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遇里看中国|屋顶“秒变”电站、风电也有“身份证” 一起发现身边的绿电
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近一半在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行驶在中国,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来自中国……这些数字,都是我们绿色低碳发展的真实写照。
北京,在全国最大的电力交易机构里,屏幕上数字跳动之间,绿色能源加快流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向前。检索全国绿色电力交易用户数量最多的地方,结果指向这样一个东部沿海省份——浙江。
透明玻璃能发电?屋顶“秒变”电站
当记者来到杭州时,钱塘江畔的地标性建筑杭州大会展中心正迎来开年后的首个集中施工期——大型升降机明显变多,外立面装修全面铺开。作为一个绿色建筑,它的其中一片屋顶由3300多块碲化镉光伏玻璃组成,总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记者发现,和日常见到的蓝黑色光伏板不一样,这种光伏板乍看像透明玻璃;但凑近看,里面排布着整齐的“细线”,这些“细线”是薄膜电池,能把光变成电,从而把屋顶变成电站。
不过,这一片“能发电的玻璃”并没有出现在最早一版的设计方案里。经过反复论证和测算,为屋顶穿上透明发电“外衣”,最终成为既有颜值又节能的不二之选。
杭州大会展中心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李文星告诉记者,今年交付后,这片屋顶每年发电70多万度,相当于杭州大会展中心地下室和地上办公的照明用电量,也相当于在建筑物旁多种了3万多棵树。
眼下,随着一家一户的光伏安装已经逐步成熟,浙江正在从大型和公共建筑上寻找节能减排的新机遇——像商贸城、会展中心、商业写字楼等这些地方的安装量在悄然上升,年均增长率达到104.9%。浙江率先提出,鼓励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就地消纳。
在国网浙江杭州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商佳宜看来,大面积的屋顶现在已经变成一种宝贵的资源,楼上发电,楼下用电,还能享受到更便宜的电价,既节能又降本。
海上打桩什么样?风电也有“身份证”?
此时此刻,浙江新一批海上风电项目正在密集开工。
在这片海域上,液压锤像钉钉子一样把1500多吨、相当于1000多辆小汽车重量的风机基础钢管桩敲进海底。尽管冬天寒潮多、风浪大,但施工团队刚刚定下目标,要抢在春节前就完成首台风机的安装。
安装好的风机会在海上依次排开,这些看起来高大魁梧的“钢铁巨人”,其实有着柔软的身段——它们可以360度旋转,将呼啸的海风最大程度揽入怀抱。
“一台10兆瓦的风机转一圈,扫风面积就有5个足球场那么大,发出的电可供一个普通家庭用5到6天。”海上风力发电厂工程师田素可说。
现在,伴随绿电一并发出的还有一张“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相当于绿电的“身份证”。“海上大风车”每生产1000度电,就可以申请一个“绿证”。
一家海上风力发电厂绿电绿证交易主管张静告诉记者,他们的企业就刚刚完成了首批“绿证”交易。新能源电厂的投入一般都很大,绿证交易为他们带来了额外收入,这也增强了他们继续投资、持续开发的动力和信心。
“绿证”是个什么证?谁来卖?谁来买?
“绿证”是“绿色电力证书”,是我国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和消费的唯一凭证,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绿证”的卖方是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或项目业主,买方则包括有主动减排意愿的企业、政府、社会机构或个人等。
一般来说,跨国公司、外向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购买“绿证”,可以证明它们的生产过程使用了相应电量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践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
个人购买“绿证”,就像参与植树造林一样是公益行为,个人可以选择购买任意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绿证”,助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保护绿水青山。
2023年,我国核发绿证超过1亿个,是2022年的近8倍,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绿证”主要的流动轨迹是从西到东,从河北、吉林、黑龙江等能源生产大省到江苏、安徽、广东等能源消费大省。进入2024年,上海、广东、江苏等地都将“绿证”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
绿色低碳新机遇
世界屋脊上,浩渺深海中,从大自然中每产生1000度绿色电力,就带来一个“绿证”。
我国有七成“绿证”被制造业企业买走,绿色工厂数量持续增长。
一扇门成了变化的“见证者”,短短几年,一家风机装备企业的车间大门改了好几轮,制造的风机叶片越来越长,单机容量越来越大。如今,大块头的风机,“上新”速度几乎赶上手机。
绿色新动能不断传递,孕育的投资和消费市场每年将达到十万亿元量级。冬季采暖要减排,清洁供热产业规模有望超过1万亿元;碳减排要精准测算,碳排放管理员人才缺口数十万,招聘职位数三年来增长近3倍。这片我们共同呼吸的空气里,蕴藏着绿色低碳新机遇。
能源从“远方来”到“身边来”
记者调研的浙江,是全国绿电“绿证”购买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和资源小省,浙江正在加速乘“风”而上、驭“光”而行。
但让人很难想到的是,海岸线长度位居全国首位的浙江,五年前还看不到任何海上风机,而在短短五年里,这个数字就超过670台,总装机容量约400万千瓦。
