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历史 “牍”懂中华!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8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出席并讲话。与会专家学者、媒体和主创代表纷纷围绕节目创意、创新实践、社会意义等开展交流研讨,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言献策。
慎海雄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以“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推出了《简牍探中华》《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典籍里的中国》等一系列精品文化节目,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也“火”起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
慎海雄表示,《简牍探中华》创作背后的强大动力是中华大地所滋养的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总台首开先河选择“简牍”为呈现对象,回望造纸术之前数千年前的中华简牍文化,提炼其中的历史价值与深邃内涵,以烛照当下的方式助力简牍“化冷为热”,开创了用文化节目“续写”文明历史的新方式,让中华文明“亘古亘今”,让中华民族“日新又新”。总台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以视听艺术探寻中华文脉密码,以“满屏皆精品”的生动局面持续为“何以中国”“何以文明”作答,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传播者,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认为,《简牍探中华》的创新之处在于让小人物展现大主题,用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承载历史大信息,体现中华文明的底色;在冷门中寻找热点,让中华文明的传承显得格外动人;节目文化含量非常厚重,让深埋在泥土之中的最深沉,也最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基因活了起来,在总台文化精品节目的高原上树立了高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刘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刘国祥从考古专业的角度分享了对节目的思考。他认为,由总台领导开题策划的《简牍探中华》做到了内容丰富性和专业性的统一,表现形式新颖,还原了一个个简牍里记载的历史场景,真正做到了让简牍上的文字活起来。中国历史研究院希望能继续与总台携手,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点赞《简牍探中华》节目巧妙地用化繁为简的方法,让简牍变得可亲可近,为简牍学的大众传播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路径之新在于切入点新,以小人物来看大历史,将家国大义融入平凡叙事中。节目从有意义到有意思,拉近了观众与简牍学的距离,对推动简牍学“化冷为热”,鼓励更多人走入简牍研究队伍有着重要意义。
△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
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表示,自去年9月初开馆到目前,甘肃简牍博物馆参观人数已突破100万人次,《简牍探中华》节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传播推动作用。甘肃是中国简牍大省、汉简之乡。愿与总台继续合作,让简牍这一文化瑰宝,在新时代活化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滋养。
△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李鄂权
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李鄂权感谢总台《简牍探中华》节目为简牍文化的传播提供宝贵的平台。他说,湖南是中国出土简牍最多的省份之一,期待更多出土于湖南的简牍宝藏通过节目和观众见面,推动简牍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
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认为,《简牍探中华》节目通过创新呈现,让我们看到了历史浪潮中普通人的故事和家国情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探寻历史、了解文化的大门。期待节目不断开拓升级,呈现更精彩的简牍故事,助简牍“活”起来、“热”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谷曙光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谷曙光认为,以总台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国电视人敢啃“硬骨头”、攻坚克难,制作出了《简牍探中华》这档既叫座、又叫好的精品节目。节目创作难度高,但内容并不高冷,极为亲切可感,在传统文化类节目中树立了新的标杆。
△湖北省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
湖北省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说,节目不仅关注简牍所载内容,还力求挖掘最贴近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让一批批珍贵简牍重新“开口说话”。节目获得广大年轻观众的喜爱,令人倍感振奋,这是传承历史文脉的有益尝试。
△光明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殷燕召
光明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殷燕召表示,《简牍探中华》以影像化的手段让简牍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开拓了文化遗产的“活化”路径,让具体而精微的古代人物、生活走近大众,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生动案例。
△上海戏剧学院特聘教授、音乐剧中心艺术总监王洛勇
上海戏剧学院特聘教授、音乐剧中心艺术总监王洛勇分享了参与《简牍探中华》节目的创作体会。他说,节目让历史中一个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走到大众面前,激发了大众对不同历史重要文本的探索欲与求知欲,让我们对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和敬畏。
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是首档聚焦简牍的全新文化力作,节目融合“实地探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等创新表现形式,通过里耶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天回医简、悬泉汉简等八大代表性简牍发现,挖掘文物的多重价值,展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节目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央视频、央视网等平台播出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十一期节目电视端首重播累计触达7.27亿人次,视频播放量超1.1亿次,401个话题登上热搜热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兼办公厅主任周振红出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关部门负责人、节目主创代表等参加研讨会。
(摄影:朱岩)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突发!克里米亚一训练场发生火灾,2200多人正在疏散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上饶:发展特色农业 推进产业富民
- 北京演艺集团新春贺岁演出季将启 80场好戏点亮春节舞台
- 西双版纳一网民造谣小区有人家暴,罚!
- 德国2022年对俄罗斯出口额同比下降45.2%
- 文明的坐标丨“世界最高木塔”应县木塔
- 青海玉树赴拉萨推介农畜产品与文旅:让更多人认识玉树、体验玉树
- 抽烟已经少多了,偶尔一根儿真没啥?这些误区请注意
- 寂静其实是可以“听到”的
- 性侵女大学生后竟说自己存在性功能障碍 法医“三招”揭穿犯罪嫌疑人谎言
- 探索现实主义年代剧的青春化表达 《梦中的那片海》研讨会举办
- 平安私人银行解答AI时代的教育命题:未来型人才的成长选择
- 关乎居民吃穿住用行 6大促消费场景“上新”
- 联通亚欧、量质齐升、互利共赢,盘点中欧班列10年之变……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高恒发去世 享年97岁
- 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市场强势回暖
- 法国2月CPI同比上涨6.2%
- 筷子是何时起源的?
- 2024端午档票房破亿 你看了哪部?
- (寻味中华|文博)赏女子发髻之美,品初唐风尚
- 热门推荐
-
- “颜值”变“产值” 洱海保护成就“风景生产力”
- 西宁草莓荣获“中国气候好产品”认证
- 东莞回应“趴桌睡”收费:已派出工作组调查
- 2023年中国汽车创新大会开幕 多方推动构建创新链生态体系
-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六处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 北京今年首次向民间资本推介166个项目 总投资超2000亿元
- 海峡两岸(绍兴)数字产业合作区揭牌运行
- 楼市回暖!多地新房市场成交持续回升 二手房市场企稳效果明显
- 中华艺术宫原作首进社区 启动“美在周家渡”社区美育计划
- 1至11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6亿人次 同比增长126%
- 中国规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 鼓励审定与核查机构获认可
- 2023广东湿地保护宣传周暨候鸟护飞行动启动
- 客发量高峰 哈铁预计发送旅客46万人次
- 石家庄举办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 提供高端岗位4千余个
- 普京发表国情咨文 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 金庸小说人物二创案延宕7年:终审改判侵权,同人作品可付补偿再版
- 城市副中心两座交通主体结构封顶
- 当雨伞与石库门在梅雨季相遇 碰撞出炫彩新时尚
- 十年结硕果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再出发
- 国际锐评|“去风险化”?与中国“脱钩”才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