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少年启甘肃行 首站上演“轨道情”
中新社兰州10月18日电 (记者 闫姣)从小痴迷轨道知识的台湾桃园市清华高中学子陈任平,18日在甘肃兰州交通大学看到“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塑像,以及年代久远的上游型蒸汽机车车身后,显得异常兴奋。他一边听取专业介绍,一边不断跟同伴交流感慨,“这个机身极具历史价值,以前我只了解近代铁路,今天的研学夯实了我的基础。”
10月18日,甘肃兰州,台湾师生在兰州交通大学“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塑像前驻足,听取轨道交通知识介绍。中新社记者 闫姣 摄
当日,“两岸同源中华情·青春少年陇上行”研学活动开营仪式在甘肃兰州举行,来自台湾清华高中轨道科和餐饮科的34名师生,将先后参观兰州交通大学、中山桥、黄河母亲,探访天水伏羲庙、麦积山石窟,平凉一中“珍珠班”、西王母宫,以及庆阳周祖陵、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沉浸式感受甘肃教育、文化、经济发展的旺盛生命力。
研学活动首站走进兰州交通大学,其前身为兰州铁道学院,是中国第三所铁路高校,目前已培养20余万名陆路交通各领域的专业人才。校方为台湾学子带来“中国铁路史”“甘肃铁路史”“铁路智能装备和AI嵌入”等精彩内容。
10月18日,甘肃兰州,台湾师生在兰州交通大学参观上游型蒸汽机车车身。中新社记者 闫姣 摄
“台湾在轨道交通方面,师资力量和学术单位都比较欠缺。希望孩子们此次来看看甘肃在这方面的发展轨迹和取得成就,返回之后将所学所见化为学习动力。”台湾桃园市清华高中校长张玉平如是说。
在张玉平看来,此次参观虽时间较短,但实际上已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他们返回台湾后有机会组团专门来到甘肃,深入了解轨道知识,破解更多在课程和实践中遇到的轨道难题。(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建设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通道论坛在西安举办 各界共议古都新发展
- 西安出台优化房地产相关政策 新建商品住房不再实施价格指导
- 新漫评:美歇斯底里 在气球闹剧上狂飙
- “北京大学与柏林自由大学四十年合作回顾展”在柏林开幕
- 舞剧《热血当歌》在京展演 用澎湃激情感染观众
- “520”甜蜜来袭 仪式感点燃“浪漫经济”
- 甘肃边检总站转隶5年:“智”优通关环境 “飞天警队”属特色
- 天津滨海新区“骑码进门”APP上线
- 生态环境部:2023年全国优良天数比率为85.5%
- 北京:下周中小学开学 早高峰将延长1小时
- 内外抗议声不断 日方应配合建立长期有效国际监测安排
- 深化“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建设 诸多国际品牌在上海市中心设“首店”
- 《南开思政课教学与研究》正式出版
- RCEP企业家合作会议永久落户安徽阜阳
- 文旅部提示:元旦、春节假期谨慎参与高风险旅游项目
- 《永乐大典》嘉靖副本原件亮相广西南宁
- 【寻味中华|饮食】火晶柿子:林中有丹果 压枝一何稠
- 中资柬埔寨上达岱水电站截流
- 豆包视频生成大模型正式发布,首次突破多主体互动难关
- 云南香格里拉4.7级地震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救援力量正赶赴震中
- 热门推荐
-
- 招商银行荣获“2022年度深圳市金融创新奖贡献奖一等奖”
- 北京推动“两业”融合向新而行 形成园区+企业试点示范体系
- 广东佛山民俗“行通济”融入慈善焕发新活力
- “相互信任的标志” 土耳其航空首次使用人民币融资租赁客机
- 建行多个项目荣获首届产融合作数据模型算法大赛奖项
- 张亚勤:各国要在全球智能领域共同合作,将人工智能红线作为社会风险共同应对
- 中东资本“向东看”
- 中缅边境云南沧源:民警查获易制毒化学品15余吨
- 《中国老年大学统计指标体系》发布
- “这是我们双赢的合作”
- 迪拜世博城延续世博会科技辉煌 特斯联受邀首批入驻
- 今年前5个月天津口岸铁矿砂进口量同比增近3成
- 《华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韩书画艺术展》在韩开幕
- (乡村行·看振兴)“苦药材”种出“甜日子” 山西新绛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 广东在全国率先立法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 北京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合规监管 为企业“架桥”“引路”
- “BAT”取代“蔚小理”意味着什么
- 男子因言语性骚扰女同事被判赔偿
- 为地方发展减负担 专家解读万亿元化债“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