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焕发华彩 北京中轴线是古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案例
央视网消息: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
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介绍,北京中轴线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突显了北京在世界著名古都中的突出地位,彰显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以及“中”“和”哲学思想,对世界城市规划史、建设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古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案例。
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全长7.8公里,始建于13世纪,是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北京中轴线共包含15处遗产构成要素,北起钟鼓楼,一路向南经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的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
这些遗产构成要素涵盖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五种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对称的景观韵律与壮美秩序,是我国“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传统都城理想范式,表达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于礼仪和秩序的强调,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革,是国家礼仪文化与传统城市管理方式的有力物质见证。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表示,北京中轴线是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是经历了700年的时间持续发展,决定了整个北京的城市形态。涉及到我们对于国土的理解,对于国家秩序的构建,对于人的生活的秩序的构建。在讲到北京中轴线的时候,最核心的价值就是一个理想都城秩序的结晶,一个范例。在中国的传统思想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提法叫“象天法地”,就是把天的这种秩序要复制到地面上,这是一个很朴素的自然观,这恰恰是北京城或者北京中轴线作为都城它所要表达的内容。
北京中轴线祭祀建筑展现理想都城规划范式
在北京中轴线的遗产构成要素中,古代皇家祭祀建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古代礼仪祭祀系统的有形载体。北京中轴线两侧对称分布有4处坛庙,分别是太庙、社稷坛、天坛与先农坛。这些建筑在整体规划、建筑设计、装饰艺术和建造技艺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是我国古代皇家祭祀礼仪的有力见证。
“左祖右社”,出自《周礼·考工记》,是中国重要的礼制思想。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立“祖庙”,用于祭拜祖先。而“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立“社稷坛”,祈求国泰民安。其中,“社”为土地,“稷”为粮食,共同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土地的认识和崇拜。
中山公园研究室主任盖建中介绍,社稷坛与其正对的太庙,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理想范式。
沿着中轴线一路向南,经过正阳门,天坛与先农坛呈东西对称分布。天坛呈现出北圆南方的特点,象征“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是明清两代皇家祭天的礼仪空间,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皇家祭天建筑群。天坛的选址反映出中国古代“南郊祭天”的文化传统,凸显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礼仪的强调与尊重。
天坛公园副园长刘勇介绍,北京天坛是建成1420年的,它见证的是中国的古代的祭祀的礼仪文化。在几个世纪里,它的建筑和它的景观的设计对整个远东地区建筑和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农坛的选址沿袭了南郊亲耕的传统,《礼记·祭统》记载:“天子亲耕与南郊,以共齐盛”。先农坛作为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皇家祭祀农神之所,展现出中国传统社会对农耕文化的尊重。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介绍,比如“一亩三分地”,它实际上是明清时期皇家皇帝要亲耕的“耤田”。恢复这个“耤田”就是再现了明清时期皇帝或者天子到先农坛亲祭亲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遗址。
居中道路遗存展现北京中轴线重要城市功能
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包含了元、明、清以及近现代750年城市演变历史的积淀。遗产要素里当然也少不了桥和路,也就是居中道路遗存,他们也是跟普通民众关系最为密切的遗产点。
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上最为古老的桥梁,由桥体、燕翅、镇水兽、澄清上闸构成。桥面两侧各设16根望柱,高1.6米。河岸为石砌驳岸,驳岸上设镇水兽,为龙之九子趴蝮。
自元代起,万宁桥一直承担着南北交通的重要功能,是北京中轴线与大运河的交汇点,也是联系城市南北交通的重要桥梁。到了现代,万宁桥也仍然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南北向交通要道。万宁桥的位置与功能历经7个世纪后,始终未变。
北京中轴线上的道路遗存位于正阳门与永定门之间的位置,是古代皇帝从宫城至南郊祭祀的必经之路。考古发现,南段居中道路自明嘉靖时期以来一直沿用,是明清祭祀路线与礼仪活动的有形载体。现存的一处“御道”就位于永定门以北约100米处,西侧路面长约141.5米,东侧路面长约108米。均用花岗岩条石砌成,下方为三合土夯筑,展现出清代御道的铺设方法与形制。