此外,截至2023年底,包括屋顶光伏在内,浙江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3300万千瓦,以全国1%左右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5%以上的光伏装机。
记者注意到,在浙江省能源局开年的首场会议上,多个和新能源投资建设有关的目标被放到了2024年度计划里的前面,比如建成充电桩1.5万个以上、新型储能装机150万千瓦左右,新增风电、光伏装机800万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要达到43%左右等。
“43%左右”是一个什么概念?浙江省能源局副局长俞奉庆告诉记者,这意味着可再生能源正在从原来的“补充电源”开始转向“主力电源”,浙江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推动能源从“远方来”向“身边来”转变,以能源的绿色低碳发展助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俞奉庆还透露,浙江正在谋划一个大项目,依托浙江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优越的港口航道条件、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强劲的科技创新和一流的营商环境等优势,打造一个集制造、总装、研发、检测、认证和运维为一体的风电母港。
进入2024年,不光是浙江,不少地方都在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加紧布局:天津推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安徽大力培育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川加快建设安全可靠的新型能源体系;山东想要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上塑造新优势;海南则提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藏在“绿证”下的新机遇
看不见、摸不着的电,也能拥有“身份证”?1000度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即可获得一张“绿色电力证书”。2023年,全国核发超1亿个这样的“身份证”。“绿证”连接起了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端,生产端装备迭代升级,消费端绿色电力帮助产品打开新市场。绿色新动能,带来了发展新机遇。
总监制丨申勇 闫帅南 张勤
监制丨王琰 刘若欠 李浙
制片人丨岳群 吴昊 李斌 年加 朱潇 郭茜 朱音燃
记者丨刘柏煊 张明珠 王佳林 孙渊 高珧
新媒体丨杨晓波 王元 李涛 柴婧 马文佳 陈曦 张博 钱榕洁 孙金满 胡从波 刘哲元
制作丨张志 徐鹏翔 涂雪娅 赵柠 雷洪 赵旭东 王健 杨智玮
(央视新闻客户端)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年中国轻纺城成交额破4000亿元
- 暴雨红色预警,浙江、江西情况怎样?
- 西藏芒康:武警官兵4小时抢通川藏公路6处断通点
- 全国铁路6月15日起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 广交会迎八方来宾 湾事通支付宝小程序推出“境外人士服务专区”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45436人死亡
- 陕西省公布第五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
- 中国近现代名家书画亮相吉林
- 慢病人群安然度夏“指引”
- 广东:募集超1300万元 只为“星星的孩子”
- 保加利亚举行两年来第五次议会选举
- 台湾“网红”又“出事” 专家:应严肃检视“为流量疯狂”
- 穗港两地青少年走进广州实验室体验科研魅力
- 百事揭东工厂节能减排“出圈”了
- (身边的变化)西安火车检修之变:不只是手工到数字化的跨越
- 北约秘书长:芬兰和瑞典可能不会“手拉手”入约
- 陕西省技术交易大会开幕 众多高科技亮相智能感知产业全景展
- 湖南农产品加速出海:蔬菜、活猪等俏销 臭豆腐冷链预制菜首出口
- 广西桂中治旱工程通水:从旱片到粮仓的华丽转身
- 遇见中国丨巴基斯坦“洋辅导员”马思浩:愿为中巴友谊贡献自己的力量
- 热门推荐
-
- 浙江舟山:以“一条鱼”全产业链竞逐预制菜市场
- 突发!美国阿肯色州一武器工厂发生爆炸 至少2伤1失踪
- 写给运河的一封信丨扬州大学大运河口述史团队:不负青春 记录流淌的史诗
- 中新健康丨中国医生两项晚期胃癌治疗新方案登陆国际顶级医学期刊
- 德国社民党经济论坛代表团访皖
- 广西荔枝2023年产量预计近百万吨
- 中国国内首台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投产发电
- “涉黄”小广告 暗藏诈骗陷阱
- 全力以赴拼经济——二〇二四地方两会观察(上)
- 《黄河文化大会》郦波趣解“吹牛皮”由来
- 交通运输部:3月18日-3月24日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7416.9万吨
- 飙车网红背后有“生意经” “静街”行动何以“宁静致远”
- 青海建立经营主体注销“服务链” 促进经营主体“新陈代谢”
- 网络名人探秘福建武夷山 采风创作旅游视频
- 寓教于“漫”:让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鲜活”起来
- 湖南汨罗举行纪念屈原逝世2300周年“水祭”大典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吉水:村口的老年食堂带来老人的幸福“食光”
- 9月29日央行开展18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国际识局:提名要职人选,特朗普“以忠诚为首要标准” ?
- 获提名后他们接连被爆“性丑闻”!特朗普团队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