凉爽,被称为“清凉山”,它集宗教、建筑、艺术、自然、生态等价值于一体,200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台山有唐代以来各类佛教建筑,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历史长廊”。大量庙堂殿宇构成世界现存最庞大的佛教古建群,是影响东亚以及南亚地区的文化圣地之一。
五台山现有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藏传寺院12处、汉传寺院74处;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7点)。现存大小佛菩萨、罗汉等像1.46万余尊,梵、日、汉等5种文字经书5.45万余册,壁画2380多平方米,石雕、石碑、铜钟、牌楼、宝塔、石狮、联匾遍及全山。
五台山佛乐是北方佛教音乐的代表,在整个北方及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珍稀文化遗存融汇了释儒道和三晋文化精髓,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大量游客。
近年来,五台山景区党工委、管委会秉承“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原则,加强文物保护修缮。
一进入核心景区,记者就看到大白塔被围挡起来,脚手架上工人正在维修。这座国内现存最高的元代覆钵式建筑,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国宝,去年开始投资进行维修。
2023年,景区管委会争取到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481万元,对显通寺、碧山寺、塔院寺大白塔等六项文物保护修缮。同时,景区还推进文物保护数字化建设,2022年以来相继实施塔院寺和显通寺数字化保护工程,今年申报罗睺寺和南山寺数字化保护项目。所有文保单位均配置了微型消防站、安装了监控系统,部分寺院还安装了热成像监测等设备,大大提升了文物管理水平。
进山舒适温馨
五台山曾一度因堵车频繁而“出名”。去年以来,景区大刀阔斧进行了搬迁整治、环境提升。此次记者去往台怀镇核心景区,没有遇到前些年一堵就是几个小时的状况。车流虽然缓慢,但秩序井然。自驾车进入核心景区实行预约制,大多数游客在游客中心换乘免费旅游公交前往核心景区。
在五台山南线游客服务中心,记者换乘了公交车。服务中心有13个接待服务功能区,众多志愿者穿梭服务。游客中心24小时开放,无论游客什么时间来到五台山南线入山口,都可购票、检票、通行、休息。
“2023年9月,为提升旅游服务品质,补齐基础服务短板弱项,我们专门组建了五台山志愿者服务队伍,为游客提供指引路线、维护秩序、咨询投诉等服务。”五台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在志愿服务站点配了手机充电器、医药箱、饮用水、雨伞、轮椅等用品,让游客一进山就感到舒适温馨。”据介绍,志愿者来自五台山中志协应急救援队、忻州市蓝天救援队、忻州市爱心公益协会等社会组织,目前有200多人。
为缓解多年来的交通拥堵,景区在管理上下大力气:景区所有居民商户近万辆自有车辆全年实行单双号限行;外来车辆实行预约入山;完善衔接有序、运行顺畅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此外,在重大节假日,核心区内停车场、宾馆停车场对外开放,为游客提供免费停车服务。
今年6月,《山西省五台山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全面实施。《条例》从3个方面对五台山文化景观保护作了明确规定,五台山文化景观保护要维护自然地貌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确保文化景观的真实性、完整性、协调性和延续性,把五台山文化景观保护利用工作纳入法治轨道。
提高文化景观效应
“淡化核心景区商业化氛围。”这是在五台山采访时记者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景区内做减法。“景区内疏朗了,整洁了,干净了。”多次来过五台山的游客这样说。2020年开始,景区管委会分两批对台怀镇9村2024人进行了搬迁,在石咀镇射虎川村建设移民安置区,48幢楼1961套安置房,并配套社区、小学、食堂等公共服务功能。搬迁后,原址建起具有北方特色与五台山建筑风貌相协调的民居民宿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特色景观活动场所,进一步还原和凸显五台山独特的人文底蕴。在滩子村特色民居前,一幢幢青石灰瓦的民居庄重大气,融入苍山叠翠的环抱。五台山淡化了核心景区的商业化氛围,提升了文化景观效应。
为提升景区环境,景区实行环卫保洁工作全域托管,制定垃圾收费标准,推行宾馆、门店“门前七包”责任制(包环境卫生、包园林绿化、包广告牌匾规范、包临街墙面整洁、包附属设施规范、包秩序良好、包车辆停放有序)。清理建筑垃圾8000多立方米,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餐厨垃圾处置转运率100%。