腾退非文物建筑 太庙逐步恢复历史风貌
坐落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太庙,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皇家的祭祀场所。1950年5月1日,这里改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的推进,太庙也陆续腾退了非文物建筑,逐渐恢复其历史风貌。
太庙始建于1420年,位于故宫东南侧,与社稷坛南北对称分布在北京中轴两侧。这里,700多棵明代古柏与恢弘的享殿交相辉映。经修复保护的屋檐盖瓦、大殿内浑金彩画的天花板,以及68根金丝楠木主体梁柱,都流露着历史的厚重感。从2023年开始,太庙启动了以“最小干预”为原则的文物修缮工作。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太庙周围建起了电影院、劳动剧场、居民楼等不少非文物性建筑。为了还原太庙的历史风貌,这些非文物性建筑的拆除工作,如“蚂蚁搬家”般艰难进行。
6年多来,太庙附近3500多平方米的居民住宅完成腾退工作;拆除非文物建筑约18000平方米,再加上15000多平方米草坪的铺设,以及步行栈道的修建,600多年历史的太庙,正逐渐恢复其原有历史风貌。
巧妙融合 完善北京中轴线景观视廊
景观视廊是指以城市中某一特定地点作为视野起点,望向某一方向的城市景象时所形成的视线廊道。沿着7.8公里的中轴线,北京根据各区实际问题,在城市更新中多措并举进行改善,在北京中轴线景观视廊,构建起现代都市与历史空间的巧妙融合。
打造景观视廊 古法技艺令古建焕发华彩
景观视廊打造,老旧建筑翻新必不可少。前门五牌楼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之一,由于常年风吹日晒,牌楼油饰层开裂、失去华彩。
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启动前门五牌楼油饰彩绘翻新,坚持古法彩绘,由古建油饰彩画专家为牌楼进行油饰彩绘。通过用于明清时期宫殿庙宇等建筑彩画的高规格工艺,令五牌楼呈现出辉煌大气的视觉效果。登上正阳门箭楼向南眺望,一条通透的景观视廊跃入眼帘,焕然一新的五牌楼身后,笔直的前门大街向南延伸,步行街上广告牌匾也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凸显京韵文化。
新式建筑风貌修复 让景观更协调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中轴线申遗要求,除了要对古建进行更新修复,一些新建筑也参考历史街区传统院落布局及建筑尺度进行改建。
地安门外大街的一些现代式建筑,由于高度影响了地安门外大街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对中轴线鼓楼与景山万春亭景观视廊有影响。为此,对其进行降层改造及风貌修复,使周边景观更加协调。
打造绿色生态美景 全面提升景观视廊
不仅如此,中轴线景观视廊也注重绿色空间景观的打造。提高中轴路林荫覆盖率、用公园绿地串联起场地空间,既衬托中轴线的秩序美,也为首都的生态添砖加瓦。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300多位两岸政商界代表齐聚宁波:三代台商话“数”机遇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在沈阳开幕
- 遇见福建:共享五福南靖 畅游全新圈层
- 科技前沿中的“她力量”怎样绽放
- 打好乡村振兴“人才牌”
- 美国佛州好莱坞海滩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致9人受伤
- 将嘎授勋:来自蒙古族搏克文化中的前辈传承
- 四川2023年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223.92亿元
- 拜登宣布向乌克兰提供安全援助 价值4.25亿美元
- 专家: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因持续降雨叠加冰雪融化引发
-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发生3.3级地震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 毽子操运动要注意哪些事项?
- 旅德大熊猫“梦想”和“梦圆”平安抵达成都
- 多吃蔬菜水果有助改善睡眠
- 警报失灵 救援缓慢 美国政府对夏威夷毛伊岛大火应对不力引愤怒
- 原创舞剧《东方大港》直面现实题材 为“硬核”力量包裹人间烟火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档案学》首发面世
- 韩国政府:对日本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深感失望
- 台湾宜兰县海域发生4.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天津雾霾天气持续 预计2日傍晚起逐渐减弱消散
- 热门推荐
-
- 湖南搭建戏剧创作孵化交流平台 推出高质量舞台剧原创剧本
- 台胞协助征集两岸家书:愿做闽台缘的“志工”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会见“北京—东京论坛” 日方执行委员长武藤敏郎
- 菲律宾5月通胀率升至3.9% 连续4个月上涨
- 解锁夏日“美丽经济”:江西乡村产业因“荷”飘香
- 中国民航局:预计今年民航旅客运输量达7亿人次 创历史新高
- 威马汽车、天际汽车再传“利空” 造车新势力“掉队者”可能撑不过今年?
- 报告称上海老年人生活质量切实提高 社区养老仍有提升空间
- 日光温室保障搬迁户就业增收
- 湖南2023年GDP突破5万亿元 同比增长4.6%
- 深圳上半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超八千万人次
- 话·龙|古建筑中的龙元素 除了吉祥的含义 还可卖萌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呈上升趋势
- 《县委大院》热播:“群像”“真实”与“不回避”
- 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闭幕 一批人才、项目签约
- 江南造船两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同日在沪命名
- 新型抗抑郁药物为何能持久有效?浙大研究成果登《自然》
- “全民抗衰老”风潮掀起 千亿市场如何入局?
- 广东画院展出80余幅“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主题作品
- 《三贵情史》北京首映礼 闫妮现身支持姚晨新电影