去年以来,景区管委会引导成立了餐饮、旅行社、酒店业、文化产业、直播5个行业协会,推动餐饮店菜品量化公示;重拳出击、严肃整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重塑景区诚信、产品和服务靠谱、游客放心的新形象;先后集中整治952个商家店铺户外广告牌匾,市场上的一些低俗之风得以控制,景区与佛国圣地相匹配的“禅意古朴、清净素雅”的整体形象逐步树立起来。
景区外做加法。“康养山西·夏养山西”逐渐深入人心。忻州是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交汇地,五台山是山西文旅的龙头。为改变过去到五台山旅游“白天看庙 晚上睡觉”的单调体验,忻州大力推进民宿酒店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文艺演出等内容,丰富五台山旅游项目。
今年夏季刚刚投入运营的五台山梵境里文旅小镇,让在五台山宜居宜游成为现实。由民营企业投资近20亿元、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的文旅小镇,一开放就受到游客欢迎。古色古香的民居、群山翠湖怀抱的别墅,与雄浑苍劲的五台山融为一体;夜晚的无人机表演、互动式情景演出让游客在五台山的一个个夜晚,既清凉舒适又多姿多彩。目前,文旅小镇已形成“观、游、学、吃、住”的完整旅游业态。
忻州市提出,以五台山为龙头,打造世界级文旅康养目的地。忻州市坐拥五台山、雁门关等5A级景区,芦芽山风景绝美,奇村、顿村温泉品质好、名气大。
近日,忻州举办了“长城两边是故乡”文化旅游季活动。忻州市委书记朱晓东表示,“黄河入晋第一湾老牛湾在忻州,长城雄关在忻州,太行之巅、华北屋脊在忻州。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市,近年来,忻州坚持以三大优势统揽文旅大格局,以文赋能,以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全力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何勇 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日出东方!一起领略神州大地清晨时分的万千气象
- 智能科技成康养产业“新风口”,机器人能替代护理员吗
- “一滴油的奇妙旅行”:中国能源化工领域首个趣味探秘科普展开幕
- (中国新貌)宝鸡:周礼之乡的城市新乐章
- 访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最强算脑”如何服务发展?
- “不见外的老外”聂子瑞:我在中国18年 见证许多奇迹 | 世界观
- 电影《夜幕将至》首映 戴锦华:这部电影是我们共同情绪的映照
- 武警挺进门头沟失联村
- 4月7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惊魂未定!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女子在马桶内发现大蛇
- 湖南株洲芦淞大桥发生多车相撞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
- 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完成正线铺轨
- 日本青森县近海发生地震 多地有震感
- (走进中国乡村)一村之戏 “婺江源头婺剧村”的百年传承
- “达康书记”后再演现象级大剧定海神针 吴刚:对“徐忠”不满足
- 中欧人权研讨会罗马举行 专家反对人权问题政治化工具化
- 江西南城“新联奖”助力“新联娃”向阳而生
- 一根铁屑丝引发的赔偿纠纷
- 多次瞒报财务信息 民主党要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 圆明园文源阁遗址考古发掘完成 计划对公众开放
- 热门推荐
-
- 中外客商和游客云集内蒙古杭盖草原 共享那达慕
- 人民日报文化传媒与度小满共同发起“闪耀的小店”公益推广计划
- 中信证券:自媒体等传播虚假不实信息与事实相悖
- 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通过 推动建材供应全链条绿色环保
- 台湾少年启甘肃行 首站上演“轨道情”
- 文博考古对话文学艺术 纪实影像诗词书法呈现“青阳怀古”
- 北京规划灾后重建:一年基本恢复 三年全面提升 长远可持续发展
- 百万尾南美白对虾落户新疆轮台
- 新机遇里看中国|屋顶“秒变”电站、风电也有“身份证” 一起发现身边的绿电
- 揭秘中国古代“三维扫描术”:为器物拍“证件照”
- 俄外长召开2023年度新闻发布会 这些内容备受关注
- 韩国首尔一公寓发生火灾致2死29伤
- 节日消费暖、冰雪经济热 经济数据彰显中国发展活力
- 广东疾控:广东流感进入高发季
- 新规剑指“自动续费”乱象 违规企业将受重罚
- 出口茶叶需要注意什么(海关答疑)
- 铁水联运20年:浙江写好开放“必答题”
-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一介“农”人关慧明的一句承诺
- 吉林石化力推乙丙橡胶技术突破 新材料国产化步伐加快
- 广西自贸试验区创新跨境交易结算方式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